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電視直面“搶奪觀衆的時間”

2020年是頗不尋常的一年,對於電視臺和視頻網站來說也是如此。2020年的劇集創作市場出現哪些新變?存在哪些困境?又該從何處尋求突圍?

回望與盤點之所以重要,是因爲汲取經驗、記住教訓、收穫啓示,才能在新一年出發時走得更穩健、更從容。這是我們對2020年劇集創作與市場進行年終觀察的初衷。

新變:短劇崛起,“先網後臺”開啓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也對劇集創作與市場產生了深刻影響。

時代報告劇正是在這一背景下誕生的。時代報告劇是國家廣電總局提出的概念,即以較快速度創作、以真實故事爲原型、以紀實風格爲特色的電視劇作品。當年事當年策劃、當年拍,也爭取當年播。2020年,抗疫題材時代報告劇《最美逆行者》《在一起》相繼播出。它們均以抗疫期間各行各業真實的人物、故事爲基礎,以單元劇的形式,講述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故事,收穫不俗的反響。

時代報告劇成爲主旋律電視劇的新形態,在及時反映時代主題時代精神方面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年底一部以扶貧爲主題的《石頭開花》,同樣採用時代報告劇的創作模式。2021年的《我們的新時代》《功勳》等劇,將進一步證明時代報告劇的生命力。

新變,是2020年劇集市場的重要關鍵詞。這主要表現爲視頻網站領域迎來短劇的大爆發。《隱秘的角落》《我是餘歡水》《摩天大樓》《沉默的真相》等短劇有口皆碑、風行一時,也帶動短劇創作熱潮。一方面長劇的棄劇率越來越高,商業轉換率不斷降低;另一方面短劇出現精品趨勢,短劇付費點播模式愈發成熟。電視臺也開始試水短劇,湖南衛視芒果TV宣佈於2021年推出“芒果季風劇場”,播出每週2集、單集70分鐘、共12集的短劇集,這將是國內首次臺網聯動深入試水短劇創作。

短劇的崛起,懸疑劇居功至偉。《沉默的真相》《隱秘的角落》這兩部懸疑短劇,分別拿下去年國產劇豆瓣評分的第一、二名,讓近年來一直不溫不火的懸疑劇成爲出爆款的類型劇之一。愛奇藝的“迷霧劇場”、優酷的“懸疑劇場”,持續在懸疑劇上發力,2021年還將有多部懸疑劇“整裝待發”。

變,還體現在播出方式上。電視臺和視頻網站始終是相互競爭、相互促進的關係。在視頻網站發展的起步階段,電視臺更多充當引領作用,劇集的播出也是“先臺後網”。隨着受衆不斷向視頻網站轉移,視頻網站擁有愈發豐厚的財力,不少熱門劇的播出不僅“網臺同步”,甚至開始“先網後臺”。比如2020年大熱劇《三十而已》,視頻網站比衛視提前看2集,並可超前點播看結局;央視黃金檔的劇集,也開始“先網後臺”,像《隱秘而偉大》《鹿鼎記》,視頻網站可比CCTV8提前看2集-6集不等。而CCTV1則是通過年度大劇裝臺》首次嘗試“先網後臺”。

探因:搶奪時間,短視頻帶來挑戰

2020年劇集市場發生的種種變化,歸根結底有着同一個動因:搶奪用戶有限的時間。在用戶上網時間趨於穩定的背景下,時間會成爲商業的終極戰場,每個消費升級的行業都在爭奪時間。電影、電視、視頻、遊戲、直播,在時間維度上,它們都是競爭對手。視頻領域的消費,更是此消彼長。

電視打開率、電視收視時間,在我國目前總體呈現下降趨勢。電視臺的定時定點觀看帶有侷限性,而視頻網站看劇,可隨時隨地、可快進、可倍速、可實時彈幕評論,年輕觀衆更傾向於選擇視頻網站。所以,從一線衛視到央視,紛紛“先網後臺”。這是變通,但多少也有無奈。“先網後臺”意味着視頻網站要分擔大多數成本,減輕了電視臺的購劇負擔。電視臺的主流受衆,與視頻網站的主流受衆也形成一定的錯位,“先網後臺”不會對收視人羣造成太大的分流效應;與電視臺聯播也有助於進一步擴大劇集的聲勢,助益視頻網站的點擊量。所以,“先網後臺”亦是一種雙贏。

