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3%受訪者坦言爲填報志願而困擾

掃一掃 看視頻

從6月23日起,各地將陸續公佈高考成績。近幾年隨着新高考的推進,在志願填報上也有較大變化。與此同時市面上出現了很多志願填報服務機構,收費不菲,但服務是否專業、能否真正幫助到考生,也讓很多考生和家長感到疑惑。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wenjuan.com),對1657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6.3%的受訪者表示填報志願讓自己感到困擾。42.9%的受訪者會通過志願填報機構來獲取志願填報信息。66.6%的受訪者希望獲得科學專業的填報技巧指導

受訪者中,今年高考生佔22.5%,大學生佔38.0%,中學生佔3.7%,已工作的佔35.1%,其他佔0.7%。

67.7%受訪者表示不清楚專業的前景和就業情況

官曉化名)是今年廣東省的高考生,在等待出分的時候,她仔細思考了自己的志願選擇。她理想學校是北方一所985高校。相對來說,這所學校在廣東的錄取分偏低,在同等分數下,如果留在本地,可能只能選211院校。另外,她也看重這所學校的學風,對於打算考研的她來說,“這所學校考研氛圍好,有助於備考”。

官曉感覺,現在網絡上的報考信息很多,但在專業選擇上,她仍有許多困擾,認爲自我定位還不夠清晰,“對專業沒有明確的目標,不清楚該選什麼,也不知道適合做什麼”。

調查顯示,86.3%的受訪者表示填報志願讓自己感到困擾。具體說來,67.7%的受訪者表示不清楚專業的前景和就業情況,50.0%的受訪者表示不瞭解專業的含義和學習內容,其他方面還有:不懂院校的招生政策(36.3%),缺乏長遠的職業規劃(35.8%),不知道如何在學校、專業、城市之間取捨(31.8%),不清楚自己的興趣愛好(28.4%)等。

超四成受訪者會通過志願填報機構獲取填報信息

劉文(化名)是雲南省2020屆高考生,現在就讀於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在填報志願的過程中,雖然上網蒐集了信息,也諮詢身邊朋友,但更多是通過志願填報機構來指導自己,“我自己對專業沒有太多想法”。

劉文回憶,在一次班會上老師給大家發了某機構的講座廣告,媽媽就報名參加了,還交了2000多元帶着自己去諮詢,“機構的人會問喜好和興趣,然後選定範圍、推薦學校,分析自己的分數怎麼選專業不浪費”。

數據顯示,志願填報手冊指南(67.7%)、教育考試系統官網(55.3%)是受訪者獲取志願填報相關信息的主要渠道。其他還有目標院校的招生平臺(42.3%)、中學老師(39.2%)和大學在校生(20.3%)等。

與此同時,也有42.9%的受訪者會通過志願填報機構來獲取填報信息。

來自山東徐若(化名),最近正在幫今年高考的弟弟參謀志願,弟弟估分不是特別理想,在志願填報上也比較頭疼,不太確定怎樣填報更好。“應該會找專業的機構,不過費用挺高的,有的4000多元,還有的更貴,要8000元”。

據新華社報道,高考志願填報從業人員水平參差不齊,更有所謂的 “規劃專家”僅培訓三四天就上崗

“志願填報工作具備一定的專業性,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識,比如大學系統、高校分層、開設的專業、專業的內涵和畢業出路等。”針對市面上的志願填報機構,長期從事志願填報研究工作的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育經濟與管理系副教授丁延慶分析,有的機構掌握了志願填報的相關知識,可以爲考生提供幫助。但更多的機構對志願填報是一知半解的,如果由他們來指導填報志願,效果並不見得比自己研究好,“問題在於,考生和家長很難識別機構是否具備專業性”。

調查中,95.2%的受訪者期待有統一的專業平臺,提供可靠的歷年高考各校各專業招生大數據查詢,幫助考生合理填報志願。

66.6%受訪者期待得到科學專業的填報技巧指導

調查中,55.1%的受訪者坦言不知道怎樣做最優的填報方案。在期待得到的志願填報幫助上,66.6%的受訪者希望獲得科學專業的填報技巧指導,59.5%的受訪者希望有對高招政策的分析解讀。

“在填報志願的過程中,掌握一定的策略方法,有助於取得比較理想的錄取結果。”丁延慶指出,在填報志願的過程中,首先要用等位分的方式,做好自我定位。所謂等位分,就是利用所在省份的“一分一段表”,找到自己成績對應的排名,在往年同一名次下對應的分數。這一方法對於已實行新高考省份的考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爲志願跨度比較大,如果只看位次是可能會出現問題的。對於今年第一年實行新高考的八個省份,用歷史、物理兩個隊列招生計劃比與往年理科招生計劃比進行比較,然後根據減擴招因素調整自己的省排名,再查閱調整後的排名對應的往年分數,形成新的等效分。

第二,要考慮批次策略。目前實行新高考的省份,普通批次多而且是平行志願,因此對於大多數考生來說,主攻批次應該是普通批,要按照“衝-穩-保”的原則來填報志願。提前批次則只能衝,不能報低。在填報“衝”的志願時,要謹慎選擇學校,最好選擇承諾提檔即錄取的學校,從而最大程度規避退檔的風險。“實行新高考的省份,特別是浙江、山東、河北,目前的報考規則是報到專業,提檔即錄取,不會出現退檔情況。這相對於老高考模式來說,更有利於規避風險。另外,通過對實行新高考的14個省份進行報考政策研究發現,重要的一點是志願涉及的學校要儘量多。比如浙江可以報80個志願,如果一個學校報10個專業,就只能報8所學校,但每所學校報一個專業,就可以報80個學校”。

最後,是錯位技巧。考生要善於尋找自己跟別人的差異,從而實現競爭優勢的最大化。比如在填報志願時,很多人只關注報考學校和專業在本省的錄取分數,但會忽略其他的排名。這個時候可以通過其他的參照系,找到志願填報中的“價值窪地”。通過對比錄取分排行榜學科質量評估、畢業生就業情況等排行榜,找到分數榜上排名相對較低,但在學科質量等排名中相對較高的學校或專業,通過這樣的錯位,來選擇比較理想的志願組合。在學科質量排名上,可以參考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

“我們是第一年實行新高考,我選擇的是傳統理科的物、化、生組合,基本上大部分專業都可以選。像我身邊有選歷史的同學,父母想讓他學醫,但選擇很受限,只能選中醫類。” 官曉期待,中學可以在選科上提供更多的指導,同時有更多關於個性興趣發展的測評,有助於學生髮現潛在的興趣點,更好地確定學習目標。

數據顯示,受訪者期待的志願填報支持還有:信息發佈渠道和內容的整合(56.4%),院校和專業的介紹分析(54.8%),中學與大學之間的對接(52.4%),專業意識、職業規劃的培養(50.6%),興趣特長分析及個性化指導(33.0%)等。(記者 孫山 實習生 黃馨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