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400年 盛京中街繁華再現

中街啓幕儀式是一場行進式、沉浸式、體驗式表演。

民國時期的「芳華往事」,在中街內體現得淋漓盡致。

中街彰顯著瀋陽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不斷蛻變。

外觀設計古色古香老字號門店

外觀設計古色古香的老字號門店、擁有各色風味小吃的特色衚衕夜市、吸引大量參觀者合影的巨型3D立體大屏幕……大陸十一假期,經過升級改造的瀋陽中街成爲遊客的熱門「打卡點」。

從「百年老街」到「新晉網紅」,中街彰顯著瀋陽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不斷蛻變。

新中街盛大啓幕

隨着上海南京路、廣州北京路步行街相繼開街,同爲大陸國家首批試點步行街的瀋陽中街於9月25日正式揭開面紗。啓幕儀式是一場行進式、沉浸式、體驗式表演,並結合高科技手段,深度挖掘盛京皇城的歷史文化底蘊,動情講述400年古老中街的繁華與往事。

三幅巨型紗幕將整個表演分割爲《百年興隆》《中街往事》《流量聚場》三大主題,不同的主題向觀衆們展示了中國第一條步行街的發展歷程,從清代的「前朝後市」到民國時期的「芳華往事」,再到如今的「潮流集聚」,歷史文化、時尚潮流、國際範兒在中街內體現得淋漓盡致。

此次三幕八組主題表演,融入了多媒體、AR增強現實、3D實境等高科技技術手段,同時結合了中街傳統文化和頗具地域特色的表演。現場不僅有聲光電技術再現的鐘鼓樓,在長江照相館吉順隆絲房天益堂等老字號的附近還有古街行進式表演。置身其中,彷彿在一瞬間穿越了中街的400年曆史,能夠親身感受到「盛京中街 繁華再現」。

活動現場,中街IP形象和全新中街標識也正式亮相。其中,「嘎鍾哥」和「哈鼓妹」是以中街步行街的標誌性建築鐘樓、鼓樓爲設計原型的,將過去存在於中街的鐘鼓樓擬人化,賦予生命。另一位「小鳳天」的形象設計則源自鳳凰,名字音同「奉天「,結合鳳凰涅槃的傳說,寓意着中街步行街經過此次改造提升,也一定能浴火重生、繁華再現。

恢復建築歷史風貌

提到瀋陽中街,「購物」往往是人們的第一印象。如今改造升級後的中街被賦予了更加濃厚的歷史文化氣息。中街此次改造的主要宗旨是「恢復建築歷史風貌」,將歷史與現代風貌相結合,運用現代的建築手法與構造節點,使中街面貌煥然一新。中街上的建築,無論是建於清代的還是民國的,都是當時最時尚的建築。升級改造不是推倒重建,而是恢復修繕,以原建築風格爲本,凸顯當時的建築肌理

其中,對吉順絲坊、利民商店、長江照相館等8家保存較爲完整的歷史風貌建築,作爲建設重點,集中進行保護性修繕。同時,在改造細節上,將文化元素融入中街整體改造施工工藝上:路燈造型及配色提取自故宮宮燈,並以「文」「武」「威」等篆體漢字加以修飾;路面盲道採取鱗紋雲紋迴文等文化符號,充分展現盛京歷史文化訊息……

在休閒桌椅、地雕樹池、路燈、小品、城市傢俱等方面的設置上,強化了方便性、舒適性的設計;同時還在文化特色上下功夫,比如花箱座椅植入皇家卷軸意象垃圾箱圖案與色彩參考雲肩服飾及裝飾彩繪手法,使其共同構成有一定連續性、引導性節奏性文化景觀帶

中街一處原有的大型廣告牌在這次改造中被拆除,露出了20世紀80年代所建的一個金鳳凰。經過上色修復,涅槃重生的金鳳凰已成爲中街最亮眼的標識之一。

改造後的中街在體驗服務中增加智慧感受,推出智慧中街項目,不僅有全天候自助販賣終端(橙汁機器人、現磨咖啡機)、自助共享設備(自助遛娃車、老年輪椅等)等自助智能服務,還有智能燈光、智能公廁

瀋陽正致力於打造集文化、休閒、娛樂、美食、觀景於一體的商旅文創融合發展新業態,將文化轉化爲新興消費模式發展的催化劑和新動能。全市將加大步行街改造力度,突出「文化+」發展模式,合理規畫配置商業業態和多元消費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