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掃黑決戰》敢拍敢演 三昧“真”火起底黑惡勢力“隱秘的角落”

“你敢橫行霸道,我必斬草除根”,即將上映的電影《掃黑決戰》以真敢拍、真提氣的表達方式備受觀衆期待。

影片是首部展現全國掃黑辦督辦案件影視作品,講述了掃黑調查組組長宋一銳帶領組員由一起徵地案深入調查,突破層層阻撓,與幕後的黑惡勢力展開激烈鬥爭,最終揭開腐敗官員利用公職權力充當犯罪保護傘的虛僞面具,將犯罪分子繩之以法的故事。並藉由影片勾勒出攻堅克難、百折不撓、無懼無畏的精神羣像,構築起掃黑除惡與守護人民利益休慼與共的時代豐碑。

筆調,揭露黑惡勢力假面具

政法題材影視作品需要嚴謹和專業,更要向觀衆傳達正確的法律知識和法治理念,但同樣需要本着“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的原則,在結構敘事和表達方式上大膽探索,對政法現實活動進行藝術加工和創造,從生活的真實達到藝術的真實,給作品注入法治類型作品特有的思想內涵和藝術品格,電影《掃黑決戰》以真筆調做出了樣本示範。

2021年是黨中央、國務院部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取得階段性勝利,同時推動掃黑除惡常態化的關鍵之年,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以來,太多的一線案件成爲電影《掃黑決戰》創作內容富礦。該片以掃黑調查組辦案爲第一視角展開敘事,首次以影視化方式呈現全國掃黑辦督辦案件,直擊地方黑惡勢力、暴力征地、性侵害等社會話題。在創作上,影片進行了類型化敘事拓展和商業化元素創新,從劇本打磨、演員邀請到動作場景設計,都始終兼顧現實主義商業化類型片的標準和大衆審美需求,力求爲觀衆帶來耳目一新的題材類型體驗。影片在2021年五一檔上演,意在對過去三年全國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最好獻禮和致敬。

衆所周知,政法題材的作品創作難度大責任重,這也使得很多作品存在不足:有的內容不符合現行司法程序;有的內容較爲庸俗;有的片面強調司法專業性,作品藝術質量不高,而電影《掃黑決戰》的真筆調就是用細節勾住觀衆的心。影片中地方黑惡勢力孫志彪攜一衆打手,暴力征地草菅人命的畫面讓人過目不忘,在此後類似場景幀幀出現,看得觀衆是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黑社會屠宰場裡吊打浸泡無辜羣衆的兇殘、個別基層領導幹部白天衣冠楚楚晚上驕奢淫逸的醜態、惡霸脅迫少女吸毒賣淫的野蠻、壞分子挑撥羣衆滋事生事阻礙調查的暴力與非暴力、包工頭逼上絕路的滿眼厭世仇恨、貪腐官員畏罪跳樓逼走調查組的卑鄙伎倆、工地碎屍的白色恐怖、局長辦公室散落一地的現金……太多的細膩處理集中呈現,這在以往的作品中並不常見。

也正是這番設計使觀衆得以全景感受全國政法幹警在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中攻堅克難、百折不撓、無懼無畏的精神魅力,表現掃黑行動打擊黑惡勢力的決心和行動力,通過匡扶正義的情節激勵人心,讓觀衆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

真正義,人民是滌盪黑惡勢力的堅強後盾

對於廣大觀衆而言,政法機關因充滿“神秘”而感到好奇,更別說海量的涉黑涉惡案件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現實題材如何把握?衆多素材如何取捨?電影《掃黑決戰》給出了答案——暨要旗幟鮮明地弘揚法治精神,同時着力描繪法治社會的美好圖景,始終相信人民、依靠人民才能徹底粉碎黑惡勢力。

時候“正義”與“罪惡”是選擇問題,差異與分別,正在於人性的放縱與持守,信仰的放棄與堅守。對影片中的“保護傘”而言,官場變成了魅惑人的名利場,在這裡可以結黨營私、自謀私利。而對掃黑專案組組長宋一銳來說,官場就是一個冶煉人的大熔爐,在這裡可以百鍊成鋼,更爲堅強。兩類人物,兩種選擇,兩種結局,真正的試金石與分水嶺,仍然是“人民”。那就是——把“人民”作爲名義掛在嘴上,還是把“人民”作爲依託放在心上。而曹志遠、魏大勇與宋一銳等人的不同命運結局也告訴人們,真心實意爲人民的,人民始終是其堅強的後盾;而虛與委蛇人民的,人民終究會將其唾棄。

