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無人巴士測試成功 下一階段瞄準白天的內湖南港
臺北市政府從1日至4日凌晨測試無人巴士,5日正式宣佈試驗成功。臺北市長林欽榮開心表示,下一階段將開放測試場域,把無人巴士行駛路段拉長至北市信義幹線、內湖科技園區、南港軟體園區,以及東區門戶之南港車站周邊,且不排除測試時間從凌晨拉長至白天。
由臺灣電腦系統廠商喜門史塔雷克有限公司與法國NAVYA公司合作推出的無人電動巴士,經過1-4日每天凌晨1時到4日的測試,今天邀請媒體對外說明,林欽榮、資訊局局長李維斌、交通局局長張哲揚都到場聽取實驗報告。林欽榮說,本次實證包含系統驗證、基礎建設整合測試及社會接受度等3大項測試,共8項實驗,於深夜時段搭配交通管制措施,在信義路復興南路至敦化南路間之公車專用道,長度約463公尺的封閉道路環境順利完成。
▲北市宣佈無人小巴試運行成功。(圖/翻攝自林欽榮臉書)
針對實驗項目,李維斌指出,這次瞭解在定位系統方面,市府地政局使用美規的GNSS系統、自駕小巴業者則使用NRTK歐規系統,其中相容性的問題需要調整改善;另各路段的GPS透空率(接收訊號的能力)差異比想像中大,可能因高樓的阻擋而影響訊號品質,後續還要進一步分析原因。
他也說明,都市的環境因素比想像中的複雜,因此繪製地圖的時間較原先設定更多。未來可評估選定路段進行智慧設施(例如DSRC)實證測試,市府將申請NCC實驗頻譜。未來業者實驗資訊也將提供學界或業界研究使用。例如GPS紀錄、LiDar的紀錄等。不過,這次實驗也克服捷運站對GPS訊號干擾及玻璃帷幕建築可能引發的光學雷達誤判等,實驗成功落幕。
而今天凌晨巴士開放試乘,可實際感受無人巴士如何運作,例如遇到有行人、障礙物通過時,巴士可以自動停車。喜門史塔雷克公司表示,EZ10具備的感測器,可感應360度50公尺內所有物體。若有人車進入預設軌道,會在2公尺前就會停下;工程師說明,無人小巴有緊急剎車的反應功能,若有小孩衝進車道,人的剎車反應需要0.6到0.8秒,但AI車輛系統剎車是用毫秒計算,加上沒有視覺死角,比人爲駕駛更安全。
針對後續發展,林欽榮說,市府將開放測試場域,北市信義路公車專用道與內湖科技園區、南港軟體園區,以及東區門戶之南港車站周邊,皆不排除以搭配交通管制之方式進行自駕小巴之測試運行。
他也指出,現行交通法規並未針對自駕車輛進行規範,因此車輛領照恐有困難且行駛空間受限。後續北市將主動邀請相關主管機關研議突破法令之可能性,期能逐步針對牌照、路線、交通管制、行車時間、路段等上路運行之規則明確化,使法規陸續到位。
林欽榮還補充,在智慧交通朝MaaS(Mobility as a Service)發展的概念下,未來當技術與法規環境較爲成熟時,北市鼓勵民間業者以自駕車技術提供民衆更便利的交通服務,且能與現有公共運輸服務銜接互補(例如:提供深夜時段接駁服務),期待創新且具可行性的提案在臺北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