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將首登國際舞臺,美國還“回得來”嗎?

【文/觀察者鞠峰

6月,拜登很忙。

這星期,他就要飛躍大西洋,和歐洲大人物會面。根據目前披露的行程,他將先前往英國,參加七國集團(G7)首腦會議,然後踏上歐洲大陸,在布魯塞爾出席北約(NATO)峰會。最終,他將於16日在日內瓦與普京“對壘”。

疫情影響,G7領導人已經兩年沒有線下會面。而拜登在臨行前,發文稱“我此次歐洲之行的意義,是要團結世界民主國家。”他聲稱要應對中俄的所謂“有害行爲”,又重提“美國必須從實力地位出發領導世界”。

說起G7領導人峰會,“圍攻特朗普”這張“世界名畫”總被人津津樂道。4年執政,特朗普退羣毀約,還一度宣稱要退出北約,讓美國和盟友之間嫌隙漸深。

而從當選那一刻,拜登就高調宣稱“美國回來了”(America is back)!但是在保守主義單邊主義道路上“瘋跑”了4年之後,一換領導人,美國就能“回得來”?德國這周的一份最新民調顯示,美國在法、德的國際形象並沒有因拜登上臺而反彈,反而是中國的國際聲望有略微提高。

崛起的中國被美視爲當下最大“威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不出意料又要成爲各場會議的重點。另一方面,俄美關係不斷降溫之際,拜登的這場“外交馬拉松”對他幾天後與普京的會面來說,至關重要。因此,拜登這次訪歐有什麼議程,外界也能猜出個大概,他還沒出發,英國路透社已經幫他把“代辦事項”列了出來:團結盟友,共同對“敵”——新冠疫情、俄羅斯和中國。

然而,歐盟各國真能與美國齊心嗎?

歐洲的一些外交官官員稱,拜登需要應對尷尬的現實。雖然歐盟對華越來越強硬,但是各國對美的經濟和戰略優先級別不同。“他們(美方)正在認真考慮歐盟的顧慮,”一名歐盟資深外交官對FT表示,“但現實是,我們不是100%團結,而中國人知道這一點。”

路透社截圖

拜登的“待辦事項”

英國康沃爾郡的卡比斯灣(Carbis Bay),這個人口僅3500、風景如畫的海邊小鎮,因爲大人物即將到來,氣氛變得嚴肅起來。

據《衛報》5日報道,爲了即將在11至13日舉行的G7領導人峰會,英國從全國抽調了數千名警察,還配備了150多頭警犬、無人機、警用艇等等,總花費超過7000萬英鎊(約合人民幣6.3億元)。

G7峰會將至 康沃爾郡一酒吧掛出7國集團國旗(圖源:澎湃影像)

拜登曾經承諾要“重塑和盟友的關係”,他將利用訪歐做些什麼?

路透社7日列出的拜登此次訪歐的“待辦事項”——團結盟友,共同對“敵”——新冠疫情、俄羅斯和中國。

報道分析稱,俄羅斯無疑是G7和北約峰會的核心議題。此外值得關注的是,拜登還將與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在北約峰會上相見。土耳其剛剛從俄羅斯購買了防空導彈系統,此舉在北約中增加了新的不穩定因素,也激怒了美國。

值得一提的是,剛結束的G7國家財長會議達成一致,支持一項關於跨國公司稅收的“歷史性協議”。協議包括兩項關鍵內容:允許屬於某公司重要市場的國家按利潤比例向其徵稅,並設定15%的“全球最低企業稅率”。拜登預計將在G7峰會上,和其他國家領導人一起爲協議送上“最後的祝福”。

抗擊疫情方面,拜登政府本月3日介紹了捐獻8000萬劑疫苗計劃。路透社稱,在全球累計死亡病例超400萬之際,拜登可能會敦促盟友做出類似決定。上月,美國政府宣佈支持疫苗知識產權臨時豁免,但一些歐洲外交人士對這一決定提出異議。

此外,路透社預測,拜登政府又要炒作“強制勞工”等涉疆陰謀論消息人士對路透社表示,他們預期G7領導人會針對所謂“強制勞工”發表嚴厲批判。

值得一提的是,不止一家英國媒體提到,拜登撰文特地提及要“確認與英國的特殊關係”。《衛報》稱,拜登將在G7領導人峰會上,和約翰遜討論脫歐後的困難和北愛爾蘭的“獨立僵局”。

《泰晤士報》報道稱,拜登將表達他對北愛爾蘭協定書的支持。該報援引消息人士稱,拜登將警告約翰遜,如果(北愛)局勢還沒有解決,那麼一項美英間的潛在貿易協定也將流產。且拜登將在北約峰會上講話稱,他希望歐盟能更“靈活”,少些“官僚主義”。

