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民間國是會議論壇》統獨之外的和平與民主之路(蘇進強)

臺灣本爲移民社會,並歷經異族殖民統治,既有臺灣本土的原鄕又有南島民族及大海洋文化、大陸各民族的多元性,兩岸人民「同根同源」又怎能用政治意識形態「去中國化」一刀兩斷?(示意圖/達志影像)

臺灣歷經殖民與國民黨的戒嚴威權統治,邁入民主政治並已三次政黨輪替。藍綠政黨壁壘分明,選舉議題圍繞在統、獨衝突,以及親中與抗中交互糾葛抗衡下而漸趨分裂。兩岸和、戰的爭議,也在美中大國角力加上「今日烏克蘭,明日臺灣」的渲染,使臺灣在印太地緣戰略的角色受到全球的矚目。

藍綠惡鬥撕裂臺灣,將使中共不戰而屈

2022年九合一大選,藍營所獲縣市長席次高於綠營,未達六成的投票率亦顯示年輕族羣不再支持綠營,庶民經濟在疫情中的崩壞,選民對執政黨系統性的貪腐與傲慢的反感,加上對兩岸開戰的憂慮,纔是此次敗選的主因。我們要問,除了統獨的糾葛與藍綠的對立外,臺灣難道沒有第三條路?

臺海兩岸的本質,如僅以「誰吃掉誰」、「誰大誰小」、「非統即獨」、「以武逼統」、「以商促統」等二分法的觀點做爲兩岸關係的「終局」,不僅兩岸的敵意螺旋將無休無止,臺灣內部的「民主內戰」亦必愈演愈烈,被民粹主義撕裂的臺灣,其實不待中共武力相向,就可能因內部衝突而崩解,中共不需武統,就可不戰而屈。

鄉愁、文化的中國,並非現實的政治中國

1950年代的國共內戰與目前在臺灣70歲以下的中華民國國民,已無血海深仇的恩怨關係。歷史的硝煙烽火已因兩岸的開放,經貿的相互依存、文化社會的交流而灰飛煙滅,對當年隨國民政府敗退臺灣的老兵而言,戰爭烙印在「兩岸一家親」的鄉愁親情盪漾下,成爲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他們在大陸的故鄉不是他鄉,但在臺灣娶妻生子生活至今,原本是異鄉的臺灣,其實已經成爲他們生命中的第二故鄉。

外省第二代、第三代的眷村子弟,固然因上一代的鄕愁、鄕情而對大陸有一份特殊的情感,但因其生於斯、長於斯,其實已經是道地的臺灣人。這種「既是中國人也是臺灣人」的故鄉與他鄉情感的糾結,在臺灣的歷次選舉中,卻也成爲藍綠陣營呼喚或刺激選民的圖騰。省籍的問題在平時隱而不顯,在選舉時卻依然被挑撥、利用,甚至某些外省第二代的政客在投身綠營後,爲了搏取信任與支持,必須更賣力的「政治表演」,展現自己比墨綠更墨綠,比臺獨更臺獨。

兩岸一中是歷史,分裂分治是存在的事實

中華民國在國際上自1971年10月退出聯合國後,已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取代,中華民國已無法再在聯合國及相關國際組織代表「中國」,但1912年在大陸成立的中華民國政府憲政體制在臺、澎、金、馬則繼續存在,並有效統治。換言之,臺海兩岸分裂分治就是存在的事實,及至1991年5月1日李登輝前總統明令宣告「動員戡亂時期」終止,兩岸由勢不兩立的敵對,轉爲「和平對立」。相對的,受到解嚴開放鼓舞的民進黨,則在同年10月13日通過「臺獨黨綱」。

1996年3月23日,李登輝當選第九任總統,這是臺灣政治史上第一次的總統、副總統公民直選,在此之前,臺海爆發「導彈危機」,中共意圖用武力威嚇阻止大選,反而使投票率高達76.04%,李連配則獲54%的得票率,從此國民黨新舊勢力掌控的中華民國政府,蛻變爲新的「中華民國在臺灣」政權。1999年5月8日,民進黨通過「臺灣前途決議文」,將「臺灣」與中華民國巧妙的連結,不僅讓該黨贏得2000年大選,也成爲處理兩岸問題的準則。