但必須看到,電視仍舊是覆蓋率最廣的媒介;電視臺作爲主流媒體,在宣揚主流價值、凝聚社會共識方面具有強大的影響力和號召力。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公衆對專業權威信息需求量大,電視能夠第一時間傳播專業性、權威性的信息,起到守正清源、凝聚共識、澄清謬誤的作用。電視打開率和收視時間均有可觀的提升。

雖然視頻網站衝擊了傳統電視,但它們並非高枕無憂。優酷、愛奇藝、騰訊組成的“優愛騰”近十年來,燒了上千億元,但迄今沒有哪一家盈利。長視頻仍無力築起內容的護城河,付費會員忠誠度不高,與此同時,短視頻發起來勢洶洶的挑戰,不斷從用戶手中爭搶時間。從2018年起,短視頻用戶的使用時長已超過了長視頻;到了2020年,抖音、快手等進一步攻城略地,短視頻使用時長已經近乎長視頻的兩倍。觀衆看到,一方面短視頻平臺不斷佈局長視頻,比如《囧媽》在西瓜視頻首映,《風犬少年的天空》是首部B站參與制作的長劇;另一方面長視頻則在不斷“短”化。

啓示:真融合、精品化、劇場化

媒介融合是必走之路。問題的關鍵在於,如何融合。是不是把版權出售給視頻網站,就是電視臺與視頻網站的融合?是不是把劇集的一些熱門片段放在短視頻平臺上傳播,就是視頻網站與短視頻的融合?這只是最粗淺層面的融合,甚至是一種僞融合。比如一些劇集爲了製造話題、掀起討論,剪輯一些譁衆取寵的片段在短視頻平臺上發酵,從而出現了“熱搜看劇”“抖音看劇”的局面。話題有了,但實際上很多人從未真正點開劇集,仍是隔靴搔癢。

無論劇集市場的競爭多麼激烈,精品永遠深得人心。短劇不一定代表精品,長劇也不一定意味注水。譬如短劇裡雖然有《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這樣的佳作,《非常目擊》《在劫難逃》等卻被觀衆詬病“爛尾”“故弄玄虛”;雖然一些動輒四五十集的長劇棄劇率高,但42集的《三叉戟》、51集的《隱秘而偉大》等也獲得觀衆的好評。

除了持續走精品化路線外,劇場化的運營思路亦值得借鑑。劇場化,即將同類型的劇集囊括到一個劇場裡統一運營,集中展示,統一招商,形成品牌效應。一旦劇場品牌打出來,劇場本身就會成爲IP,劇場裡的劇集自然也會獲得高關注。比如愛奇藝的“迷霧劇場”就做出了口碑和影響力。2021年,愛奇藝還將推出聚焦愛情的“戀戀劇場”、主打喜劇的“小逗劇場”,持續挖掘圈層內容。

事實上,電視臺一直都有劇場的概念。比如東方衛視黃金檔叫“東方劇場”,浙江衛視黃金檔叫“中國藍劇場”,江蘇衛視黃金檔叫“幸福劇場”……這些劇場都形成了品牌效應。但相對而言,它們的命名都過於籠統,只針對播出時間而言,而不是針對電視劇的類型而言。電視臺是否可以考慮在大的品牌劇場下進行細分?建立起觀衆對類型劇的內容感知,打造電視臺的專屬內容風格,與其他電視臺形成差異化競爭。

誠如電視人張華立所說,“只要家庭文明不解體,只要審美不發生顛覆性變遷,長視頻一定是剛需,一定是主流,越是艱難的時候越是要堅守內容本質。”觀衆不會拋棄優質劇集,觀衆始終需要優質劇集。電視劇創作者只有始終堅守內容本位,藉助融媒體時代的東風,才能真正贏得觀衆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