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將打造韌性城市示範區

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獲悉,《北京市韌性城市空間專項規劃(2022年—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已正式獲批。根據《規劃》,到2035年,本市要建成安全可靠、靈活轉換、快速恢復、有機組織、適應未來的首都韌性城市空間治理體系。《規劃》提出,爲保障首都安全和人民安全,將構建集中式與分佈式相結合的韌性城市空間分區,將北京這個超大城市分爲39箇中等城市規模的韌性城市組團,通過組團互助及支撐,實現城市基本功能維持與快速響應恢復。

“三環八廊多支點”支撐建設韌性城市

韌性城市是具備在逆變環境中承受、適應和快速恢復能力的城市,是城市安全發展的新範式。《規劃》提出,將以“三環八廊多支點”支撐建設韌性城市。

其中“三環”是指城市公園環、郊野公園環、環首都森林溼地公園環和重要的生命線環廊。“三環”將成爲構建維持城市安全運行、支撐城市快速恢復、實現圈層聯動互助、預留備份彈性空間的三條韌性支撐環。

“八廊”是包括京加走廊、京承走廊、京唐秦走廊等8條綜合區域性戰略資源的供給通道、國家綜合立體交通主骨架,將構建承載多種功能的韌性保障通廊。

“多支點”則是要構建由全國及區域交通樞紐、重大能源設施、物流基地、綜合應急救援基地等關鍵設施組成的韌性保障支點。

副中心將高標準建設韌性基礎設施

爲統籌提升圈層韌性水平,《規劃》提出,以“一核一主一副、兩軸多點一區”的城市空間結構爲統領,加強不同空間圈層差異化的韌性能力建設,促進全市抵禦風險的韌性能力全面提升。

其中,北京城市副中心及拓展區是保障中心城區、承擔城市應急指揮調度的關鍵地區,應充分發揮一翼帶動作用,強化城市運行支撐環、京津冀協同聯絡環、韌性保障通道建設,重點提升工程防禦能力和社會應對能力,打造韌性城市示範區。

具體來說,城市副中心將高標準建設韌性基礎設施。加強地質災害對交通設施影像監控,消除薄弱環節與隱患地段。加強北京城市副中心與中心城區應急疏散救援通道聯繫,以交通樞紐門戶爲核心,打造多種交通方式協調共存的複合型交通走廊,提高主副之間應急疏散救援通道冗餘度和多樣性。

將北京劃分爲39個韌性城市組團

如何讓北京這個超大城市在災時能夠維持城市基本功能並保障居民基本生活?《規劃》創造性提出,構建分佈式的韌性城市組團。韌性城市組團作爲韌性城市空間格局中具有災時維持力和災後恢復力的空間單元,具備基本城市運行能力、自給自足能力和互助支撐能力。

《規劃》提出,基於北京城市空間結構特徵與地理格局特點,將北京這個超大城市劃分爲39箇中等城市規模的韌性城市組團,通過組團互助及支撐,實現城市基本功能維持與快速響應恢復。

此外,《規劃》提出,建立具有風險治理能力的韌性街鎮單元。韌性街鎮單元將根據其特徵及設施短板,明確韌性街鎮單元類型與分類施策重點,提前謀劃應對處置措施。北青報記者注意到,韌性街鎮單元可分爲指揮型、應對型、治理型、供應型、支援型等不同類型。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張月朦

編輯/譚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