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侯建業專欄-道瓊永續指數倡議「衝擊評價」
2020年春節過後,新冠肺炎風暴快速籠罩全球,封城及鎖國致各行業受到極大衝擊,人們見證傳染性疾病帶來世界不永續的毀滅性威力。過去二十年先進企業對世界不永續的挑戰已啓動諸多變革,特別是從過去單純強化短線財務面的有形資產,提升至聚焦淬鍊在環境與社會面長線的無形資產,冀望在諸多會讓世界萬劫不復的風險威脅下,奠定更具韌性的企業體質,使自身與社會得以可持續發展。疫情讓我們深深體會企業永續不是隻有經濟問題,更與環境與社會面的外部性因素休慼與共。
當今國際最具公信力的企業永續評等-S&P的道瓊永續指數(Dow Jones Sustainability Index, DJSI,以下簡稱DJSI)-即透過環境、社會及經濟/治理(ESG)三大面向,檢視企業在相關風險和機會的掌握與營運績效。2019年評等結果共有23家臺灣企業入榜成分股,排名亞洲第三,在金融、高科技及電信行業表現尤佳。
過去企業經營模式只需獨善其身,今天大環境崩壞了企業自然不可活。金融業不耗能、不耗水、不製造有毒物,但卻可能投融資給大量耗能、耗水、製造有毒物的企業,因此這方面的衝擊必須納入評估。過去三十年電子業帶來智能與科技發展榮景,但每年全球5千萬噸電子廢棄物帶來的環境與健康衝擊,卻是榮景背後的哀愁。企業永續績效評等也面臨轉折點,必須從只看內部延伸至涵蓋外部衝擊,於是DJSI自2017年起開始在評等架構中導入「衝擊評價」(Impact Valuation)。
衝擊評價將企業價值創造分爲四階段:(1)投入與活動(2)產出(3)成果與衝擊(4)衝擊的貨幣化價值。分別辨識、衡量、量化各階段活動對環境、社會的正負面外部性;以傳統財務損益表爲基礎,加上外部衝擊的貨幣化數字,以企業整合損益表(IP&L)呈現。衝擊評價有助企業風險管理,透過把具有重大性的環境與社會領域正負面經營結果納入財務分析,更具體展現公司所創造的真實價值。
2020年DJSI永續年鑑介紹了瑞士建材公司LafargeHolcim的衝擊評價,就是應用KPMG真實價值方法學的具體案例。2018年該公司應用真實價值分析估算的價值爲52億法郎,是傳統財報盈餘數字30億法郎的1.7倍。其在社會面的正面利害關係人議合及環境面二氧化碳排放的負面效應,都能在此評價方法中具體涵蓋進來。
衝擊評價能有效展現企業所創造的真實價值,更是有助追求經濟、環境及社會三重盈餘決策之工具。國際金融機構希望透過沖擊評價與真實價值來改善投融資決策的訊號已明確,我國上市公司倘能善用此工具,迴應金融機構在評等、放貸、授信及投資等各類型業務分析所需,勢必能在資本市場轉型變革中成爲金融業最青睞的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