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財新陸製造業PMI指數 達2021年以來最高

4月財新中國製造業PMI指數,達2021年以來最高。取自財新網

財新網報導,4月30日公佈的2021年4月財新中國製造業PMI(採購經理指數,調查樣本中國企業430家,以中小型以及出口導向型企業爲主。)較3月回升1.3個百分點至51.9,爲2021年以來最強勁,表明中國製造業恢復在第二季度開局有所加速。

這一走勢與中國國家統計局製造業PMI並不一致。統計局發佈的4月製造業PMI錄得51.1,較3月下降0.8個百分點。

中國市場景氣度改善,推動製造業供給和需求同步擴張,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雙雙爲四個月以來的高點。雖然部分地方疫情有所反彈,但外需亦保持強勁勢頭,新出口訂單指數連續第二個月位於擴張區間,並增幅擴大。

供需改善,帶動4月就業指數結束連續四個月收縮,2020年12月首次站上枯線,表明隨着市場景氣度改善,企業開始增加用工量。雖然就業改善絕對值不高,但就業指數已錄得2013年2月以來的次高點。

價格指數繼續上揚,通脹壓力進一步加大。4月購進價格指數繼續在擴張區間上升,刷新2017年12月以來的最高值。原材料市場價格繼續推動製造業企業成本上升,鋼鐵工業金屬化工原料價格持續飆升。

受此影響,中國製造業企業出廠價格指數高幅回落,但仍繼續大幅高於榮枯線,中間產品價格上漲尤爲突出。投入品價格指數持續高於出廠價格指數,對下游企業利潤形成擠壓。

4月供應商供應時間指數在收縮區間大幅下降,與此前受疫情管控影響不同,當月供應商供應時間的延長主因是原材料短缺。

面對旺盛的市場需求,製造業企業採購量顯著增加,採購量指數強勢擴張,原材料採購庫存也年內首次由降轉升。市場需求改善,則消耗大量產成品庫存,產成品庫存指數連續兩個月處於收縮區間,且降幅有所擴大,企業普遍表示交付訂單時動用了原有存貨

中國企業對產出前景仍然保持樂觀,但樂觀度微降至三個月低點業界預期疫情即將結束,被抑制的需求將會得到釋放,加上新產品發佈,支撐了企業的信心

財新智庫高級經濟學家王喆表示,2021年4月製造業供需顯著擴張,海外需求亦較爲穩健,就業市場有所改善。目前製造業景氣度依然維持較高水平,後疫情時代經濟修復動能猶在。未來關注重點仍在通脹,價格指數上漲已持續數月,仍未見改善跡象。近來,高層會議多次提及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問題,提出要加強原材料等市場調節,緩解企業成本壓力。未來數月,原材料價格上漲和輸入性通脹將制約政策發揮空間,成爲經濟持續恢復的主要障礙

財新分析,中國製造業供需顯著擴張,海外需求較爲穩健,就業市場有所改善;未來關注重點仍在通脹,原材料價格上漲和輸入性通脹將制約政策發揮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