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互聯互通」再加速 廣東:陸海空、軟硬體同步推進

▲連接珠海澳門香港的「港珠澳大橋」。(圖/視覺中國

記者蔡紹堅綜合報導

廣東發展改革委、粵港澳大灣辦公室主任葛長偉日前表示,新的一年將持續加快大灣區內部和外部的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完善的交通網絡是促進區域要素便捷高效流通、構建區域協調發展格局的重要支撐,隨着港珠澳大橋、南沙大橋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成投入使用,大灣區已初步形成輻射國際、連接國內陸海空立體交通運輸網絡。」

葛長偉指出,大灣區建設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截至去年年底,大灣區高速公路通車裡程爲4700多公里,高速公路每百公里密度高於東京灣區、倫敦城市羣,也高於中國內地長三角京津冀兩大城市羣。大灣區已經通車的鐵路里程是2100公里,其中高快速鐵路是1232公里。

▼廣深港高鐵動感號」列車。(圖/視覺中國)

葛長偉提到, 在大灣區內部的互聯互通上,珠江口東岸廣汕高鐵加快推進,深汕高鐵今年年底啓動;珠江口西岸將啓動江門肇慶的高鐵建設,這一段是未來深圳南寧高速鐵路的組成部分,「高速公路重點深中通道建設加快推進、黃茅海大橋今年將全面開工。

葛長偉還說,大灣區要打通對外的交通網絡,首先還是高速鐵路,今年將啓動從湛江廣西合浦、湛江到瓊州海峽、深圳到南寧的高鐵建設,年底爭取再啓動汕頭漳州的高鐵建設,贛深高鐵2021年可以全部開工,「到『十四五』末,大灣區和內地、西南腹地、長三角城市羣全部可以實現350公里時速高鐵的聯通。」

▼廣深港高鐵香港西九龍站。(圖/視覺中國)

葛長偉強調,除了「硬體」聯通,「軟體」聯通也相當重要,港珠澳大橋的珠澳通道已經形成「合作查驗、一次放行」,廣深港高鐵西九龍已經是「一地兩檢」,下一步,廣東將重點推進澳門與內地高速鐵路網的連接,並加快口岸便利化工作,「橫琴新口岸預計今年上半年投入使用,全國人大常委會已經授權澳門特別行政區對橫琴口岸澳門口岸區及相關延伸區實施管轄,這將是很大的創新和突破。推動深圳灣口岸實施24小時通關,爲兩地居民創造一個便利通勤的大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