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法》修法停擺 影響青年學子投入學生自治活動意願

臺灣學生聯合會和工會團體以及各校學生會3月底在教育部外舉行記者會,公告校園在當前版本《大學法》之下發生的亂象,並抗議教育部一再拖延,呼籲大學校長們勇於面對,儘速提出《大學法》修法草案。(本報資料照)

大專校院學生投入學生自治事務興趣愈來愈低,甚至今年度臺大學生會長選舉投票率也只有5.6%。學生代表認爲,就制度面而言,立法院教文會日前提出《大學法》修正版本,原本可讓校務會議學生代表由既有1/10調整爲1/5,但迄今未通過,學生對校務影響力太低,從而對學生自治事務無感。

臺大在5月底選出新任學生會長,由中文系大四生莊智程以921票獲選,並已於1日正式上任。

論及近年來學生會投票率欲振乏力,臺大研究生協會前會長許冠澤表示,投票率不夠,確實會讓外界質疑學生會的正當性。但以臺大來說,學生會長選舉都是經由合法流程投票所產生,完全採取民主程序,自然沒有疑慮。

許冠澤特別提到,大專校院學子對學生自治之所以無感、不信任,主要在於學生代表對校務影響力太低,「10年來,學生會陷入一個困境,表決都被人數多數壓制」,而日前立法院教文會通過由立委自行提出的《大學法》修正版本,原本有意調高學生幹部在校務會議代表比例,當時也送到委員會,但後來大學校長齊聲反對,「兩個會期過去了,排審都沒有」,爲此感到十分失望。

除了政策難以撼動,許冠澤也說,時下年輕人的資訊接受管道多元,3C產品取得十分便利,自然可以透過不同方式關心時事,不見得要透過學生組織,這也是導致學生會參與率逐年下探的主要原因之一。

東吳大學前學生會議會議長寧惟軒指出,校內學生會長因投票率低於6%,110、111連續兩個學年度沒有學生會長,今年投票率突破10%,順利選出新任學生會長,學生會終於能重新開始運作。

寧惟軒分析,現在大學生對於學生自治興趣不高,除了對於公共事務較缺乏熱忱,再來就是普遍認爲學生會都有「特定政黨」介入的現象,當中還有派系惡鬥等人事問題,甚至在組織內部也很難發揮理想,不容易對學校提出建言,諸多原因導致學生望之卻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