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黃崇仁:車用半導體潛能可觀 成主流發展新趨勢

黃崇仁表示,車用電子晶片區分爲兩部份,一是如雙B、福斯、保時捷等知名品牌車廠,一是非名牌車廠的新電動車。他指出,名牌車廠很早就開始使用晶片,但過去一臺車使用的晶片金額僅約5、600美元,在汽車產業中微不足道,使晶片價格被車商壓制得很厲害。

同時,可靠性是過去車用晶片最重要的關鍵,測試驗證需要好幾年,不能隨便更改。黃崇仁指出,特斯拉(Tesla)採用模組化設計是另一個革命性的重大改變,車用電子部分若有問題只要抽出替換即可,對晶片的可靠度測試要求時間沒有過去那麼長。

黃崇仁表示,有別於名牌車,採取模組化設計的新電動車,所需晶片不需要那麼長的時間測試可靠性,這樣的發展從PC、筆電、伺服器一路到目前的車用,呈現出完全相同趨勢,加上電動車AI自動化越來越多,雖然最大的問題在於變數仍多,但亦帶動晶片需求增加。

整體而言,對於非名牌車廠的新電動車,黃崇仁認爲最重要的就是半導體晶片。他指出,這些車用晶片中80%採用28奈米以上的成熟製程,僅20%採用14奈米以下的先進製程,因此相關供應鏈都會有些機會。

更重要的是,臺灣從過去到現在都是晶片設計的重鎮,這些晶片因過去市場不是那麼大,許多廠商因而不願生產,臺灣目前許多汽車自駕仍處於第二、三階段,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一旦未來自動化程度越高,就要靠軟體、晶片、通訊,基本條件仍是半導體。

黃崇仁指出,臺灣過去沒有錯失各階段的高科技發展趨勢,並逐步形成整體產業供應鏈。臺灣半導體和汽車模組的需求及發展纔剛起步,因而有鴻海力促MIH聯盟成立,模組化發展後會對廠商帶來商機,使未來臺灣高科技發展趨勢跟此主流方向走。

黃崇仁認爲,未來每輛車採用的晶片金額,會從現在的5、600美元跳增至2000美元、甚至5000美元,需求量及每臺車採用金額的成長潛力非常大,甚至超過電腦和手機。因此,從晶片、模組到整車,看好車用會帶動下一波IC設計及晶圓代工的主流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