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慧”張長虹:從資本市場智囊到財務造假者
曾因“全流通方案”名噪一時;公司上市後大舉收購,業績背道而馳;有評價稱其有一手好牌,卻被自己打敗
連續三個跌停,今年大牛股之一的大智慧股價坐上“過山車”。這種走勢和其實控人跌宕人生有幾分相似。曾因“全流通方案”名噪一時的大智慧實控人張長虹,在歷經了股評大佬、資本市場智囊型人物、企業家、公司上市等高光時刻後,伴隨自己創立的大智慧走向自己反面,在2016年被行政處罰5年市場禁入後,如今再度面臨被追究刑事責任。
截至5月8日收盤,在消息發佈後的5個交易日裡其市值蒸發了66億元。
4月26日晚間,大智慧發佈公告稱,控股股東及實控人張長虹被公安機關拘留,案因還是2016年涉嫌違規披露一事。2016年7月,證監會公佈大智慧信息披露違規案調查進展,大智慧被指虛增2013年度利潤1.2億餘元。該事件後,張長虹已卸任公司董事長等職務。
廣強律師事務所金融犯罪案件辯護律師曾傑分析稱,大智慧最新公告中提到的“拘留”,是指刑事拘留,對於該類案件,警方必須是在刑事立案之後才採取拘留等刑事強制措施。而刑事立案同時代表警方初步掌握了相關犯罪證據,認爲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
而其背後的大智慧也因虛假陳述訴訟纏身。大智慧在4月26日晚間還披露了最新的公司涉訴情況。截至公告日,公司收到民事訴訟《應訴通知書》及相關法律文書合計2815例,已受理的原告訴公司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案所涉訴訟請求金額合計爲5.28億元。同時從2012年到2018年,大智慧已連續7年扣非淨利潤爲負。
有接觸過大智慧的業內人士認爲,張長虹變了,從爲中小股東發聲到財務造假;他行業經驗和資源比較到位,前期發展順風順水,不過步伐一下邁得太大,反而丟掉了江湖霸主地位,業績連年低迷;一位與張長虹有過接觸的人士也感嘆:“他打壞了一手好牌,或與貪婪有關。”
曾跟隨張長虹多年的老員工周安(化名)透露,在2016年虛增利潤事件東窗事發,張長虹卸任大智慧的職務後,公司整體士氣受挫,當年年底開始裁員。“之前上海總部大樓很多層都是大智慧的,後來逐漸多層並一層,大智慧已不是樓內主要企業。”
舊案再被翻出
分析稱或面臨牢獄之災
今年的大牛股大智慧4月29日起連續三個交易日跌停,而這與其實控人張長虹被公安機關調查的“黑天鵝事件”有關,而起因則是3年前的舊案。
據悉,2016年7月,證監會公佈大智慧信息披露違規案調查進展,大智慧被指在2013年通過承諾“可全額退款”的營銷方式,以“打新股”、“理財”等爲名進行營銷,利用與相關公司的框架協議等多種方式,共計虛增2013年度利潤1.2億餘元,佔當年對外披露的合併利潤總額的281%,違反了《證券法》多項規定。
證監會當年決定,對大智慧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處以60萬元罰款;對時任大智慧董事長兼總經理的張長虹等14名責任人員給予警告,並處以3萬元至30萬元不等的罰款;對張長虹等5名責任人員採取5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隨後張長虹辭去公司職務。
一位曾與大智慧有過接觸的金融業人士對此消息直言“很震驚”;曾在大智慧工作多年的周安也對記者表示,前幾年此案已經被查過了,近年幾乎已平息,不知爲什麼又被翻了出來。
律師曾傑對此表示,“此前證監會僅僅是行政處罰,刑事犯罪則意味着可能有牢獄之災。”《關於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補充規定二》中對於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的行爲規定了九種情形,包括“虛增或者虛減利潤達到當期披露的利潤總額30%以上的應予刑事立案”。據證監會此前披露的調查結論,大智慧2013年虛增的利潤達到了281%,遠超這一標準。“如果罪名成立,則可能觸犯我國《刑法》第161條,相關責任人可能面臨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的處罰。”曾傑說道。
