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發佈信息通信行業二十條舉措,聚焦優化營商環境和消費環境

5月17日,在北京2024年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主題活動上,北京市通信管理局發佈《北京信息通信行業全面優化營商環境和消費環境打造“北京服務”二十條措施》(下稱《二十條措施》)和《北京信息通信行業全面優化營商環境和消費環境打造“北京服務”任務清單》(下稱《任務清單》),以更大力度提升企業、羣衆滿意度和獲得感爲首要目標,進一步提升信息通信行業服務意識和服務水平,助力首都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和消費環境。

二十條舉措優化通信行業營商、消費環境

《二十條措施》從優化營商環境、消費環境,強化對外開放三方面,對提升企業、個人用戶服務水平等方面做出20條具體安排。

具體來看,北京將全面實行電信業務相關許可“全程網辦”,通過簡化申請材料、無紙化材料報送、一次性補正告知、施行不見面審批及郵寄方式送達許可證等方式優化審批服務,並進一步縮減審批時限。

提升企業用網費用透明度,基礎電信企業應落實費用公開機制,費用如有變動應提前一個月通知用戶。保障商業用戶知情權,基礎電信企業應通過門戶網站和APP在線發佈網絡中斷計劃的公告,多種渠道提前告知用戶。

在提升個人服務水平方面,《二十條措施》明確,推進公衆資費方案公示,紮實推進基礎電信企業面向公衆用戶的資費方案公示工作,通過公開套餐費用、價格變動等相關信息,提高資費營銷的規範性和透明度。

優化精簡套餐產品,推動技術創新,提升產品和服務的附加值,遵守市場規則,精簡流量包、加油包,便於消費者分析、比較、選擇和使用。提升網站、APP用戶訴求響應能力,在網站、APP顯著位置公示客服熱線電話號碼,簡化人工服務轉接程序,提高客服熱線響應能力和投訴處理滿意率。

同時,《二十條措施》對於提升國際化服務水平也做出部署。如,加強機場營業廳國際化服務人員配備,完善主要營業廳雙語標識設置,完善入境專屬套餐等。

信號升格、構建算力服務管理體系,提升信息通信行業服務水平

爲保障《二十條措施》有效落地,還同步制定了行業任務清單。《任務清單》提出,開展“信號升格”專項行動,以政務中心、文旅景區、醫療機構、高等學校、交通樞紐、城市地鐵、公路鐵路水路、重點商超、住宅小區、商務樓宇、綠道系統、鄉鎮農村等重點場景爲着力點,加快彌補網絡覆蓋和業務服務方面的薄弱環節,提升移動用戶端到端業務感知。

推進萬兆速率、千億物聯、通感一體、確定性能力、空天地一體、原生智能的5G-A網絡建設,在重點場景及區域實現5G-A網絡覆蓋。加快建設5G-A全連接工廠,打造一批5G-A城市治理、數智民生、智慧鄉村等創新應用標杆項目。

大力發展5G行業專網。積極打造5G全連接工廠、辦公雙域專網和園區精品專網。鼓勵技術創新和服務模式、運營模式探索,推動垂直行業加快數智化轉型。

《任務清單》指出,打造營商環境和消費環境增長極,促進5G賦能千行百業,聚焦工業互聯網、智慧教育、智慧醫療、智慧文旅、智慧物流和融合媒體等領域,培育5G新業態,推動5G應用從試點示範走向規模化部署。

優化數據中心在跨網、跨地區間的數據交互能力,顯著改善首都地區互聯網流量的疏導效率,大幅提升網絡傳輸的整體質量。爲人工智能大模型訓練、大科學裝置、金融科技、文創產業數字化等多個領域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探索構建優質、高效的算力運行服務和資源配置機制,實現涵蓋統一身份認證、算力資源的有效調度、算力資源服務以及算力交易結算等能力供給。從算力市場的准入機制、算力資源的互聯互通、資費標準的合理制定、服務質量的持續提升以及算力安全保障等多個維度,研究相關管理標準及政策。

推進北京市算力基礎設施建設

《中國城市數字經濟發展報告》(2023年)顯示,北京移動寬帶下載速率在全球被監測的169個城市中位列第二,固定寬帶下載速率在全球被監測的190個城市中位列第三,高水平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有力支撐了首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數據顯示,截至4月底,北京累計建成5G基站11.45萬個,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52個,全國第一,5G移動電話用戶數2127.3萬,佔總數53.1%,千兆以上寬帶用戶254萬戶,總數佔比爲26.9%。累計建設5G行業虛擬專網862個,應用聚焦智慧教育、醫療、文旅、融媒體、車聯網及工業互聯網等各個方面,圍繞重點應用場景打造應用示範標杆,從服務創新試點走向服務生產作業。

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局長蘇少林指出,下一步,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將加快創新與發展,有力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和應用拓展。落實工信部信號升格、IPv6、算網運力等工作要求,以雙萬兆行動計劃爲牽引,推進5G-A和F5G-A萬兆光網建設部署,在新型工業化、城市治理、民生體驗、鄉村振興等方面積極拓展應用場景。積極推進北京市算力基礎設施、算力互聯互通平臺建設,賦能千行百業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水平進一步提升。

增強安全與保障,全面築牢網絡與數據安全防線。提升“空天地水”全方位立體式通信網絡保障能力;優化互聯網基礎資源管理效能,推進網絡生態治理;細化電信領域數據安全管理,提升數據安全產業綜合實力;深化基礎電信網絡安全防護能力,統籌好發展和安全,形成“安全責任能壓實、安全風險可防控、安全產業促發展”的首都通信、網絡與數據安全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