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南門碑林石遭潑紅酒+油 戴姓婦人到案稱「祝福儀式」

臺南市警方1日持拘票到臺北市將向石碑潑撒油脂的婦人逮捕,她到案稱是種宗教祝福儀式。(讀者提供/程炳璋臺南傳真)

臺南市中西區大南門公園內放有清朝到日據時代以來的62塊碑林石,自89年前陸續蒐集於此,戴姓婦人7日到臺南遊玩,竟朝石碑潑撒自制的橄欖油加紅酒,臺南市文化局發現報警,警方1日在臺北市逮捕戴姓婦人,信仰基督教的她稱潑油動作是1種宗教祝福儀式。

大南門公園碑林共有62塊古碑,存在年代從清代、日據時代至近代,有紀功碑、修建碑、建築圖碑、修建捐題碑、墓道碑以及示告碑等類別,雖非古蹟,但蘊藏史料具文化價值。

其中8件包括「改建臺灣府城碑記」、「護理臺澎兵備道臺灣府正堂蔣德政碑」、「風神廟接官亭暨石坊圖」、「恭修萬壽宮碑記」、「萬壽宮圖」、「五妃墓道」、「嚴禁佛頭港貨物分界獨挑碑記」及「嚴禁錮婢不嫁碑記」。經文化資產保存法審議登錄爲一般古物

臺南市文化局27日發現碑面遭人潑撒不明液體,向警方報案,警方發現戴女頭戴鴨舌帽,揹着後背包的,7日下午5時許走入石碑林中,刻意朝每塊石碑潑撒不明溶液。

案發後20天碑面的溶液痕跡仍在,表面有結晶體,與石碑原色出現色差,臺南市文化局1日上午化驗出液體爲不具立即腐蝕性的「甘油」,警方調閱數百支監視器,終於發現婦人是從北部搭火車到臺南,作案再搭火車北上,1日在臺北市北投區租屋處將她逮捕歸案。

45歲戴女到案後稱7日搭火車到臺南遊玩,再搭火車到新市住1天,8日返回北部。她供稱因宗教信仰,用橄欖油加入紅酒,朝石碑潑撒是種祝福儀式。

警方調查,紅酒和橄欖油的組合,是基督教或教會儀式中的一部分,例如聖餐儀式代表基督的血與身體,被用於聖事或祝聖的儀式。

全案調查後將依刑法毀損文物罪嫌及違反文化資產保存法等來移送臺南地檢署偵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