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年前蘇伊士運河也曾阻塞 15艘船被困8年
長榮海運公司超大型貨櫃輪長賜號(Ever Given)擱淺在蘇伊士運河,直接造成全球海運的大混亂,可謂「牽一髮動全身」。這起事故當然是無故意疏失,就造成如此嚴重的麻煩,而在歷史上,蘇伊士運河也曾斷航過,原因則是人爲的戰爭。
蘇伊士運河於1869完工,很快就成爲重要的交通捷徑,畢竟繞行好望角不但距離遠,風險也大。如此重要的樞紐地帶自然成爲戰略要地,二戰時期,德軍與英軍在北非的戰爭,主要原因正是爭奪蘇伊士運河,雖然「沙漠之狐」隆美爾善於用兵,但是英軍最終仍守住了埃及,也就保住了蘇伊士運河。
真正造成蘇伊士運河斷航的戰爭,發生在1967年的第三次以阿戰爭(亦稱「六日戰爭」),是役,以色列主動奇襲埃及與敘利亞,短短6天就佔領了西奈半島全部,兵鋒直達蘇伊士運河畔,埃及擔心以色列會渡過運河繼續進攻,鑿沉船隻以堵住運河兩端,當時航行在運河裡的14艘船隻(來自西德、瑞典、法國、英國、美國、波蘭、保加利亞及捷克)就這樣被困住,只能錨定在蘇伊士運河最寬處的大苦湖(Great Bitter Lake),一待就是8年,由於運河兩岸的黃沙經常撲蓋在這些船隻身上,都變得黃褐色的,於是這些船隻有了「黃色艦隊」(Yellow Fleet)的渾名。
由於戰爭還在持續,在8年期間,以色列和埃及軍隊在蘇伊士運河的兩岸相互對峙。有時,雙方的突襲隊還會越過運河蒐集情報,14艘商船的水手們只能被迫觀戰。也算是困境中的人性之光,不同國家的水手們患難與共,在1967年10月,14艘船的水手與船長們成立「大苦湖協會」(Great Bitter Lake Association),交流連絡感情,以排遣時光,甚至舉辦「大苦湖奧運」,在船上比賽14種運動項目,包括游泳、帆船、跳水,甚至還在比較大的船隻上短跑、跳高,足球、射箭等運動。
1973年,戰爭再次爆發,史稱「贖罪日戰爭」,埃及成功奪回部分西奈半島,以色列在戰爭初期損失慘重,雖然之後穩住戰線,並在幾處熱點反擊,但以色列也意識到,國家地位與安全不是靠打仗,必須與周邊修好關係。此時埃及願意和談,以色列趕緊順着臺階下,以色列與埃及談判的結果是,埃及承認以色列地位,並同意以色列船隻可以通過蘇伊士運河;相對的,以色列必須歸還西奈半島全境。
於是埃及開始收拾蘇伊士運河的沉船與水雷,1975年,運河終於重新開通,不過「黃色艦隊」的14艘商船,大多數因長年沒有航行造成大軸卡死,必須以拖船帶離,只有2艘西德商船明斯特蘭號(MS Musterland)和北風號(MS Nordwind)還能以自主動力離開。當2艘商船返回德國漢堡時,易北河上的船隻還爲其舉行了盛大的接風儀式,消防船灑水爲好不容易歸來的兩艘船隻洗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