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剩菜恐罹大腸癌?醫曝「73%患者超愛」:加熱過程要小心

剩菜恐罹大腸癌?醫曝「73%患者超愛」提醒:加熱過程小心。(圖/Shutterstock)

大腸癌連續12年居臺灣十大癌症之冠,每年有1.5萬人確診,平均每37分鐘就有1人罹患大腸癌,且年輕大腸癌的患者也增加2成。醫師江坤俊在節目上分享,73%的大腸癌患者愛吃剩菜飯,平均一週會吃兩次,儼然是大腸癌的新危險因子。而剩菜飯在保存過程無法保證無菌,反覆加熱的過程中,若有不慎恐會使致癌物亞硝胺跑出來。

醫師江坤俊在節目《健康2.0》上指出,大腸癌的危險因子,除了遺傳、肥胖、少運動以及愛吃油炸食物外,根據調查發現,73%的大腸癌患者愛吃反覆加熱的剩菜飯,平均一週會吃到兩次左右。

肝膽腸胃科醫師蕭敦仁也在節目上分享,剩菜飯沒有辦法保證是無菌的,因此在保存過程中,細菌病毒可能不斷滋生,而硝酸鹽蛋白質在一起,恐會產生亞硝胺,是常見的致癌物質。對此江坤俊也補充,反覆加熱隔夜菜的過程,只要其中一兩次不慎,亞硝胺可能就會跑出來。

蕭敦仁表示,大腸癌一般來說分成四期,但其實還有個零期存在,零期癌腫瘤只出現在黏膜表皮,其實還不用開刀,透過內視鏡薄薄的挖掉就好;第一期大概在肌肉層面;第二期超過肌肉層面;第三期淋巴節也出現腫瘤;第四期則會出現器官轉移的狀況

蕭敦仁也說,大腸癌零期到第四期的存活率差很多,分別從零期癌的90%遞減,第一期80%、第二期70%、第三期50%以及第四期的0至40%,所以越早診斷出來越好。

另外,蕭敦仁也提到,大腸內的息肉有兩種,分別是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其中有90%的大腸癌是由「腺瘤性息肉」轉變而成的,若20歲至40歲被診斷出腺瘤,則要特別小心,最好可以每年都做一次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