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強基學科專場 | 基礎醫學:築健康渡輪,涌生命汪洋

編者按

數理文史,古今中外,從積澱深厚的人文思索到嚴謹求索的自然科學北京大學強基計劃爲你一一解密。這裡有大師雲集的傳奇歷史,這裡有萬卷深藏的浩瀚書海,這裡有博古通今的當代名家,這裡有潛力巨大的未來精英……在這裡,深不可測的知識海洋迎接着每位年輕的水手,期待着他們開創基礎學科領域乘風破浪的大航海時代,涉足鮮有人跡的新領地。與北大強基計劃同行,推開那扇厚重的大門,感受基礎學科與衆不同的魅力,你將發掘出一片嶄新的天地!

主講人介紹

王韻,北京大學基礎醫學教學院長、神經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生理學會理事長、亞大生理聯合會(FAOPS)執委、國際腦研究組織(IBRO)亞洲區委員、中國神經科學學會常務理事、教育部基礎醫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主要研究方向:痛與痛覺調製的細胞信號轉導通路、神經發育和損傷修復機制

印象·基礎醫學

基礎醫學(Basic Medical Sciences)

作爲現代醫學重要分支

探索疾病規律

闡釋人體功能

研究防治理論

生命本質

築健康航船

此次新冠疫情防控中

基礎醫學發揮重要作用——

從確定突發傳染病致病原

開發新型病毒檢測方法

到揭示病毒致病機制、研發疫苗

再到尋找有效藥物……

基礎醫學除人類之病痛

助健康之完美

爲人民健康事業添磚加瓦

抗擊新冠疫情的中流砥柱之一——基礎醫學

她是醫學發展的原動力

在人類數千年文明進程中

推動着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的形成與發展

從五千年前的神道醫學

兩千五百年前的經驗醫學

到三百五十年前的生物醫學

七十年前的生物-心理-社會醫學

再到近二十年的“醫學+X”交叉發展醫學

她始終做着醫學發展的探路者、領航燈

她是醫學教育基石和核心

現代醫學分支衆多

人才培養卻都始於通識教育

而必經基礎醫學教育

而後進入專業教育,再至畢業後教育階段

新時代大健康背景下

醫學關注全面健康

從精神、心理、生理、社會、

環境、道德等全方位考量

而基礎醫學作爲基礎研究與臨牀應用的橋樑

在全面健康保障體系中舉足輕重

當新的挑戰襲來——

人口老齡化、人口遷移導致疾病譜相應變化

互聯網時代信息爆炸、知識更新迅速

民衆對醫療衛生服務期望值高……

基礎醫學化挑戰爲動力

推動診療技術進步

培養一流醫學人才

服務健康中國建設

優勢·北京大學基礎學院

No.1

歷史悠久,師資雄厚

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始於1954年9月14日成立的北京醫學院基礎醫學部;1960年2月改稱基礎醫學系;1985年5月成立北京醫科大學後,正式更名爲基礎醫學院;2000年4月北京大學與北京醫科大學合併後,更名爲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至今。

入選省部級以上人才計劃和榮譽稱號64人次,包括6位兩院院士、7位教育部長江特聘教授、9位基金委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No.2

學科齊全,專業一流

2017年,北京大學基礎醫學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

2018年,“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中,北京大學基礎醫學位列第一;

教育部最新一輪學科評估中,北京大學基礎醫學以“A+”成績再次位列全國高校之首。

學院現設15個學系或教研室、16個學科方向。擁有“基礎醫學”、“生物學”和“中西醫結合”3個博士學位授權的一級學科,涵蓋16個二級學科、擁有7個國家重點二級學科、1個北京市重點一級學科。

No.3

前沿科學,研究領先

學院聚焦重大疾病發病機制,在腫瘤、心血管疾病、腦重大疾病、代謝性疾病及感染和免疫性疾病等領域前沿劈波斬浪,成績斐然。

01

數據統計

第一/責任作者發表SCI論文數超過200篇/年

02

代表性研究成果

細胞生物學系鄧宏魁研究團隊首次利用化學小分子調控細胞信號通路,在體外產生成熟的、有功能的肝細胞,實現了功能細胞在體外的長期維持,爲大量製備功能成熟細胞及其應用提供了可能。相關研究成果在《科學》(Science)主刊上發表。

生理學系姜長濤研究團隊解析了二甲雙胍對於腸道菌羣及其代謝產物的重塑作用,深入探究了腸道菌羣作用於宿主的靶點及其功能,提示了膽汁酸與腸FXR可以作爲治療肥胖相關代謝性疾病的新靶點。相關研究成果在《自然》(Nature)子刊Nature Medicine上發表。

03

臨牀轉化

放射醫學系王凡研究團隊自主研發新型特異性腫瘤顯像劑,是我國第一個一類放射性藥物,是中國核醫學對世界核醫學的貢獻。

No.4

優質教學資源

學院作爲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擁有衆多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以及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教學資源優質。

特色·人才培養

北京大學基礎醫學專業強基計劃以培養具備創新精神、國際視野、深厚醫學基礎、引領醫學發展的卓越醫學科學家

和醫學教育家

爲目標,通過增強學生使命責任,激發學生學術志趣和內在動力,使學生成爲能夠服務國家重大需求,應對人類未來重大挑戰,探索重大科學問題,推動醫學科學發展的青年英才。

以“優質選才、精心培育、動態遴選、打造卓越”爲核心,充分發揮北大教學和科研優勢,厚植人才培養沃土,探索書院建設;深入實施導師制,注重大師引領,教育教學一體化;將學科交叉、科教融合作爲拔尖人才培養重要途徑,進一步與本部、各學院(部)、臨牀醫院交叉合作,逐步實現各階段縱向貫通與交叉融合;不斷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優化教學方法和考覈模式,推動新技術和新方法應用;提升綜合素養能力,注重實踐、拓展國際視野,精心培育基礎醫學專業拔尖人才。

