雕塑家克雷格 讓材質說故事
▲克雷格1984年用塑膠碎片拼貼成《非洲文化神話》。(國美館提供)
▲克雷格2004年青銅雕塑《赤緯》,造型來自變形的容器。(國美館提供)
國立臺灣美術館舉行的「東尼.克雷格:雕塑與繪畫展」,展出一九八○年代「英國新雕塑」健將之一的東尼.克雷格(Tony Cragg)四十九件雕塑和百餘件紙上作品。克雷格自稱「材質主義者」,親自來臺灣的他說:「就像人臉會有豐富表情一樣,材料可以是複雜和神聖的。」
克雷格擅長處理材質,無論石材、木質、青銅,或玻璃纖維、不鏽鋼與撿拾而得的現成物等,他總能閱讀出材質的「表情」,加以改造轉化。
這是克雷格首次來臺舉辦大型個展。六十四歲的克雷格一九八○年代展開雕塑生涯,他以拾得的現成物創作,特別是工業社會大量生產的塑膠容器,他將它門堆疊、擺放,拓展了雕塑定義與侷限。由於他在雕塑領域的開創性成就,一九八八年獲得英國泰德美術館主持的「透納獎」,同年代表英國參加第四十三屆威尼斯雙年展。
二○一○年克雷格成爲首位在法國羅浮宮舉辦個展的當代藝術家,二○一二年由於倫敦奧運、英國女王鑽囍等重大節慶,英國文化協會特別爲克雷格策畫世界巡迴展。
克雷格一九四九年生於英國利物浦,現居德國烏帕塔爾,是杜塞道夫藝術學院院院長。一九六○、七○年代,克雷格深受義大利貧窮藝術、美國極簡主義等藝術潮流影響,早期作品多以蒐集而來的物件包括石頭、書籍、盒子、輪子和各種廢料等,在牆上與地上進行拼貼、堆疊或排列。傳統雕塑的概念是塑造出一座量體形式,克雷格完全打破了這樣的想法,他呈現的是雕塑原始的材料,藉此反思「什麼是雕塑、材質與雕塑的關連是什麼,以及材質與人類社會文化的意義。」
像是他一九八二年的作品《藍色與綠色瓶子》,他在地上擺放一隻塑膠瓶,同時用許多廢棄塑膠品在牆面上拼出另一隻形狀相仿的塑膠瓶。一九八四年的《非洲文化神話》則以塑膠拼出一個非洲人的形象;一九八八年《大教堂》則將許多大圓形的鋼圈,由大而小逐漸疊成尖塔狀。
克雷格喜愛鑽研材質的特性,試驗材質的極限,這或許和他年少時,曾在橡膠製造研發協會實驗室當技術人員有關。「我會思考材質表相底下是什麼,並找尋它們可能的溝通方式,內在的能量會透過表相展現出來。」所有材質當中,克雷格很早便展露出對塑膠的偏好。他說,每一種材質在藝術上都透露出訊息,像被一個資訊氣球包圍。如木料已有一個非常飽滿的氣球,但工業社會生產物件的資訊則相對貧乏,縱使塑膠在藝術領域已是被認可的材質,「它的氣球仍舊相對不飽滿,要在這一層意義面上爲其賦予詩意,或創造出一種神話,將是一項大工程。」「科學家研究物質世界,藝術家有興趣的是物質的意義。」克雷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