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霽翔:文化建築應成爲城市文化地標,融入環境中講述歷史

8月7日,《居住在中國2020中國樣板間設計大賽啓動儀式上,圍繞“全新人居解法”的主題,原故宮博物院院長、高級建築師、註冊城市規劃師 單霽翔老師進行了《人居環境的守護與營造》主題演講。

以下爲演講實錄:

地球在過去的一萬年中發生了重大的變化,新的世界成爲了我們探討的方向,我們的城鄉建設城市化加速進程中發生着鉅變。作爲一個建築師,我想從城市規劃和保護文物方面大家進行交流

過去文物保護保護的是宮殿建築、寺廟建築,今天還要保護人們居住、生產在裡面的民居,他們雖然普普通通,但它承載着人們的鄉愁,於是我們保護各地的民居,保護工業遺產

國土層面上,各種歷史建築遺蹟表明在5000年中,我們已經在創造城市,創造人居環境。我們我們越來越多地探討歷史文化對於生活環境所帶來的影響,從保護一個古建築,到村鎮,到文化、貿易、自然環境等等,使歷史的鏈條更好地傳承。

第二個方面是城市新境,這40年的城市建設蓬勃開展,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目前的城市建築千篇一律,我們需要尋找城市與衆不同的地方,要尋找鄉村類的文化景觀,要尋找山水類、園林類的文化景觀。

第三是關於景觀的探討,今天我們的景觀在不斷變化,傳統建築被推倒,很多老屋沒有得到改造,面對這樣的情況該怎麼辦?也許社區建築博物館會是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對街道、對庭院進行維護和修繕,挖掘獨特的歷史文化進行展示。

第四個是建築情景,各個城市建築規模持續加快建設,但是歷史建築和城市建築之間卻沒有達到和諧共處。文化建築應該成爲城市的文化地標,融入到周邊的環境中 講述它的歷史。

第五個是藝文心境,浮躁的建築不斷出現,遺蹟地鑼鼓喧天,但這些建築應該更好地進行呈現,展示人文氣息

最後是創意畫境,博物館收藏了很多作品,這些作品統一特色是把品牌打入了城市的文化心臟。故宮博物院也在不斷的探索創新的中,使人們能夠更多地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氣息。爲億萬民衆建造更好的住宅,建造好的人居環境,是我們要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