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詐新四法的能與不能

(圖/達志影像)

看守內閣拍板通過「打詐新四法」,正巧碰上一名旅英李姓女子在臉書發文痛批「臺灣是詐騙天堂」,指她在臺獨居的父親不僅上千萬現金遭股票投資羣組騙走,就連超過3千萬價值的桃園房產也被洗腦轉讓,確實很不給官員面子。

有趣的是,該文獲無數KOL轉發分享後,李女自行在兩個臉書帳號刪文,但整起詐騙案已掀起社羣叫囂論戰。

德國學者哈伯瑪斯60多年前就提出「公共領域」論述,直言沒有健全的言論場域,社會就無法進步!近年來他也對少了守門機制的社羣平臺及偏頗演算法對新聞生態與自媒體的影響,深表憂心。20年前《天下雜誌》就爲文批判,電視新聞頻道是「弱智媒體」,但現在到了網路時代,卻沒有新聞人敢得罪Threads、抖音及各大跨國網路霸權,其實他們根本就是「弱智社羣」。

當然,臉書上的假帳號與不實訊息,及監控資本主義對民主的扼殺都不是新鮮事了。只不過,寄生在網路平臺上的龐大詐騙規模,讓臺灣1年詐欺財損高達近1%的GDP,是已開發國家中最高,大批韭菜的財產憑空消失,這才讓政府不得不動了起來。

據傳準總統賴清德已要求即將上任的數位發展部長黃彥男,要把打詐列爲首要任務。至於從「打詐新四法」的條款來看,金管會與法務部也硬了起來,不惜以封網來處理跨國網路平臺的不作爲,就連衛福部也都敢對即時通訊巨頭Telegram開刀,要求刪除「創意私房」的猥褻影片羣組。創意私房的下架前例,證明政府公文往返的作業可以在24小時之內就停止解析網域名稱。

但官員與你我熟悉的網路天地還是有一大段空白。金管會在「打詐四法」記者會上表示,目前虛擬貨幣市場僅有60、70家交易所與幣商,但根據全球首大加密貨幣評級網站CoinMarketCap的統計,全世界能夠統計實時交易量的中心化交易所達763家,中小型交易所與DeFi等虛擬資產平臺更是不計其數,他們全都在無國界的虛擬世界中,張開手擁抱臺灣的高淨值投資人。至於在信義區撒錢,涉及公共危險罪的幣圈滋事型網紅,這一波波騷操作,官員們肯定都不懂如何規管。

金管會先前針對境外交易所與網路券商只能發出新聞稿,警示臺灣投資人不要輕易入金,也正推動「虛擬資產平臺及交易業務事業」(VASP)專法,希望亡羊補牢。官員們也已經查緝涉嫌違反《銀行法》吸金的本土虛擬資產平臺,以超過10%的高額利率吸引盲目韭菜,但VASP專法未來也該規管境外的虛擬資產平臺。

例如FTX暴雷停運後,香港與新加坡就有虛擬資產平臺一再傳出倒閉風險,對臺灣的投資人來說,就是完全拿不回本金,且資產完全不受保障的,臺灣政府必須嚴肅以對。(作者爲鍶科技暨幣特財經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