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求人不如求己

(圖/蔡英文臉書

正所謂「春江水暖鴨先知」,隨着拜登政府動作鮮明地調整對中政策,一直緊跟美國政策步伐的蔡政府自然也感受到壓力,開始在兩岸問題上展現出軟的一面,透過春節的機會向大陸傳遞善意。

不過這種口惠而實不至的所謂善意,顯然不會得到大陸方面的認可,業內人士也都看得出來,這番軟性發言更可能是說給美國人聽,想把兩岸對立的責任推給大陸,畢竟美國人可不想介入兩岸深層次的糾紛,而只是想着兩岸之間不要對立升級。當然,美國人也不是那麼好唬弄的,唯結果論,兩岸關係依然劍拔弩張,那麼拜登政府還是會向蔡政府施加壓力,因此,蔡政府勢必還是得做出一些實質舉動。

擺在蔡政府面前的選擇其實相當有限,基於反中意識形態和黨內政治壓力,在一中原則問題上鬆口幾乎是不可能的;對大陸說些軟話,也作用有限,因爲黨內政客基於自身政治利益,還會不斷說出更多攻擊大陸的言論,這些看在大陸眼中,當然不會區分哪個代表蔡英文,哪個只是政客個人發言,而只會統一算到民進黨或者蔡政府頭上

如此一來,蔡政府也就只剩下人事調整這一條路。事實上,蔡政府或許真心認爲,透過個體交往層面,會讓兩岸關係或者至少是兩岸溝通能有緩和餘地。也正是基於這一邏輯,當初蔡英文在第一屆任期時就委任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出任APEC領袖代表,希望在國際場合直接跟大陸領導人偶遇。與此同時,對海基會這一兩岸直接交往平臺的人事,蔡政府也迫切期待前立法院長王金平這種有資歷的大咖出任,希望借重他的人脈以及藍營身分,打開與大陸往來的大門。直到現在,蔡政府也沒有放棄這一期待,還在試圖爭取王金平點頭。

年後的國安團隊人事調整其實一樣可以看到端倪,蔡英文將現任陸委會主委陳明通調離現職,而選擇邱太三出任。這一調整也頗值得玩味,陳明通素以「兩岸通」著稱,但在任內對大陸採取強硬立場,幾乎喪失了與大陸溝通的功能。而邱太三則是民進黨人裡面,難得還能被大陸視爲好溝通的民進黨官員,當年其在扁政府時期出任陸委會副主委,也與大陸臺商往來頻密。這些利好因素在蔡英文看來,顯然有助於改變如今兩岸官方無法溝通的困境

可惜的是,不管是王金平也好,還是邱太三也罷,這些人與大陸的個人關係,與大陸關心的大是大非問題比起來,根本都不值一提,再多臺面下的居中協調,最終都要面對檯面上的立場確認,只要不改變立場原則問題,其他都是白費工夫

這其實是蔡政府的團隊一直以來都存在的認知偏差,他們習慣於從李登輝時代以來的兩岸密使對話邏輯出發,認爲兩岸協商成事關鍵在於私底下的直接對話。殊不知現在兩岸早已經進入深水區,政治上的攤牌已經不言而喻,更何況兩岸之間的瞭解已經足夠多,對彼此的戰略判斷都不會有什麼誤會,關鍵就看大是大非問題上的決斷,亦即臺灣要不要統,以及大陸要不要打。

蔡政府與其花時間在人事佈局上,不如回到問題的本源,想清楚自己能給出什麼答案,以及如何面對大陸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