公開資料顯示,華銳風電、博元投資等上市公司的董事長都曾因該罪獲刑而身陷囹圄。曾傑也提到,在華銳風電案中,被告人韓某在擔任華銳風電公司董事長、總裁期間,通過組織公司財務部、市場部、生產管理部等部門虛報數據等方式虛增華銳風電公司2011年的收入及利潤,合計虛增利潤2.58億餘元,佔當年報告披露的利潤總額的34.99%。最終韓某被判處有期徒刑11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10萬元。
張長虹雖被拘留,但大智慧4月26日晚間同時披露的公司一季報顯示,張長虹仍是持股35.46%的第一大股東和實控人,新湖集團持股20.12%,爲第二大股東。
公司股權是否會因實控人被拘生變?對此,大智慧內部相關人士對記者回應稱,以公告爲準,後期若有變化公司會及時披露。
證券市場智囊
曾因“全流通方案”名噪一時
張長虹早期的職業生涯,幾乎都在鮮花簇擁下。
履歷顯示,張長虹是四川成都人,1959年出生,畢業於西北工業大學,碩士研究生學歷。在成立大智慧前,已是業內證券諮詢業務的元老級人物,曾任萬國測評的負責人,公開露臉頻繁,被評價是個謙和的人。他還曾任中國證券業協會理事。
他在股權分置改革時的建言獻策,被認爲對我國資本市場改革產生了重大影響。在此之前,我國A股市場上的上市公司股份分爲流通股和非流通股,這種分裂方式令上市公司股權結構十分不平衡,容易產生“一股獨大”現象,使流通股股東特別是中小股東合法權益受擠壓。股市也因此連年萎靡。
對此,張長虹提出,股權分置問題的解決,從本質意義上是要尋找到一種能夠對流通股股東現有的股價形成支撐,並且使其資產得到支持,又使非流通股的股東獲得流通權的方式。合理的股權分置方案應該能使證券市場恢復資源配置功能、定價功能和投融資功能。
有當年接觸過張長虹的人士曾撰文回憶:他告訴我,他一直想爲中國資本市場發展貢獻一份力量。在“國有股減持”導致股市暴跌之後,“國有股減持”方案被叫停。中國資本市場又迴歸了沉寂。張長虹說他設計出了一個“全流通方案”,能夠比較好地解決中國資本市場的問題。
我們無法評估張長虹的“全流通方案”在多大程度上影響到了監管層,但它毫無疑問對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產生了影響。
2005年5月,證監會發布《關於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股權分置改革拉開大幕。在改革進行過程中,張長虹又提出“讓佔絕大部分市值的滬深300指數成份股公司及早股改”等建議。
經歷了這場“大手術”之後的A股,在2007年10月16日創造了6124.04點的歷史高點,迄今未被超越。
張長虹也因此名噪一時。北京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金融工程系博士生導師劉澄告訴記者,股權分置改革對資本市場意義很大,實現了同股同權,由分割的資本市場變成了統一的資本市場,爲上市公司股權全流通創造了條件,是我國股市發展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另一位和張長虹同樣在證券業協會供職過的人士也表示,股權分置改革對我國股市有里程碑的意義,是很務實的方案,“張長虹是一個證券市場的老人,他的一些提議都頗有建設性。”
曾握一手好牌
所創大智慧曾是行業“老大”
張長虹的身份並未止步於“資本市場建設的智囊”角色。
2000年,41歲的張長虹成立上海大智慧投資諮詢有限公司(現上海大智慧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國內最早的證券信息提供商。
基於互聯網提供金融信息服務的大智慧,十年間公司資產規模超過了9億元。據大智慧2011年1月時發佈的招股書顯示,2010年6月末,公司資產總計9.35億元,2007-2009年營業收入分別爲1.58億元、2.59億元和4.44億元,淨利潤分別爲0.36億元、0.65億元和1.88億元。
“當時國內金融軟件不多,投資者需要這樣的信息提供平臺。”前述與大智慧有過接觸的業內人士說道。彼時,大智慧與東方財富、同花順被並稱爲炒股軟件“三劍客”,同花順、東方財富分別於2009年、2010年上市,但大智慧市值和營收等均在三者中最高,被視爲“老大哥”。
張長虹本人及其家族成員的身家也一舉過百億。根據招股書,大智慧共計劃募資25.52億元。以上市首日收盤價計算,當時張長虹持有3.86億股,持有市值高達98億元;其妹妹張婷持4021.87萬股,市值約爲10.2億元;其弟張志宏持股1791.6萬股,市值也高達4.55億元。
周安評價,張長虹行業經驗和資源比較到位,前期發展順風順水。不過有一手好牌的張長虹如何最終走向了自己的反面?