兩岸在軍事上雖然保持相互威脅與嚇阻的態勢,但民間社會、經濟文化的交流互動,卻相當活絡甚至相互依存,以近十年兩岸經貿關係而言,臺灣每年從大陸出超平均達1200億美元,ECFA的簽訂更使臺灣各類產品獲利成長,但近二、三年因疫情及兩岸政治敵意日深,首當其衝的就是臺灣的農漁業,可見兩岸在政治上的共存共榮,是經貿關係互利雙贏的重要因素。

「去中國化」是另類文革的民粹

民進黨爲了「去中國化」,竟然連中華民國的國號與在臺灣已經成爲全民生活重要元素的中華文化,也要棄之如敝屣,公民教育也不再重視四維八德,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是全球華人共同的資產,世界文化的瑰寶,不是中共的獨有,民進黨政府爲了「去中國化」、「去蔣化」矯枉過正的作爲,令人不可思議。

衆所周知,臺灣本爲移民社會,並歷經異族殖民統治,既有臺灣本土的原鄕又有南島民族及大海洋文化、大陸各民族的多元性,蔚然而成爲臺灣豐華的文化與「最美風景」的文明社會,而近九成的在地民衆,袓先、信仰、風俗習慣,率皆由大陸渡海而來,常民社會中的生活、風俗習慣,中華文化的底蘊不言可喻,兩岸人民的「同根同源」又怎能用政治意識形態「去中國化」一刀兩斷?

「抗中保臺」將改弦易轍

執政黨的私、偏、欺、疑風格,與臺獨立場,使臺灣朝野難期和解,藍綠政黨的衝突,統、獨的對立也使國家認同欠缺「桶箍」。連帶的,兩岸政治與軍事的敵意螺旋也愈演愈烈,而疫情期間民進黨政府的執政傲慢加強兩岸「仇恨值」。2022選舉結果顯示,多數選民已無法忍受一味抗中保臺的執政黨,迫使新任的民進黨主席改以「和平保臺」爲政見,而在南投縣立委補選中獲勝。

陳水扁促進朝野和解,功敗垂成

「和平」一向是臺灣社會對兩岸關係的主流論述,2015年3月2日陳水扁在總統任內與歐洲議會視訊會議時,也公開呼籲臺獨人士「不要做臺獨的白日夢」,他說「我不能夠騙自己,也不能騙別人,我們做不到就是做不到⋯⋯」。他也大聲疾呼「大陸當局應致力化解對臺灣的誤解與敵意」。雖然,陳水扁的「朝野和解,兩岸和平」功敗垂成,但也證明「和解」與「和平」的確是臺灣政治、社會的主旋律。

「尊重歷史,正視現實,放眼未來」走出統獨之外的第三條路

統、獨問題需從「尊重歷史,承認現實,放眼未來」三個面向才能走出第三條路,由臺灣內部朝野達成共識做起,包括:

一、 朝野均以「中華民國」的民主憲政體制做爲共同的國家認同,並檢討現行「雙首長制」優缺點,研擬內閣制「聯合政府」的可能性。

二、 召開朝野國是會議,不預設統、獨立場,討論兩岸和平發展、共存共榮、互利雙贏的策略方針。

三、賡續復興發揚中華文化,與臺灣主體多元文化互爲表裡、互不相斥。

四、 參考先進國家國會議員「聯立制」修改立法委員選舉辦法,友善小黨,促進朝野和諧。

恢復立法院對閣揆同意權的行使,總統應定期向立法院發表「國情諮文」。

臺灣內部和解是臺海和平的利基

臺灣內部的「和解」是對大陸談判最大的利基,而中華民國的民主體制、憲法及增修條文,也蘊含對「大陸地區」尊重、包容、欣賞、分享,及對未來兩岸和平發展的各種可能,一旦朝野達成共識,即可透過兩岸產官學的渠道,與大陸展開對話與談判,包括:

一、 兩岸共謀復興中華文化,以中華文化做爲兩岸社會、產學交流、互信的基礎。

二、 以金馬地區做爲兩岸和平實驗區,雙方建立軍事演習通報及海上相互救援的聯繫機制。

三、 大陸停止繞臺軍演的武力威嚇。

四、 賡績深化ECFA並恢復貨貿、服貿談判。

五、 暢通兩岸兩會協商、陸委會、國臺辧互派代表常駐北京與臺北。

六、 兩岸共組「臺海和平發展委員會」,加強兩岸的溝通了解。

(作者爲前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秘書長)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