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時捷 被小米Su7逼到絕境

高價低配、技術不再領先、只憑品牌底蘊,在電動化大潮下,註定只有被動挨打的份。

數讀商業原創

作者 | 老牛

在6月交付量公告中,小米提到,SU7已開啓雙班生產,單月交付破萬。獲得獨立造車資質後,雷軍再次強調“今年保證交付10萬輛”。

另一邊,多家媒體報道,保時捷正在計劃對Taycan進行減產,位於祖文豪森的工廠將很快調整爲單班生產。

一個減產一個開啓雙班生產,保時捷Taycan已經隨着小米等國產汽車的崛起,徹底沒落。

#1

急轉直下

Business Data Analysis

Taycan是保時捷旗下的首款純電車型,就像小米Su7一樣,承擔着開疆拓土的職責。

推出之初,Taycan的表現非常亮眼。

作爲保時捷忠實的擁躉,比爾蓋茨2020年就公開表示雖然特斯拉很好,但自己買了保時捷Taycan,這也是他的第一輛電動汽車。比爾蓋茨的表態甚至引來了馬斯克的口誅筆伐,彼時,特斯拉已經成爲全球第一市值的車企。Taycan定價114.8-198.8萬元,遠超特斯拉高端款model S和X,魄力十足。

Taycan起初並不是只靠品牌,相反,這款車型在很多層面都做到了領先。

比如800V架構PPE平臺,可以做到21分鐘電量10%至80%,最高784km續航里程(WLTP)。對比來看,時至今日,小米Su7 Max版的續航里程是810(CLTC,測出數值比WLTP更高),二者相差不多。

再比如零百加速做到了2.8秒,小米su 7也不過是2.78秒,可見Taycan的超前性。除了零百,保時捷從減震、轉向、提速、穩定方面做了專門設計。

座艙方面,Taycan配置了“一車多屏”,包括懸浮式12.6英寸曲面組合儀表和10.9英寸中央顯示屏,以及可選裝的副駕駛10.9英寸顯示屏。主駕位配置了AR擡頭顯示系統。這些都是最近幾年才逐漸成爲標配。

Taycan的超前性取得了很好的市場表現。

2021年,Taycan成爲保時捷在歐洲市場最暢銷的車型,甚至超越了燃油版911和Panamera。在中國市場,Taycan 交付量7315臺,考慮到Taycan的售價,這個車型在中國一個市場就能創造百億營收。

2020年-2023年,保時捷Taycan的全球銷量分別爲20015輛、41296輛、34801輛、40629輛,整體處於較爲強勢的狀態。

然而,2023年開始,事情出現變故。2023年,Taycan車型中國銷量僅爲4151輛,較巔峰期已經有明顯下滑。中國區的交付量下滑也影響到了整個Taycan的銷量。

終端數據顯示,進入2024年,Taycan在上半年僅交付8838輛,同比下降51%。全年也大概率是腰斬的表現。

保時捷的反應非常直接。保時捷位於祖文豪森的工廠將很快調整爲單班生產。在此幾周前,保時捷已經不續簽數百份臨時工合同。

Taycan急轉直下,這個曾經乃至如今都廣受關注的品牌正深陷低谷。

保時捷Taycan何以至此?

#2

被全面圍剿

Business Data Analysis

卷不過其他車企是關鍵原因。

最近幾年,新能源車企的變化速度堪比當初的幣圈,一日千年。Taycan的動作之緩慢,不但比不了中國車企,連國外車企都比不過。

Taycan當初引以爲傲的零百加速,如今在20-30萬的國產車中,已經一抓一大把。800V超快充、“一車多屏”、AR擡頭顯示也幾乎成爲了旗艦車型的標配。

Taycan做不到的,國產車企也都做得樣樣俱全。比如車載冰箱、零重力座椅、智能座艙的多屏聯動等等。這些細節看起來不是最主要的,但是當Taycan車主看到朋友用手機可以調節車載冰箱溫度、可以車載語音打開手機二維碼等等功能,那種尊貴百萬車主的優越感,一瞬間顯得很蒼白。

老車型並不是無法發揮持久生命力,比如model 3和Y仍然銷量可觀。但特斯拉的OTA升級幾乎是每個月都有,並沒有落後於中國車企。與之相比,Taycan幾乎沒有太多OTA升級。

