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航道監測科學試驗衛星計劃2022年發射
新華社廣州12月4日電(記者楊淑馨)記者4日從中山大學獲悉,中山大學與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將聯合研製併發射一顆極地衛星,這將是我國首顆北極航道監測科學試驗衛星。衛星預計2022年發射升空,目前衛星平臺和載荷的設計已基本完成。
在3日舉行的全球變化天基觀測系統聯合研究中心成立儀式暨衛星遙感高峰論壇上,中山大學測繪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程曉介紹,由全球變化天基觀測系統聯合研究中心推動的北極航道監測SAR衛星是一顆具備全極化工作模式的X波段合成孔徑雷達衛星,運行於720公里高度的晨昏太陽同步軌道,可以實現北極大多數地區每兩日的重複觀測。
據介紹,這顆極地衛星由中山大學負責設計,衛星發射升空後可實時監測全球氣候變化和北極海冰融化情況,並實現全球數據共享。“這顆衛星具備全球觀測能力,但我們重點關注北極海冰變化。”程曉說,“與其他國際類似衛星相比,該衛星能對北極大部分區域做到每兩日的重訪,觀測精度和頻率都將優於現有極地衛星的水平。”
出席論壇的多位專家表示,極地衛星在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技術創新應用方面具有重要意義。觀測北極海冰變化,爲防範海洋災害、環境災害提供支持。同時基於對北極海冰融化的準確觀測,衛星將爲航道安全保障提供重要數據。
中山大學校長羅俊表示,北極航道監測科學試驗衛星體現了中山大學與航天工業部門合作的深化,希望構建科學、技術、工程緊密耦合的衛星研發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