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政男/調高基本工資1萬元,將增加GDP 0.7%!

文/沈政男醫師

在第二場總統電視辯論會上,朱立倫表示若當選打算調高基本工資一萬元以振興經濟,此話遭到蔡英文訕笑「可得諾貝爾獎」,朱立倫隨後反駁說這是七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給美國巴馬總統的建言

其實提出如此建言的不只七位諾貝爾獎得主,而是總共有六百位經濟學家連署,他們主張提高基本工資的理由,除了可以刺激經濟成長以外,另一個理由是提高基本工資不像某些人所講的,會造成更多勞工失業

提高基本工資不但不會讓失業率惡化,還可以因爲刺激經濟成長而進一步增加就業,這是美國這幾年主張提高基本工資的經濟學家所抱持的立論根據。

何以調高基本工資不像某些人所講的,會造成更多人失業?因爲那些人根據古典經濟學理論主張,均衡工資乃由勞動供給(勞工)與勞動需求(僱主)兩條斜線交叉點決定,如果基本工資高過這個均衡點,就會造成某些僱主不願花那麼多錢聘僱勞工而提高失業率。

然而現實世界的勞動需求並非總是完全競爭,許多行業的僱主形成寡佔型買家,可以自己制定薪資,因爲你勞工不來我這裡上班,也沒有別處可去。寡佔型買家僱主爲了提高獲利,當多聘僱一個勞工所得到的生產收入等於薪水時,就不願再多僱人,因爲要再多僱一個人必需提高所有人的薪水,划不來。在此狀態下達成的均衡工資將低於完全競爭勞動市場;反之,當勞動需求處於完全競爭狀態,一個僱主若不願提高薪水,勞工大可到其他地方上班。

因此,在不完全競爭勞動市場中,將基本工資提高到原本的均衡點之上,可促使更多勞工願意投入勞動市場,提高就業率。當然,基本工資也不能超過完全競爭狀態的均衡點,以免造成僱主倒閉,導致就業率又倒退。關於調高基本工資不會造成失業率惡化的實證根據,最有名的就是1992年卡德與克魯格(Card and Krueger)所做的「賓州研究」。

何以調高基本工資可以刺激經濟成長?因爲調高基本工資等於把原本的僱主獲利挪移一些到勞工,而有錢的僱主多增加十塊錢收入,可能只花掉兩塊錢,但收入只達基本工資的勞工增加十塊錢收入,則可能花掉八塊錢來買民生必需品,因此同樣十塊錢若從僱主手中挪移到勞工,將有助於增加消費,刺激經濟成長。

美國學者估計,每提高基本工資十塊錢,約可增加六塊錢的GDP。當然這樣的提振效果必須有「提高基本工資不會增加失業率」爲前提

回到臺灣狀況。臺灣約一百八十萬人領基本工資,如果每人提高一萬元,約可增加該族羣兩千一百六十億元的年所得,而以美國學者的算法來估計,將可刺激GDP成長達一千三百億,相當於臺灣GDP的0.7%然而上述分析要適用在臺灣,關鍵在於目前市場的低薪,所謂的22K,到底是不是不完全競爭勞動市場下的產物?如果是,當然提高基本工資就會產生上述效應。至於要提高基本工資多少,纔不會過頭,造成降低失業率的反效果,則是另一個技術問題

調高基本工資確實可能刺激經濟成長,顯然蔡英文的經濟學必須再加點油。

作者沈政男,醫師。本文出自沈政男部落格,已獲授權,以上言論代表本報立場。88論壇歡迎更多討論與聲音,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