其實即便如此,都不一定會對Taycan帶來多麼實質性的影響。就如同買8848手機的用戶,並不圖它功能全、系統優化好,價格段位不一樣品牌感知也不一樣,汽車尤爲如此。

真正對Taycan產生影響的還是小米Su 7。

這款車亮相起就被冠以“保時米”的稱號,小米也是直接對標保時捷。雷軍在發佈會直言:"小米SU7是目前50萬以內速度最快的量產車,媲美百萬豪車,最高車速達到265km/h。設計這款產品的時候是直接對標保時捷來做的,所以我們在每一個性能表現上都跟保時捷Taycan去死磕。"

單純的借鑑原本並不足以影響到Taycan,在小米Su7之前,保時捷已經被"借鑑"了很多次,這些品牌在銷量上都無法真正影響到Taycan。但不同的是,小米Su7銷量非常驚人。發售的首個24小時大定就將近9萬臺,首月就能交付7058臺,年底能夠交付10萬臺。這一系列數據意味着,接下來,在大街上見到小米Su7要遠比見到Taycan更容易。

小米的熱度、知名度都遠高於Taycan,而外觀又有很大的相似之處。最初很多人在街上看到小米Su7會掏出手機拍照,甚至會錯將Taycan認成Su7。這種狀態下,Taycan的獨特性會被衝得稀里嘩啦。

汽車,特別是高價格的汽車,車主需要一種身份的象徵,當自己價值百萬的汽車與20-30萬的車型看不出區別,在軟硬件配置上又不如對方,買Taycan的性價比就很低。

Taycan大幅下滑主要是從今年開始,這與小米Su7的發佈時間相吻合。

偏偏在這個時候,Taycan又非常“不爭氣”。

#3

怒其不爭

Business Data Analysis

本身產品的競爭力已經下滑,保時捷卻又昏招頻出。

今年上半年,面對巨大的銷量壓力,保時捷向經銷商壓庫。2023款Taycan清庫存優惠30%,部分地區最高優惠達到44萬元,買一輛Taycan相當於優惠1.5輛小米Su7。這種情況下,經銷商會損失慘重,有報道稱, 賣一輛經銷商要損失15萬。

保時捷的壓庫在5月引發了經銷商反彈。最初,保時捷不但不給予補貼,也不降低銷量目標,導致國內經銷商以“停止進車”爲武器,要求保時捷德國總部給予補貼並撤換保時捷中國高管。5月25日,保時捷全球銷售董事來到中國,這起事件最終以一份措辭模糊的“聯合聲明”平息。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本月,浙江一輛保時捷Taycan起火,明火撲滅後,又多次發生復燃。在此之前,保時捷宣佈在全球範圍內召回所有已售的Taycan車型,時間跨度從2019年到2024年,貫穿整個銷售期,總量超過15萬輛。其中,僅在中國就有17278輛。

召回的原因是前制動軟管可能出現裂紋導致制動液泄漏,造成制動效能降低、制動距離變長,增加車輛發生碰撞的風險,存在安全隱患。根據第三方數據,目前顯示出5%的故障率,尚未因此造成人員傷亡。

這一連串的問題,進一步讓Taycan跌入深淵。

從保時捷的動向看,Taycan似乎也不再是重點。今年年初,保時捷在新加坡發佈Macan電動版車型,成爲保時捷第二款純電動車型。在中國市場,電動Macan在北京車展期間亮相、上市,並在今年第四季度開始交付。同時,第三代帕拉梅拉以及保時捷911將推出插電式混動車型;保時捷還計劃推出純電718、純電卡宴以及一款比卡宴定位更高的純電SUV車型。

夾在其中,Taycan車型的地位非常尷尬。

實際上,Taycan只不過是中國車企全面崛起的一個受害者,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高價低配、技術不再領先,只憑品牌底蘊,在電動化大潮下,註定只有被動挨打的份。

參考資料:

1.保時捷中國大敗退:沒有不努力,是真卷不過 來源:表外表裡

2.智能化時代,保時捷的品牌溢價會跌落神壇嗎? 來源:財經汽車

3.在華銷量大降33%!保時捷Taycan召回又減產 傳統豪車市場或將洗牌 來源:時代週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