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成上班族沒找到「對的工作」 前興航員工:想回航空業

▲7成上班族認爲自己還沒找到「對的工作」。(圖/達志示意圖

記者徐珍翔臺北報導

「最近工作如何?」面對這項堪稱春節期間長輩必考題,恐怕不少人會答得支支吾吾,根據人力銀行最新調查,社會新鮮人平均得花3.7年才能找到職場方向,當下高達7成上班族認爲自己還沒找到「對的工作」;隻身北上求職的綺綺化名)則說,雖已找到方向,但被複興航空資遣後,至今自己只能靠着打工度日,「我還是想回航空業」。

根據yes123求職網調查,剛進入職場的新鮮人平均得花3.7年才能弄清楚自己究竟想從事何種工作,當下認爲自己已經找到職場方向者僅39.8%;至於所謂「對的工作」,有71.8%認爲必須適合自己的性格,接下來依序纔是符合自己興趣、能發揮專長、能學習到新的東西、薪資報酬率高,不過,僅28.9%感覺適得其所。

出生於高雄的綺綺就提到,自己一直嚮往着航空業,由於各種面試機會都集中在北部,因此剛畢業便毅然決然隻身北上,邊工作邊準備考試,終於在歷經5次失敗後考上,不料,11月22日當天一覺醒來,看電視才知道公司宣佈解散,「說真的,非常非常錯愕,根本完全沒有一點心理準備。」

「10月的時候協理桃園站還宣佈12月要開很多新航點,年終會撥10%獲利作爲獎金。」綺綺回憶,興航歷經兩次空難後,董事長林明升雖一度喊話「共體時艱」,但公司高層總適時放出利多消息,讓員工相信公司經營狀況尚可,「他們一直在給我們希望,大家聽到要開新航線,對公司都超有信心的。」

「我喜歡大家一起完成一件事的感覺,那是比成就感還棒的革命情感。」被資遣後,因爲難以忘懷原本的工作內容,綺綺選擇以打工兼差度日,仍盼着有一天能重回航空業,「就算錄取率低,門檻也比較高,但我還是希望有一天能回去。」

▲復興航空無預警宣佈解散,至今勞資協商已四度破局。(資料照/記者陳家祥攝)

有別於一開始就清楚職場方向,卻找不到「對的工作」的綺綺,Katherine(化名)花了7年時間,歷經3份正職工作、澳洲打工度假2年才慢慢摸清自己的職場方向,她也認爲,自己同時找到所謂對的工作,「我發現自己不能適應辦公室文化,要坐在裡面八、九個小時,對細節斤斤計較,都讓我覺得本末倒置,所以我打算接案,當自己的老闆。」

Katherine說,自己從小就對藝文活動有着高度興趣,畢業後一度滿懷熱情,希望爲臺灣藝文界盡一份心力,不過,當時適逢金融海嘯後的求職低潮期,只能自我妥協,以22K的低薪進入職場,「妥協越來越久後發現,付出跟收穫不成正比,熱情也逐漸磨減,後來我就離開臺灣職場,去澳洲打工度假2年。」

被問到箇中原委,Katherine直言,許多畫廊家族企業,傾向重用親戚或有關係的人,因此外來求職者的升遷管道相當受限,「當時老闆是說,沒關係,還有升職、調薪機會,但實際上都沒發生過,我只好安慰自己,如果我是老闆,可以用22K請人,不想往上加也正常,不過,我也體認到一點,與其讓別人去用薪水定義自己,爲何不當自己的老闆,自己薪水自己訂。」

因此,Katherine帶着10萬元存款離開臺灣職場,去澳洲打工度假兩年,期間待過農業、畜牧業,後來還去外國人家庭幫忙帶小孩,也因此真正打入當地生活圈,「我錢故意帶不多,就是要逼自己,人快沒錢的時候,找工作就會比較積極。」

由於語言程度提升,Katherine直言,回臺後發現自己工作機會比別人多很多,但她已無法適應辦公室文化,因此選擇透過交換語言方式繼續提升自己的外文實力,並累積教學經驗,未來希望能教導在臺外國人學習中文,「我應該最近會開始收學生,現在學華語的人越來越多,一些外國人來臺,都希望給小朋友中文的環境,或者接案翻譯也可以,我傾向用合作的態度去面對我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