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雨少梅子果實小 邀民衆體驗採果摘菜

臺東池上鄉今年初迎來數波寒流梅子結果率雖然大增,卻因乾旱少雨、果實偏小,造成採摘成本增加,池上鄉農會與果農合作,安排採果遊程。(蔡旻妤攝)

臺東縣池上鄉今年初迎來數波寒流,梅子結果率雖然大增,卻因乾旱少雨、果實偏小,造成採摘成本增加,池上鄉農會與果農合作,安排採果遊程。(蔡旻妤攝)

全球近年氣候暖化影響,梅子產量銳減,臺東全縣種植面積約680公頃,是梅子東部最大產區,其中池上鄉種植面積約佔50公頃,今年初迎來數波寒流,梅子結果率雖然大增,卻因乾旱少雨、果實偏小,造成農民採摘成本增加,池上鄉農會就與果農合作,安排採果遊程,讓民衆幫忙採果,也體驗梅子簡易加工的樂趣。

數十名遊客頭戴斗笠手提籃子,來到果實累累的梅子樹下,邊聽着導覽,邊摘取較成熟的梅子,隨後將其清洗、擦乾,加糖蜜醃漬成發酵汁。此外,遊客也眼尖發現,梅子樹下竟然種了不少野菜,詢問這是一種新的摘種方式嗎?池上鄉梅農吳三花表示,因爲比較涼啊!一方面可以避免葉菜類長期直接曝曬在陽光底下,更可以省下澆水量,但唯一不便的,就是要請遊客擡頭摘採梅子時,也得注意腳下的野菜就是了。

臺東縣池上鄉今年初迎來數波寒流,梅子結果率雖然大增,卻因乾旱少雨、果實偏小,造成採摘成本增加,池上鄉農會與果農合作,安排採果遊程。(蔡旻妤攝)

「以產量來看,相較往年已少很多了,今年一直吹南風導致落果」梅農說,臺東縣以連續多年產量不佳,今年初數波寒流雖然梅子大量結果,但缺水造成果實較小,增加採果人力成本,於是池上鄉農會就推出採梅體驗旅遊,安排遊客到梅園採果、採菜,活動已經推出至今已是第3年,也有農友說,有的遊客不諳摘採方式,等到遊客離開後,還得再整理菜園一次,有點困擾。

臺東縣池上鄉今年初迎來數波寒流,梅子結果率雖然大增,卻因乾旱少雨、果實偏小,造成採摘成本增加,池上鄉農會與果農合作,安排採果遊程。(蔡旻妤攝)

旅行社經理洪敏嘉表示,近期旅遊型態轉變,遊客來到臺東更愛親近大自然,推此遊程除了採梅、採菜之外,也能認識當地生態,在導覽後體驗採果,更知道農民的辛苦、怎麼去採果,農村體驗行程的接受度不僅對於都會區遊客,普遍接受度也愈來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