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善彥》東京奧運會的幕後分析

本田善彥》東京奧運會的幕後分析。圖/愛傳媒提供

【愛傳媒本田善彥專欄】2020東京奧運因新冠肺炎(COVID-19)爆發,延期到二零二一年夏天。儘管先前日本政府和IOC(國際奧運會)表示將如期舉行,但英國《泰晤士報》(The Times)於一月二十一日報道,日方私下已有結論,鑑於疫情尚未獲得有效控制之下,不得不取消二零二一年的東京奧運會。報道引述一位匿名聯合執政黨幹部的說法,指出政府內部已認爲奧運會的計劃無法迴避失敗,同時現階段找到一種較體面的方法來宣佈取消,並將重點放在爭取晚幾年(可於二零三二年)再爲東道主

對《泰晤士報》的報道,日本官方不以爲然,官房副長官?井學一月二十二日表示「報道非屬實,日本政府要明確地否定」。五輪大臣橋本聖子對於該報的報道說,「不知道有如此的報道」,同時強調「爲了成功舉辦奧運會,政府會盡力的」。JOC(日本奧運會)主席山下泰裕表示,「這是編造且錯誤消息」。至於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則道「從來都沒有聽說過此番說法,沒這麼一回事」,「若有如此的報道,應該要提出抗議」,強烈否認報道內容。

IOC主席巴赫也發表談話,說「有信心東京奧會在今年七月二十三日至八月八日照常舉行」。透過這些各方的談話,看得出來由日官方到IOC,在臺面上仍維持一定要舉辦東奧會的共識和態度。

各界對奧運反應悲觀

不過轉眼看幾家日媒的民調數字,就能感受到支配當今日本社會的另一個情緒。據共同社一月十日公佈的民調,有百分之三十五點三的受訪者認爲「應停辦東奧會」,另有百分之四十四點八受訪者則認爲「應再次延期」,顯示高達八成的受訪民衆認爲東奧會不宜如期舉辦。NHK(日本放送協會)民調也有百分之七十八的受訪者認爲「應該停辦或再延期」,認爲「應該舉辦」則只有百分之十六,民調如此幾乎都是一面倒地認爲無法舉辦,顯示日本國內天真地期待奧運會的社會氛圍已不復在。

《泰晤士報》報道,取消奧運會對日本來講將是一場金融大災難,該報指出爲了推動林匹克運動會和帕拉林匹克運動會(身障人士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籌備業務,日本已經花了至少二百五十億美元的經費。當初二零一三年日官方申奧時提出「緊湊型奧運會」的理念,原本計劃將八成以上的會場集中於離宿舍不遠的地方,強調有效運用有限的預算和資源,但當初的構思如今已大幅改變,隨着計劃的更改,成本也不斷地膨脹,加上新冠疫情直接衝擊到二零二零年的計劃,預料東奧會延至二零二一年舉辦所需的經費將達二千九百四十億日圓(約二十八億美元)。整個社會經濟受到疫情的衝擊之際,這些「冤枉錢」所產生的負面形象和情緒當然會左右百姓的感受。

《泰晤士報》引述消息人士指出,「假如像拜登總統這樣的人士公開表態美國運動員不參加,屆時日方也可以宣佈停辦」,選手的安全本來就應該最被重視的。不僅是美國,假如英德法等歐洲體育大國以及中國大陸決定不參加(俄國因運動員施予禁藥,本不得以國家名義參加東奧會),這樣的奧運比賽到底會有多少看頭?選手的參加意願會不會受影響?日前東京都醫師建議,應開始研議是否採「無觀衆(閉門賽)」方式舉辦,如今有人開玩笑地建議乾脆討論是否採「無選手」方式。

疫苗接種時間緊張

另一實際條件也影響到百姓的信心。據《朝日新聞》報道,日本政府擬於二月下旬起從醫療從業人員優先開始接種疫苗。三月以後則會依序高齡同胞、患有疾病者等優先接種疫苗,另外,《讀賣新聞》報道,日本政府希望大多數成人能在七月前接種COVID-19疫苗。那麼日本政府如何規劃施打?假如二月底順利開始施打疫苗,東京奧運開幕的七月二十三日前真的能夠完成目標嗎?離東奧會的開幕只剩不到五個月的期間,到底如何運作每天能夠施打幾十萬到百萬人份的疫苗?照理來說,是一項難度超高的任務。

日本爲何要辦奧運?

回頭看來,申奧至今,日本百姓真的那麼期待過東奧會嗎?其實,爲何而辦?爲誰而辦?始終糊里糊塗。此次申奧到籌備、延辦,日官方執着東奧會的背後,就有着盼望恢復昔日之自信的懷舊心態

在過去,辦奧運能達成揚國威、促基建之目標,一九六四年的東京奧運會是戰後日本向世界宣示覆興崛起的大舞臺,同時推動建設高速鐵路高速公路網,以及整治電信傳播網的大好機會,可謂劃時代的轉捩點。現在還有不少我日本同胞忘不了一九六零年代到八零年代的榮景,是可以理解的。

二十世紀末以來,奧運會徹底變成爲吸引投資和促進城市開發商機,也許新進工業國家需要這些,但對包括日本在內的已開發國家來講,龐大經濟負擔的奧運會能產生的經濟效果相對地有限。換言之,期待複製一九六四年的成功經驗不僅不合時宜,根本是不實際的。如果不幸地確定停辦東奧會,最好回頭檢討導致巨大浪費的根本心態,這是將來追求永續性的國家建設和經濟發展之際必須要有的準備。

作者爲日本資深媒體人、旅臺作家,中文版著作有《保釣運動全紀錄》、《臺灣人牽絆─搖擺在臺灣、大陸與日本間的三顆心》。

原文見《亞洲週刊》,作者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