有券商人士對記者分析,“張長虹掌舵的公司從百億市值到要虛增利潤維持經營,肯定是策略和管理上出了問題。”
燒錢收購
商業版圖迅速擴張,主業亂了
上市前後,大智慧商業版圖快速擴張。記者翻閱公司歷年財報不完全統計,大智慧及子公司在上市的幾年間收購交易超過十筆。
上市前,大智慧就開啓了收購之旅。其於2010年支付人民幣2.02億元合併成本收購了阿斯達克網絡信息有限公司和阿斯達克有限公司100%的權益。
上市當年,大智慧又以1.09億元收購了上海財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100%股權;2012年,又分別斥資2730萬元、2570.7萬元收購上海龍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70%股權及日本公司T&C financial research, Inc.100%股權;2013年以660萬新加坡元收購新加坡新思維私人有限公司,以7000萬元收購民泰(天津)貴金屬經營有限公司70%股權,後又對其增資2800萬。
“當時行業都還沒起來,張總有相關工作經驗,業內關係也比較到位,所以初期發展非常好,順風順水。”周安告訴記者。而收購這些公司,讓大智慧在加強金融服務研究能力的基礎上,將業務鋪向海外,也將觸角探到貴金屬等更多業務領域。
立志做“中國彭博”的大智慧,還曾謀求過金融牌照。2015年1月,大智慧披露收購湘財證券的具體方案:擬斥資85億元收購湘財證券100%股權。4月17日,該計劃獲得證監會有條件通過,在10個工作日內補充相關材料。但當月月底,大智慧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案等被證監會立案調查;5月初,證監會宣佈中止對大智慧收購湘財證券的審查工作。在長達一年的中斷期後,2016年2月,大智慧正式宣佈正式終止重組事項。大智慧向互聯網券商的轉型也因此無疾而終。
對於大智慧大刀闊斧的收購,上述業內人士認爲不夠理性,“很多公司上市初期都是這樣,領導者野心勃勃,拿到一筆錢就開始不停收購,但步伐一下邁得太大後面反而容易走不好。”事實上,從大智慧上市伊始以8倍溢價收購財匯開始,這種質疑聲就一直存在。
周安也表示,前幾年公司確實因爲收購燒了很多錢,主業有點亂了。“不過不全是不好(的收購),例如財匯目前已經是公司利潤的主要構成部分。”但她同時透露,目前已有收購方打財匯的主意,財匯有可能被其他大集團收購,或還有自身其他打算。
業績背道而馳
有年份靠財技或造假扭虧
大舉收購,商業版圖不斷擴大同時,公司利潤開始下滑。財報顯示,公司2011-2016年的母公司淨利潤分別爲1.11億元、-2.58億元、-0.4億元、-3.74億元、-4.62億元和-17.2億元。由於連續兩年虧損,2017年5月2日起名字變更爲“*ST智慧”。
從2011年上市開始,大智慧營收增速就從之前的年均50%以上降至不足1%,當年淨利潤增長也由正轉負。2012年就開始虧損,當年歸屬淨利潤爲-2.67億。2013年出現了財務造假扭虧(調整後虧1.18億)。
而2014年其也在賣資產扭虧。2014年其處置了民泰(天津)貴金屬經營有限公司,產生的投資收益達3.18億元。當年其歸屬淨利潤爲2.09億。而扣非淨利潤爲-5.27億。不過當時也避免了連續兩年虧損將ST的命運。
2014年扭虧同時,大智慧財技也備受質疑。有報道稱,在收購8個月之後,大智慧宣佈拋棄民泰(天津)貴金屬經營有限公司,而接盤方爲董事長妹夫。
周安同時介紹,在業績下滑時期,公司還曾召開過一次運動會,希望藉此增強凝聚力。在運動會上,張長虹提出要重奪“江湖霸主”地位的目標。
不過目前看,大智慧並未翻身。2018年,大智慧實現營業收入5.9億元,同比下滑6.99%;母公司淨利潤2.71億元,同比小幅上升1.5%。這一成績已經落後於“三劍客”中的另兩者。2018年,同花順實現營收13.86億元,淨利潤6.33億元;東方財富實現營收31.23億元,淨利潤9.58億元。二者的營收分別是大智慧的2.3倍、5.3倍。
在業內人士看來,基金代銷、券商開戶導流等成爲東方財富和同花順業績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而在競爭對手業績開始爆發的同時,大智慧卻處在轉型的陣痛期。周安也坦言,近年東方財富和同花順確實發展相對更好,“東方財富的股吧是一大特色,同花順走AI技術路線,加上基金銷售也帶動了業績。”
Wind、券商機構等也在分食市場份額。上述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前兩年曾接觸過大智慧的員工,當時公司業績就已經開始走下坡路,新增數比較低,“他們想法挺多的,也挺好的,但是都沒怎麼做起來,反而是近年一些券商後來者居上。”
周安也透露,在公司虧損嚴重的幾年中,張長虹還堅持在年終給了員工雙薪補貼,且推出股權激勵計劃,按員工工作年限分股權。
張長虹被自己打敗?
