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肝追蹤AFP 降低罹癌風險

健康醫療網/鄭人豪報導

對抗癌症最佳方式,就是早發現,早治療,在臨牀上,多數患者因平時很少生病,到了末期才發現罹癌,往往造成遺憾;彰化秀傳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簡鬱芬表示,民衆應養成定期身體檢查習慣,尤其吸菸、嚼檳榔、曾檢查有大腸瘜肉或癌症家族史,以及B、C型肝炎原者等,一定要定期接受檢查,降低罹癌風險

▼BC肝追蹤AFP 有效降低罹癌風險(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癌症爲國人十大死因第一位,尤其近幾年的罹癌人數不斷增加,民衆更不能忽視嚴重性;簡鬱芬建議,民衆可透過國民健康局免費提供的四大癌症免費篩檢,包括乳房攝影檢查、子宮頸抹片檢查、糞便潛血免疫法檢查以及口腔黏膜檢查,爲自己的健康把關。

簡鬱芬說,尤其與B、C型肝炎帶原的肝癌,在臺灣已是高發生率和高死亡率,帶原者最好每6至12個月就追蹤一次甲型胎兒蛋白(AFP)與腹部超音波,若有異常情況,則應每3至6個月追蹤一次,降低演變肝癌的機率

AFP爲肝臟腫瘤指標,若罹患肝癌,有肝炎與肝硬化的患者,AFP就有可能上升,通常用來做爲癌症患者病程追蹤,較不適合一般健康的民衆;簡鬱芬呼籲,不管醫療技術再進步,也必須靠民衆定期身體檢查開始,只要掌握早期黃金治療期,一定能降低病情持續惡化。

資料來源: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