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論文是一桌菜!花1年吃遍辦桌 她神還原「看不出是假的」

▲這些菜竟全是用黏土做的。(圖/東森新聞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屏東大學視覺藝術研究碩士班學生雅潔,花1年時間研究臺灣辦桌文化;有趣的是,她不僅發表紙本論文,同時用黏土做出滿滿一桌的「辦桌菜」,驚豔現場師生指導教授朱素貞大讚,這是文化創意的高度展現,「期許她未來能開發更多的可能性,並拓展至不同的領域。」

家住高雄的楊雅潔,從小就喜歡吃辦桌菜,於是決定以臺灣傳統的辦桌文化,來作爲畢業論文選題。過去1年,她爲了進一步探討,幾乎吃遍了周邊的辦桌喜宴,同時研究辦桌菜色、擺盤、搭棚佈置展場,一直到現場音樂等。

她笑說,以前小時候常和外婆吃辦桌,外婆還會一直夾菜給她,「那種關愛感,現在回想起來,讓我覺得心是暖暖的,我覺得辦桌的氛圍很好,印象很深刻。」

▲▼不管是魚、紅𫊻、還是上面的蔥絲都超逼真。(圖/東森新聞)

她用樹脂黏土捏出食物本體,接着以油畫顏料混色,最後再疊色上去,而做出的13道經典辦桌菜色,包括冷盤、紅𫊻米糕佛跳牆清蒸魚、鹽焗蝦、筍乾蹄膀水果盤等,每一道都做工精巧,還原度超高,就算是假的,還是有讓人食指大動的魔力

指導教授朱素貞表示,臺灣傳統辦桌文化記載的是令人難忘的老味道,而這次雅潔的創作實境演示,從食物模型整體場域配置,讓觀者彷彿走進藝術及文化的印記,「正是文化創意的一種高度展現。」

另外,楊雅潔對於這桌菜餚也是煞費苦心,在享用辦桌菜時,還得特別觀察小細節,像是紅𫊻的關節構造、眼睛長在哪邊,牙齒又是長怎樣,她也直言,在做第一隻時,真的比較困難。

製作過程。(圖/東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