也正是因爲相信和依靠人民,掃黑專案組纔有了抵禦一切的政治定力,影片中掃黑專案組深入地方調查處處碰壁,看似笑臉相迎、積極配合調查的背後實則是暗流涌動的陰謀,魏河縣官場上上下下爲阻礙調查真是煞費苦心,專案組在明,壞分子在暗,面對串供、打擊舉報人、消極配合、輿論造謠抹黑、暴力威逼等諸多困境時,當不明真相的羣衆被壞分子蠱惑圍攻專案組時候、當專案組辦案人員被毆打甚至是有生命危險的時候,當地方黑惡勢力孫志彪,在專案組撤回路上拋撒冥幣嘲諷調查組的時候、當孫志彪說出“只要老爺子還在就不會翻天”的時候,姜武飾演的組長還有專案組其他成員,用行動詮釋了新時代黨政幹部、辦案幹警的素質和價值。

由暴力征地爲線索剝絲抽繭帶出基層“保護傘”與黑惡勢力爲非作歹的陰謀,來深入探悉政治生態現狀,發掘其中的痼疾所在,並對不同政治選擇背後的人生理念進行辨析,讓人們在認識現實的同時,反觀人生,反思人性,反求諸己,這應該是電影《掃黑決戰》的真正價值所在。正是在寫出當下掃黑除惡領域的生態,以及官場人物各自心態的意義上,這部作品也把當下政法影視作品創作水準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真人物,時代需要更多的“宋一銳”式的掃黑組長

能否成功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是評價一部影視作品成敗優劣的重要標準之一。電視劇《激情燃燒的歲月》《亮劍》《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士兵突擊》等等,成功塑造了石光榮李雲龍、張大民、許三多等獨特的人物形象,成爲經典之作,這些豐滿生動的熒屏形象,也定格在億萬觀衆的腦海裡。遺憾的是,在豐富多彩的影視人物畫廊裡,還缺少令觀衆印象深刻的政法工作者形象,不過筆者以爲隨着電影《掃黑決戰》的上映,姜武飾演的掃黑專案組組長宋一銳將填補這一角色空白。

演員姜武將組長宋一銳的果敢、堅決、一身正氣表現的淋淋盡致。諸如準確發現辦公地點的監聽設備、看出項目工程假賬新賬等細節的刻畫,盡顯調查組的專業性。然而這個角色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高大全”,也有很接地氣的地方,比如工作方式上大大咧咧,在摸查工作中與領導幹部溝通不是委婉糅合,對着警察局長的拖延大發雷霆甚至直接摔掉電腦;對黑惡勢力毫不客氣,時不時冒出一些江湖話術,最後更是親自上陣,赤手空拳展開肉搏。

演員張頌文飾演的基層領導幹部角色是電影重要的看點之一,在整個電影衝突中,張頌文角色兩條線索交替進行,左手爲公右手爲已,如何演繹翻手爲雲覆手爲雨,老戲骨從精準的表情,細微的眼神等諸多細節中詮釋經典,而由他飾演的基層領導幹部與姜武飾演的調查組組長之間的無聲較量更是整部電影中的靈魂所在,這種“拳拳到肉”的精彩表演值得走進影院去直觀感受。電影《掃黑決戰》中不論正面人物還是反面人物,都有血有肉,狂妄的孫志彪、淳樸的劉立軍、深情的林巧兒……他們都有自己的思維邏輯,有自己的憂樂,做出各自的行爲,也有着自己行事的原因,每個角色背後都有着自己的故事,這也讓整個影片更具真實感,更容易讓人接受與相信。

其實這部影片,所展現的僅是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冰山一角”。數據顯示,自2018年1月中央吹響掃黑除惡“集結號”三年來,黑惡勢力得到有效剷除。全國共打掉涉黑組織3644個,涉惡犯罪集團11675個。通過專項鬥爭,徹底打擊了黑惡勢力的囂張氣焰,黑惡犯罪得到了根本遏制。三年來,社會治安環境顯著改善。全國公安機關共破獲涉黑涉惡刑事案件24.6萬起。2020年全國刑事案件比2017年下降13.1%,八類嚴重暴力案件下降30%。通過專項鬥爭,攻克了一批長期懸而未破的重大刑事案件,全面整治了治安亂點,有效淨化了社會治安環境。

站在新時代,從政法題材影視作品創作的背景看,電影《掃黑決戰》敢於觸碰與展現黑惡勢力最“隱秘的角落”,着力表現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中最真實的原貌。這也是一種對當下的映照:或許在過往,黑暗與荒誕真實地存在,但現在,寒冬已去,未來已來,生活的美好與和盛世的和諧正在向我們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