No.1

厚植人才培養沃土,探索書院建設

匯聚熱愛醫學教育的大師、名師以及專家,與學生深入探討學術、交流心得、分享感悟,積極營造學術研究和拔尖人才培養的優質沃土,探索特色的管理模式,提供優質資源保障,完善激勵機制和科學評價體系,促進教師潛心育人和學生健康成才。

No.2

深入實施導師制,注重大師引領

在早期導論課中,邀請國內外、大學本部、醫學部及臨牀醫院各個領域的傑出代表,對基礎醫學的內涵和外延、交叉學科對醫學發展及人類健康的推動作用進行介紹,使學生全方位、多視角認識基礎醫學專業學科現狀及未來發展,培育學生的家國情懷,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激發學習興趣和遠大志向。

院士進課堂

名師講專業

探索書院式管理實施全程導師制,從本科早期開始優先給強基計劃學生或者強基班學生配備一對一的培養團隊,教育教學一體化,耳濡目染間激發學生的學術興趣和創新潛力,在課程學習、科學研究、職業生涯規劃、政治思想教育、素質教育和心理健康等方面得到全方位引領、指導和幫助。

No.3

夯實醫學基礎

實施“新時代”交叉融合課程體系

依據學科發展態勢及國家發展需求,實施“新時代”交叉融合課程體系。在“基礎醫學+人文+X階段”重構課程體系,促進多學科深度融合,即信息、人文、工學、理學和醫學深度融合,從初級交叉應用到高級整合應用,從理論課程到組學大數據綜合實驗室的建設。

“新時代基礎醫學融合課程體系”主要由四大課程羣組成:人體形態與功能、醫學分子細胞遺傳基礎、病原生物與醫學免疫及醫學中的理工信。將教學內容和教學安排全面優化,基礎與臨牀、課程羣內、課程羣間和不同教學方式全方位交叉融合,實現基礎知識從結構到功能,從正常到異常,從大體到微觀的推進。通過交叉融合課程體系的實施實現知識從記憶到理解到應用,再到批判和創新,螺旋式提升,不斷豐富技能和能力,在基礎醫學課程融合的同時,融入基礎醫學前沿拓展和醫學中理工信中的組學大數據解讀、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以及工程基礎和信號處理等方向,促進基礎醫學與其他學科課程的深度融合,多層次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爲培養複合型卓越醫學科學家和醫學教育家奠定基礎。

No.4

打破常規,探索個性化人才培養模式

組織專家和導師團隊制訂個性化培養方案,對學生給予全程指導。在學習交叉融合基礎醫學課程體系基礎上,以“注重能力、突出創新、加強實踐”爲原則,結合拔尖學生培養需求,彙集最優質師資精心打造專業課程和實驗課程;滿足不同學生學習興趣和需求,制訂特殊政策鼓勵學生跨學科、跨專業、跨階段選修和跨學校選修。

No.5

創新教學方法,提升綜合素養和能力

以學生爲中心,創新教學方法,在繼續開展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小組討論式教學與基礎醫學課程羣互爲支撐的基礎上,積極探索翻轉課堂、自主研討課、研究性教學等新的教學形式和方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提高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溝通表達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促進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思維的形成。

No.6

促進科教融合,營造學術氛圍

打造系統、規範、全程的科研能力培養體系

充分發揮科研優勢,促進科教融合,早期由專業導師通過學習交流,引導和激發學生科研興趣,對強基學生進行基本科研素質和能力的訓練,鼓勵學生積極申請本科生科研課題,深入科研實踐,接受完整的科研全過程的培養和訓練。

開設科研思維訓練課程,以專題爲引導,在首席科學家、知名學者的指導下,進行課內外的小組討論,進一步提升創新能力和科研思維。

臨牀課程體現專業特色,加強基礎與臨牀的交叉融合,進行基礎與臨牀結合的科研訓練,幫助學生建立轉化醫學思維。

積極營造學術氛圍,支持學術交流和活動平臺的建設,例如學術沙龍、文獻報告會、課題申請、校內外創新論壇等,逐步形成系統、規範、全程的科研能力培養體系,爲更好地進行本博融通銜接和培養打下堅實基礎。

No.7

拓寬國際視野,打造雙向國際交流平臺

引入國際學術大師參與拔尖人才培養,邀請大師、名師進行講座、講課和學術交流。投入專項經費支持拔尖項目學生參加國際會議交流及暑期短期訪學,與國際一流大學合作聯合培養,讓學生接觸國際學術前沿,感受國際學術氛圍,爲融入國際一流學術羣體創造條件。

實施卓越博士後培養項目,與國內外深度合作,強基學生進行3年的博士後培養項目,建立合作共贏的拔尖人才培養長效機制,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科研和創新能力強基礎醫學師資和學科精英。

未來·全面發展

基礎醫學培養的是兼具生物和醫學背景的複合型人才,基礎醫學人才是醫學教師隊伍、生物醫學研究領域的稀缺資源。

學生畢業後選擇豐富、出口多樣、方向多元。

就業單位如北京大學及附屬醫院、中國科學院等;留學學校如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杜克大學等。

“健康所繫,性命相托”,醫學永遠給人類帶來無限的希望與可能。

基礎醫學作爲整個現代醫學發展的基石,更是一盞長明不滅的燈,釋放光明,照亮人類前行的路。

歷經60餘年的發展歷程,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已成爲國家基礎醫學領域高級專門人才的培訓基地之一,爲每位熱愛醫學、護佑生命的基礎醫學學子保駕護航。

期待着你的到來,同尋健康渡輪,共濟生命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