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八國聯軍被扭曲成正義之師

(本報系資料照片)

兩年前有位在廣東的臺商,其高中女兒至大陸探親。假日時,臺商對其女兒表示,欲帶其至國父故居參觀。其女一臉茫然回答:國父是誰?驚訝莫名的臺商解釋:國父就是孫中山啊!其女竟再反問:孫中山又是誰?

令我們這幾代人根本無法置信的事實,竟然發生於現階段的臺灣各個角落。究其實,這已不是單純個別學生的問題,而是普遍去中國化歷史教育所衍生出對國史的疏離,甚至是仇視的現象。無怪乎,作家吳淡如會感慨其女不知誰是孫中山,企業家郭臺銘的女兒不曉得岳飛是何許人也!

在現行舉世所無的歷史課綱下,而製作的歷史教科書,它們之所以強行問世,加諸於學子,追求的目標可謂路人皆知,乃欲達「去中國化」。但城門失火,卻殃及池魚。對現今與未來的歷史教育,埋下了不可抹滅的傷害:

一、缺乏歷史敘述的脈絡:歷史學首重前因後果,並盡力建構因果完整關係,尤其強調「孤證不能成立」和過度類推的謬誤,必須一分證據,講一分話。可是短短400字的文本,根本無法做到嚴謹的歷史敘述。例如談武昌起義的原因,就只提到是「清廷宣佈鐵路收歸國有,引發各地士紳抗爭。10月10日,湖北武昌的革命派趁機發動武裝起事,一舉成功。」這種過度簡化的敘述,也是歷史教育的重大危機。

二、去歷史化:現行歷史教育時數大幅刪減,以及文本內容同時濃縮,加上撰寫者時而加入偏頗觀點的多重影響下,幾乎完全失去了原本應該傳達給學生的歷史知識,這就是不顧專業去歷史化,最後將產生衆多「史盲」。

三、沒有臉譜的教科書:歷史學有其研究重點,包括時間與人,舍掉人爲主體之外,史學毫無存在價值,是故歷史學乃是爲人文學。歷史的傳遞必須是以人爲中心的知識建構。一個故事之所以能引發共鳴,人物的呈現是其關鍵。但吾人檢視文本,除了孫中山一人之外,完全不見任何其他的歷史人物,在這段關鍵性的中國革命史,扮演任何角色,如黃興、陸皓東、黎元洪等。歷史學上的人、事、時、地等,重要的學術原則,在文本里完全失去作用。至此,我們可以稱呼這份文本是「沒有臉譜」的教科書。

四、「仇中親日」的史觀。其實,淡忘歷史,也就罷了,但可怕的是製造對歷史錯誤的解讀。由於現行執政者爲逞個人私慾,仍極力地製造仇中恨中,進而美化列強如日本對於中國與臺灣侵略的正當性,在教科書裡俯拾皆是,忘記了侵略戰爭譴責的普世價值。所以諸如近日來一本以《八國聯軍乃正義之師》的書籍,在臺灣出版,最後引發了華人社會的側目與撻伐。它之所以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究其實與臺灣去中國化教科書真有着表裡呼應之效,也就不足爲奇了。

總之,在現行仇中、媚日的史觀與去中國化歷史教育下,學生們不認識國父與孫中山,歷史程度的低落絕不是最下限。我們可以預見,其崩壞勢必一波接着一波挑戰底限,諸如中央研究院某前研究員竟然指稱:「中共在1895年把臺灣割讓給日本」的張冠李戴笑話,必將層出不窮。不過究竟如何撥亂反正,卻要等待有志之士揭竿羣起!(作者爲嘉義大學應用歷史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