從行政處罰到被拘留調查,其資本市場朋友圈亦被牽連
近年來,張長虹的“朋友圈”中一些資本大佬相繼露臉。2017年6月,在大智慧更名爲“*ST智慧”後不久,新湖系再度現身其股東名單,新湖集團接過了張長虹手中20.12%的大智慧股份。在大智慧上市前,新湖中寶就曾入股,後至2014年一路減持爲零。
此外,胡潤、湘財證券董事長林俊波都曾是大智慧董事,不過二者也都受到公司2013年虛增利潤的牽連。根據證監會公告,張長虹等14名責任人因虛增利潤被予以警告,並處以3萬元至30萬元不等的罰款,14人中就包括胡潤和林俊波。
具體處罰緣由上,胡潤是因參加審議通過了大智慧2013年年度報告,並在年度報告上簽字;林俊波則被證監會指出,在大智慧存在虛增利潤動機、財務數據明顯異常的情況下,作爲董事應當對公司2013年所披露的財務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保持應有的關注,但從所提供的證據來看不能足以證明其已勤勉盡責。
受訪的業內人士和大智慧員工都認爲,業績下滑有公司決策失誤的原因,但最令人唏噓的,還是張長虹因財務數據造假被罰又被拘留的結局。
在2016年證監會公佈對大智慧和張長虹的懲罰時,一位曾接觸過張長虹的記者撰文稱,“這位中國資本市場的建設者一夜之間成爲了破壞者,從‘大智慧’變成了愚蠢”,並稱他“成功地將自己污染爲自己的敵人”。
上述與大智慧有過接觸的業內人士也認爲,張長虹是被自己打敗。“張長虹早期的方案都是爲了廣大中小股東着想,但後期卻變了,變爲誆取中小股東。”
記者瞭解到,上市公司財務弄虛作假實際上並不少見。一位會計師事務所人士告訴記者,上市公司領導若在任期間想把業績做的好看一點,在收入確認或成本確認上有操作空間。“比如把應該2019年確認的收入挪到2018年,或者把2017年的收入留一部分計入2018年,都是可能的。會計師事務所不是政府機構,沒有強制手段,只能靠一些程序規避風險,但不能規避全部風險。所以只要企業能把數據解釋清楚,會計師事務所可能就查不出來,或是公司與事務所串通作假。”從證監會對大智慧彼時的通報看,其違規事由中就包括“提前確認收入”等。
缺少監督,違法成本不高的局面如果不能改變,或許敢於踩紅線的人會前赴後繼。此次張長虹被公安機關拘留或許是資本市場重典治亂的開始。
張長虹的半生沉浮
2000.12時年41歲的張長虹成立大智慧
2005左右 股權分置改革啓動,張長虹建言獻策
2011.01大智慧在A股上市,市值約176億元
2011 收購上海財匯100%股權;當年淨利潤轉爲負增長
2012 收購上海龍軟信息70%股權、日本公司T&C financial research, Inc.100%股權;當年開始虧損
2013 收購民泰貴金屬70%股權、新加坡新思維私人有限公司等
2015.01 披露收購湘財證券方案
2015.04 證監會中止對大智慧收購湘財證券的審查工作
2016.02 大智慧正式終止收購湘財證券事項
2016.07 大智慧因虛增利潤被警告,張長虹被警告且5年禁入證券市場
2016.07 張長虹辭去公司董事長等職務
2017.05 大智慧因連續兩年虧損被“戴帽”,更名爲“*ST智慧”
2018.05 大智慧“摘帽”
2019.04 大智慧公告稱,張長虹被拘留
新京報記者 程維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