7國集團領導人 圖自英

臨行發文,拜登要“團結民主國家”

這次歐洲之行,是拜登在世界舞臺首秀。昨日(6日),拜登在《華盛頓郵報》上發表署名文章,宣示“我此次歐洲之行,是要團結世界的民主國家”。

拜登臨行前在《華郵》發文

拜登在文章中列出了幾個核心議題,他宣稱:“無論是終結全球的疫情,應對加速惡化的氣候危機,還是應對中俄的‘有害活動’,美國必須從實力的地位出發,領導世界”。

有句話叫“進步大是因爲起點低”,在經歷了特朗普時期的抗疫亂象後,美國剛有掙脫新冠“泥潭”的跡象,拜登就在文章裡吹噓,“多虧了‘美國援助計劃’和國內的疫苗策略,我們的經濟經歷了40年以來的最快增長。我在任期前4個月創造的崗位,美國曆來所有總統中最多的。”

拜登對自己的行程做了些預告,包括在英國主辦的G7峰會上“確認和英國的特殊關係”,在北約峰會上“確認美國對於北約憲章第五條款堅定不移的承諾”等。

“所以在我見普京的時候,我已經和朋友、夥伴、盟友舉行過高級別談話了。我們將團結一致面對俄羅斯給歐洲安全帶來的威脅,從烏克蘭開始。美國捍衛民主價值觀的決心是堅定的。”

印、南非、韓、澳領導人和歐委會、歐理會主席也將參加G7峰會

美國還“回得來”嗎?

路透社稱,G7、北約峰會等重要場合,將是對拜登“美國回來了”宣言的實際檢驗,美國盟友在經歷特朗普時期的失望後,期待(美國)實際的、長期的作爲。

但,美國“回得來”嗎?

另據路透社7日報道,當天發佈的最新民調顯示,抗疫無能造成60多萬美國人死亡後,美國作爲“國際領導者”的聲望在法國和德國繼續受挫,並沒有因爲拜登上臺而反彈(“Biden bounce”)。

報道稱,在拜登啓程前往歐洲的前夜,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和貝塔斯曼基金會發布的民調顯示,拜登並沒有讓美國恢復疫情前的地位,反而是中國的聲望在法德略微提高。

這項在11國進行的民調顯示,只有51%的德國人視美國爲可靠夥伴,在法國這一比例是60%,英國67%,波蘭76%。只有不到25%的土耳其人信任美國。但研究顯示,大多數美國人認爲歐盟是可靠夥伴。

“美國國內認爲,美國在海外的影響力正在提高。但民調結果與這一看法相反。”調查報告稱。

馬歇爾基金會巴黎辦事處副主任馬丁·昆塞斯(Martin Quencez)表示,民調結果表明“拜登效應並未發生”,並且“美國影響力的衰落,在今天仍然與特朗普執政時相同”。

今年2月,G7領導人視頻會議 圖自美白宮

另外,歐洲盟友也並非與美國齊心。

《華盛頓郵報》7日發文表示,拜登訪歐,一些歐洲人士則“小心翼翼”。文章稱,拜登臨行前的文章調門頗高,但不知道是否大多數歐洲人能夠完全買賬:“誠然,許多歐洲人因爲美國政府改變基調而鬆了一口氣,但是特朗普的一些貿易措施仍然存在,拜登政府對歐洲公民赴美的入境限制也仍未解除。”

文章還注意到,前4個月專注國內事務的拜登,尚未任命駐北約和駐歐盟的大使。歐洲有評論人士認爲,無論拜登在歐洲表現地多親切,都不能改變美國在和中國的競爭過程中,越來越視歐洲爲不重要的盟友的事實。

《華爾街日報》稱,雖然拜登“擁抱歐洲”,北約和歐盟都有顧慮。在經歷了特朗普帶來的創傷後,歐洲會歡迎拜登的溫暖言辭,然而,一些挑戰性議題仍然存在,包括中國、俄羅斯、貿易爭端、新冠疫苗政策等。

“拜登的一切政策,都已經謹慎地標好了價籤——這是歐洲人知道的。他們不清楚的包括拜登的承諾,例如‘爲了中產階級的外交政策’,和特朗普‘美國優先’的政策有何不同。”該報寫道。

至於歐洲多國是否會響應拜登對抗中國的計劃?英《金融時報》(FT)6日發文表示,一些歐洲領導人對美國的“新冷戰論調”表示擔憂。

歐洲的一些外交官和官員稱,拜登需要應對尷尬的現實。雖然歐盟對華越來越強硬,但是各國對美的經濟和戰略優先級別不同。“他們(美方)正在認真考慮歐盟的顧慮,”一名歐盟資深外交官對FT表示,“但現實是,我們不是100%團結,而中國人知道這一點。”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