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屎」能救命! 中年男子每天腹瀉逾10次靠糞便移植改善

高醫附設醫院助理教授許文鴻。(圖/記者洪巧藍攝)

記者洪巧藍/臺北報導

「吃屎」常常被當成罵人的話,其實在醫療技術的進步下,屎對於某些疾病來說可是治病良方!一名40歲男性,本身罹患發炎性腸道疾病20多年,每天腹瀉多達10次,嚴重影響生活,透過健康者的糞便移植,讓他的腸道菌落生態恢復到正常,疾病獲得改善!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與高雄市立大同醫院胃腸內科團隊3日發表糞便移植案例,由高雄市立大同醫院副院長吳登強醫師王俊偉及高醫附設醫院助理教授許文鴻主導,分別完成發炎性腸道疾病及僞膜性腸炎患者糞便移植治療。

許文鴻表示,這名40歲男性是發炎性腸道疾病-潰瘍性結腸炎患者,這是一種免疫疾病,原因還不明確。然而他罹病已經有20年,腹瀉頻繁、腸道反覆出血,使用免疫藥物但仍然控制不佳,嚴重影響他的生活。

▲糞便移植處理流程。(圖/王俊偉醫師提供)

醫療團隊經評估決定使用糞便移植,採用內視鏡的方式把健康者的糞便植入患者的腸道,約半年就出現明顯改善,包含腹瀉從原本的一天10次以上,現在僅約3~4次、因爲腸道出血導致的貧血有所改善,而一些原本在使用的類固醇藥物也得已減量。

王俊偉解釋,每個人體內的腸道菌從都不太一樣,然而有很多疾病是因爲腸道菌從的混亂、失衡而造成,透過健康者的糞便移植到病患身上,促使患者的腸道菌叢改變,藉此達到疾病治療的效果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胃腸內科醫師王俊偉。(圖/記者洪巧藍攝)

一般來說,會從健康者的糞便取出50克,混合生理食鹽水做相關處理,再透過內視鏡等方式放置到病患的腸道內。許文鴻說,糞便捐贈者必須做嚴格篩選,排除肝臟、腸道等傳染疾病,這名個案則是從自己的女兒捐贈的糞便來做治療。然而恢復健康的腸道菌落亦有可能再度失衡,還需要後續追蹤觀察。

糞便移植在國內除了發炎性腸道疾病,也有嘗試於治療腸道困難縮菌感染,也獲得成效;至於國外也有針對代謝症候羣、神經系統疾病的研究,相關應用發展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