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潤泰環保總座曾建華 處理新冠醫廢 疫炮而紅

工商面對面

北京潤泰環保總座建華

北京潤泰環保大事紀

北京潤泰環保醫廢處置能力

曾建華小檔案

2020年初新冠疫情大爆發之後,讓北京潤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潤泰環保)聲名鵲起。做爲北京市政府指定的唯一一家處理新冠醫業者,在總經理曾建華帶領下,成功挺過三波疫情考驗,處理當地高達近八成的廢棄物,儼然成爲北京抗疫防線守護者。如今疫情再起,曾建華稍早已爲投資擬定方向,準備前往山東江蘇浙江、重慶等地進行佈局。

具備臺灣SARS處理經驗

2003年臺灣潤泰集團與日友環保公司赴大陸投資成立北京潤泰環保,具有臺灣SARS醫廢處置經驗的曾建華,隨後於2005年前往北京着手建廠事宜。一年後,北京潤泰環保廠房竣工,但因選址居民區防護距離不足無法投產,在歷經多年和當地官民溝通協調後,最終決定搬遷舊廠,另新廠

北京潤泰環保2011年在北京通州區動工建設新廠,並於隔年開始試運轉。新廠房佔地約2.67萬平方公尺,共有四條能夠全天24小時運轉的焚燒線。2020年在疫情肆虐下,儘管北京限制外地人進入、醫院實施隔牀式住院,但該廠上半年四條焚燒線仍舊全開因應暴增的廢棄物,全年處置逾4萬噸廢棄物,其中有9千噸爲新冠醫廢。

每日可處理80%北京醫廢

對此,曾建華指出,按照往年經驗,北京每年醫療廢棄物的平均增長率爲10%~15%。而北京輻射大陸東北、華北,甚至到西北的就醫人口約1.2億至1.3億人,爲臺灣人口的四至五倍,加上北京醫療資源爲全大陸之冠,因此廢棄物的產量比臺灣多。

曾建華表示,目前北京潤泰環保許可證的處置量一天是110噸,若加上法規容許差值,一天處置能力可達131噸,現階段每天平均處置120噸北京廢棄物(含新冠醫廢),接近當地每日產出的75%至80%。他說:「目前全臺灣每日的醫療廢棄物產能是115公噸,換句話說,全臺一天的醫廢產量低於北京,在醫廢領域業務我們在北京可以持續穩定成長。」

北京潤泰環保的獲利來源主要是處置醫療廢棄物,由於大陸醫療廢棄物處置市場偏向計劃經濟,因此具有政府財政補貼,由發改委考量醫院收費標準等因素訂定指導價。曾建華說:「北京市發改委公佈的的指導價遠低於業者的營運成本,所以透過財政補貼的方式來維護企業合法權益。」

就北京而言,目前醫療廢棄物運輸處置每噸收費人民幣(下同)約3,700元,其中883元是由政府補貼,醫院實際付費2千多元,加上醫療廢棄物屬於民生源(即臺灣的民生事業),因此官方必須要保障。

至於危險廢棄物(即工業垃圾)屬於社會源,偏向市場經濟開放競爭,在大陸「十二五」時期處置每噸收費高達8千元至1萬元。但由於「十三五」時期危廢廠大量建設,部分省市供過於求,市場過度競爭,預估之後處置價格將會下跌。

瞄準山東、江蘇等地擴廠

目前北京潤泰環保正持續推動大陸各地建廠事宜,曾建華表示,2020年大陸只有北京廠有營收,由於疫情因素,全年營收達到近1.2億元,毛利率大約在50%左右。

另外,山東日照廠在2021年1月已經投產正式營運,山西運城廠計劃在同年7月正式投產,而江蘇宿遷廠則規劃在年底或2022年初進行投產。

曾建華說:「2020年的疫情確實給我們帶來一些知名度,各地對我們邀約不斷。但因疫情導致兩岸往來不方便,投資進度略有推遲。目前洽談中的項目大約有七、八個,從華南、華東,一直到華北,也有一些項目只剩下市場調研,馬上可以簽訂意向。」

曾建華表示,北京潤泰環保短期內鎖定的投資方向有四大主軸:一、首先是危險廢物產量較集中的地區,如山東、江蘇、浙江、廣東等地。二、臺資臺商企業集中的地區。三、處置廠或是處置能力比較短缺的地區。四、距離現有廠址比較近,而且方便相互支援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