潑灑不明液體!臺南大南門碑林石遭破壞 警鎖定婦人追緝

臺南市大南門62塊碑林石,最久有89年曆史,26日晚間遭人發現幾乎每塊表面都被潑撒不明溶液。(程炳璋攝)

大南門石碑林表面出現有色差的水痕,臺南市文化局27日向警方報案,警方正追查1名可疑婦人。(程炳璋攝)

臺南市中西區大南門公園內有62塊碑林石,最久有89年曆史,26日晚間遭人發現幾乎每塊表面都被潑撒不明溶液,臺南市文化局27日通報警方,鎖定追查1名戴鴨舌帽揹着揹包中年婦人犯案,因溶液痕跡至今未消退,警方正採樣化驗成分中。

大南門碑林石碑從日治昭和10年(1935年)起陸續從臺南各處蒐集陳列,至今已累積62塊古碑,年代從清代至近代,最久有89年曆史,有紀功碑、修建碑、建築圖碑、修建捐題碑、墓道碑以及示告碑等類別,蘊藏史料具文化價值。

其中8件經文化資產保存法審議登錄爲一般古物,包括「改建臺灣府城碑記」、「護理臺澎兵備道臺灣府正堂蔣德政碑」、「風神廟接官亭暨石坊圖」、「恭修萬壽宮碑記」、「萬壽宮圖」、「五妃墓道」、「嚴禁佛頭港貨物分界獨挑碑記」及「嚴禁錮婢不嫁碑記」。

臺南市文化局26日獲報石碑表面突然遭人潑撒不明液體,27日向警方報案,警方調閱監視器,發現1名頭戴鴨舌帽,碑着後背包的婦人,7日下午5時許走入石碑林中,手持容器刻意朝每塊石碑潑撒不明溶液。

文化局人員原以爲是潑水,但距作案已過20天,碑面溶液痕跡仍在,且溶液表面有結晶質感,出現色差,警方證採樣化驗溶液的成分,並追查該婦人到案,釐清作案動機。

臺南市文化局譴責毀損古文物的行爲,提醒此舉恐涉及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03條及毀損公物等法律責任。現已連繫文物保存科學單位安排採樣鑑定,等鑑定結果出爐,再邀學者專家研議清潔修護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