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普會的中美俄盤算

(圖/路透

國際矚目之下,美國總統拜登與俄國總統普丁終於在日內瓦見面了。這是在拜登與7國集團(G7)領袖見面之後,與普丁進行的首次面對面領袖高峰會,其意義與影響將非常深遠。

首先,勢力範圍概念又重新回到了美國戰略抉擇的核心位置,美俄的歧見未來將透過專業外交管道進行協商,並且控管戰爭風險。這是美國在冷戰之後相繼退出《反彈道飛彈條約》、《中短程核武條約》與《開放天空條約》的背景下發生的,也就是拜登上任之後,毫不加修改地自動延長與俄羅斯之間的《第三階段進攻型戰略武器條約》5年,這意味着華府與莫斯科雙方承認兩國具有維繫世界戰略穩定的共同責任,而這將給構成戰爭風險的冒進主義極端主義和民族主義政治右傾分子當頭棒喝,也確認了美國民主人權的手段,將退讓給建構大國戰略穩定機制方向

自2014年美俄陷入冰點關係以來,兩國的溝通程度遠遠不及中美之間的溝通。對俄羅斯而言,這次「拜普會」最大的意義是:俄羅斯終於讓美國明白不得不坐下來談判的現實。這是普丁外交的成果,而拜登承認了這個結果。然而,這是否意味着美國轉向對付中國的時候,就能夠隨心所欲?

俄羅斯的所作所爲到目前爲止都還是掌握着一個本國底線,這底線就是確認俄羅斯所強調的核心利益,迫使美國坐下來談判並承認。同樣地,美國面對中國的崛起,中美之間將不斷在北韓無核化進程、香港自主權兩岸關係、南海島嶼爭議航行自由等諸多方面角力北京也將透過各種堅持,迫使華府認知到中國確認的具體核心利益底線在哪裡。

這樣一來,兩岸是屬於誰的勢力範圍,在華府決策內勢必造成波瀾。在戰略清晰與戰略模糊的界線中,拜登將因爲重新採納勢力範圍的冷戰概念,朝着冷戰中建構自由市場國際體系,及重新確認美國盟友作爲安全資產的方向上行走。換言之,拜登政府承認冷戰時期美蘇勢力範圍將根植於兩項重要傳統的成功經驗:美俄建立戰略穩定協商機制,和以美國爲首的自由市場的國際經濟體系。

延伸到中美關係的可能是什麼?作爲全球第三大軍事強權國家且擁核的中國,方面,中美的戰略安全溝通勢必持續深化,阿拉斯加2+2會談已開始戰略對話,意味着中國外交將爲道路崎嶇的「拜習峰會」尋求共識。然而,相較於俄羅斯的經濟保底,中美的經濟利益牽涉到美國的經濟復甦,對於拜登大規模預算髮展內部社會福利通訊科技和軍事武器的強烈經濟需求而言,中國威脅美國的國安遠超過俄國,因此美國強化自由市場經濟的同盟關係也具有安全資產的意涵

「拜普會」等於對烏克蘭現狀的默許,承認了勢力範圍的存在。這樣一來,美國與西方國家對於烏克蘭的任何政治行動將會採取觀望而非軍事介入。從美俄關係對照未來可能的中美關係,這對兩岸關係有啓示作用。北京重視這場峰會最大的意涵是美俄再次重申:「核戰爭不能贏且永不能打」。雷根與戈巴契夫於1985年的這項共識原則結束了美蘇兩極對立的冷戰時代,因此,拜普會揭示了雙方仍持續對世界安全局勢起了關鍵作用

在拜普會之前,拜登釋放了不干涉北溪-2天然氣管道的訊息,這是對美俄關係的善意,不但滿足了歐盟在能源與安全上的需求,也默認了普丁決策的結果。美俄領導人峰會最大的訊號是:這意味着任何冒險犯難的極端民族主義行爲將受到限制,這也可在拜登打贏川普,以及在極端右翼分子貝內特擔任以色列總理之後,拜登仍主張以巴兩國方案中看出端倪。美國的安全顧慮將回到大國協商,以建立有效外交機制的專業軌道上。

(作者爲元智大學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