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公店揭密】玩法型態愈來愈多樣 外配攻佔主要陪酒市場

萬華阿公數量衆多,不少店家會直接在門口招攬男客,成爲另類文化。(中時資料照/陳怡誠攝)

阿公店是臺北市萬華的「特產」,前身是當地老人茶室,但經過多年的演變,目前的經營型態,就和一般的地下酒家沒有兩樣,甚至不少成爲變相的脫衣陪酒酒店,陪酒小姐從老到少,從本土到外配,從陪唱到伴遊,各種花招因應時代環境隨時改變。

阿公店的名稱由來,說法不一。不過,最爲人們接受的,還是從阿公店的消費人口上得來。過去,在阿公店坐檯陪酒的女侍,多半是年逾四十,青春不再的婦女,捧場的男客,也以上了年紀的老人爲主。久而久之,萬華區以老人爲主要消費對象的女侍陪酒餐廳,就稱之爲阿公店。

不少阿公店的小姐都會站在門口熱情招攬客人,一字排開的豔麗小姐也成萬華街景之一。(中時資料照)

萬華夜晚舞影婆娑,陪酒小姐成爲當地特色文化之一。(中時資料照/陳怡誠攝)

民國60、70過臺北市商業重心仍以西區爲主時代,腦筋動得快的茶室業者,找來一批上了年紀的女人陪老人喝茶、聊天解悶,生意一枝獨秀。慢慢的,茶室逐漸「變色」,也開始賣酒。更用心的業者改善裝潢,招攬不少年輕的小姐陪酒坐檯,上門的客人的年齡也下降。

當年臺北市萬華區的阿公店以廣州街最多,最盛時期,有兩、三百家。這幾年來,從80年代股市暴衝臺灣錢淹腳目之後,東區高級酒店、各種酒店等聲色場所如雨後春筍興起,拉走不少阿公店的客人。目前,根據警方的估計,大概剩2百家左右,但規模也都變小,除了少數幾家規模較大的以外,大都生意清淡。

在過去,常常有酒客消遣同桌而坐的陪酒婦女,「四個人加起來超過二百歲」。但隨着社會型態的改變,目前有愈來愈多的年輕女子投身阿公店陪酒行列。她們之中,20多歲的比比皆是。

但是90年代以來,大量陸配以及越配投入阿公店市場大家姊妹吃好道相報,同鄉一個拉一個,導致近幾年來,阿公店幾乎有6成被陸配攻佔,其餘3成是越配,另外剩下一成,則是年紀稍大的阿姨,甚至也出現不少逃逸外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