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不都22K?」 她:不知是臺灣人劣根性還怎樣

▲回憶起自己適用22K方案的過去,Moka頗有微詞。(圖/記者徐珍翔攝)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你去面試會聽見對方說,現在大學生不都是22K嗎?」今年30歲的Moka回憶,自己大學時遇上政府推動大專畢業生企業職場實習方案(俗稱22K方案),卻讓原本願意給薪26K、28K的企業全一窩蜂跟進,「不知道是臺灣人劣根性還是怎樣,結果22K變成大學生起薪的公定價。」

Moka表示,自己大學畢業時搭上22K企業實習方案,但公司並不友善,不僅被要求加班,還沒有加班費,「我那時候就覺得很辛苦,錢又很少,所以除了正職外,也開始有在找打工。」考量平日必須上班,只能選在假日去大賣場擔任試吃促銷員,「一天工作8小時可領到1200元,只是要站一整天,其實還滿累的。」

談起所謂的「22K方案」,Moka不吐不快,她說,政府當初雖是美意,希望企業可以依照不同職務多加一些薪水,但實際上,企業並不會加,「落實下來,不知道是臺灣人的劣根性還是怎樣,22K變成大學生起薪的公定價,原本給26K或28K的企業,也全都變22K,你去面試會聽見對方說,『現在大學生不都是22K嗎?』結果政府其實是害到我們。」

直到1年後公司解散,Moka轉換到補教業發展,無奈出社會2年薪資卻從未調升,始終只能剛好打平個人基本開銷,根本存不到錢,「在外租屋經濟壓力較大,有時保費、房租信用卡分期加在一起,金錢調度有困難。」於是,她依舊三不五時找打工機會,甚至曾經運用中午休息時間1小時,到附近賣咖哩飯的餐廳打工,「因爲是做上班族生意,所以中午是尖峰時段,結束還可以帶剩下的食物回去辦公室吃,就省很大這樣子。」

低薪生活足足持續了3年多,Moka後來轉換跑道至餐飲業擔任視覺設計人員,薪資總算突破35K,卻也開始天天加班的日子,「工作量大時,連週六也上班,卻沒有應得的加班費。」這次她只待了3個月便主動離職;直到錄取金融業視覺設計人員職缺後,工作才真正穩定下來,目前薪資35K。

不過,因爲租屋處不允許開伙,Moka三餐外食,考量生活開銷大,只能從生活中節流,於是她規定自己每天花費不能超過150元,早餐都選30元以內的三明治,上班途中再買一碗35元粥當午餐,「我還會在公司放一罐肉鬆,如果覺得粥味道太淡就配着吃,嘴饞想喝手搖飲料時,就到大賣場買泡衝包飲料,一天可省下40到50元飲料錢。」

即便薪資已有相當成長,也努力控制支出,Moka至今仍持續兼差,在補習班從事電訪工作,除公司規定下班後得參加的進修時間外,每週可排班三四天,一個月增加收入約3000元,「是算時間的,有成交還有幾百元獎金,但你也知道,那個很難call,如果你接到應該會直接掛吧?」

被問到爲何執意打工?Moka說:「其實……我目前沒有什麼特別打算,但是我知道,我一定要增加我的儲蓄,因爲就很擔心,你看現在新聞說什麼勞保會倒阿,我很怕我老了之後,如果我又沒有生小孩,那我要怎麼辦?所以我現在就是想辦法要儲蓄,能存儘量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