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百想值得4大獎的理由!129m扒開韓獨裁→民主血腥過程

文/鐘樂偉

《1987:黎明到來的那一天》在3日剛結束的「第54屆百想藝術大賞」成爲電影最大贏家,一舉奪走大賞、影帝金允錫)、男配角樸喜洵)以及最佳劇本,而它之所以在南韓好評不斷,因爲重現了影響現代南韓民主社會的真實事件,體現了韓國作品很會用歷史反思的創作能量!我將以上、下兩篇讓大家重回當年恐怖的歷史記憶。

(圖/車庫娛樂提供)

★時代背景

在首爾仍被稱爲「漢城」的時候,80年代的韓國社會縱然乘着經濟起飛之勢,民衆的生活條件逐漸改善,但就在欣欣向榮的背後,寬容的臉孔卻在這個國家國民上變得陌生,街頭上更是籠罩着一役動盪不安的氣氛,尤其在日與夜的對比,特別明顯。70年代的夜間宵禁令,早於80年代初,由新上任的軍人獨裁總統全斗煥」給全面解除,晚上民衆夜夜笙歌的景象得以恢復,但白天的漢城,卻是另一個滿布警民劍拔弩張對峙的戰場。

▲南韓前總統全斗煥抱着他孫子的資料照。(圖/路透社

回到1948年建國的大韓民國,立國初本奉西方民主與自由精神爲原則,建立公開、公平與公正的一人一票選總統的國家體制,並確定了韓國憲法中,尊重國民意願爲國家第一基本元素。只可惜體制只屬表面,執政者在過去的日子,不但沒有履行當初立國時給予民衆民主與自由的承諾,更不斷濫用公權力,以圖延續自己的權位延長到千秋萬代,最終把國家推至只徒具虛名的民主,實際上卻是一個讓獨裁者獨攬大權的專制國家。

朴槿惠與父親朴正熙的合照。(圖/路透社)

1961年軍人將領「朴正熙」(朴槿惠的父親),藉國家不能羣龍無首之名,發動軍事政變奪權上臺,18年間不斷以高壓手段,打擊那些爭取國家恢復民主體制的聲音。雖然他的專權王國於1979年,被當年的韓國中央情報局局長「金載圭」的子彈摧毀,但韓國舉國上下的民主夢,卻沒有隨着朴正熙之死而換來,反而是另一將領「全斗煥」,再一次借國家不能陷入紛亂,以免被北韓有機可乘入侵的藉口,發動第二次軍事政變,並且以鐵腕與毫不人道的血腥手段,以子彈與坦克武力鎮壓了在全羅南道光州市」爆發的民主運動

但一場屠城鎮壓,卻沒有撲滅韓國廣大國民爭取民主與自由的熱忱,反而更鼓動了更多學生,於80年代起,本着正義之心,投身民主運動抗爭行列。他們不怕槍林彈雨,也要冒着性命危險,以推翻全斗煥的獨裁體制爲己任。韓國電影《1987》,就是一部以發生在韓國1987年,那段既熱血又扣人心絃的抗爭歷史爲背景的電影。

(圖/yahoo)

作爲兩部同樣以韓國民主抗爭爲題的延伸作品(2014年《正義辯護人》,以1980年發生於釜山的釜林事件爲背景,講述韓國已故前總統盧武鉉的前半生,是如何受當年爲爭取民主的熱血大學生感召,而搖身一變成爲主動挺身而出對抗獨裁者的人權律師;2017年的《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則是講述1980年光州的「5.18」民主抗爭運動中,一名計程車司機如何協助一位來自德國的外藉記者,冒着槍林彈雨深入光州,拍下當年軍隊屠城的證據,最後成功公諸於世,呼喚更多人聲援對抗獨裁者。),《1987》顧名思義是把那一段長達十數年間,韓國民主抗爭之路的焦點,濃縮集中在那主宰着政局發展關鍵的一年–1987。

▲金允錫飾演匪諜搜查處處長,以此角獲得本屆百想影帝。(圖/車庫娛樂提供)

事件就是以發生在1987年1月14日,當年韓國全斗煥獨裁政府下,負責調查學生運動與對共(匪諜)活動的「內務部治安本部」,在位於南營洞的「對共分室」審問一名叫樸鍾哲的22歲首爾大學學生期間,以水刑拷問不慎把對方打死的真實事件爲切入點,講述後來對共部以強權威嚇各相關部門,以掩蓋殺人真相。

河正宇在《1987》飾演正義檢察官。(圖/車庫娛樂提供)

可是,就在檢察官、醫生、記者與獄警,對獨裁政權多年來延續的不正之風已忍無可忍之際,他們共同協力,誓言要把「對共部」的殺人事實公諸於世。最後,樸鍾哲之死被傳媒公開以後,掀起了韓國舉國上下憤怒的民衆,推翻獨裁政權的序幕;而後來被感召,投身抗爭行列的延世大學經營學系學生李韓烈,他在同年6月9日於大學門外示威期間,被警方發射的催淚彈傷及後腦後不幸死亡的慘劇,更是韓國「六月抗爭」的催化劑,直接促成了國家從獨裁走向民主改革的里程碑。

▲韓烈士樸鍾哲逝世31週年,《1987》演出羣姜棟元、金允錫,飾演樸鍾哲的演員呂珍九到墳前獻花。(圖/翻攝自民主烈士樸鍾哲紀念委員會官網

30年過去,今年的1月14日韓國民衆舉行了悼念樸鍾哲烈士逝世的31週年紀念活動。回想起過去9年多時間由兩位出身保守派別的總統,李明博與朴槿惠管治下的韓國社會,無論在對待民主異見聲音、或是針對媒體報導的打壓(封鎖世越號事故的報導),甚至是試圖隱瞞與捏造虛假證據(農民白南基被警察水砲擊斃事件),以證明殺害示威者並無不妥的卑劣行徑,彷彿韓國社會在那段日子期間,好像又再次回到1987年的歷史關口之中。

幸好無論是1987或是2017,30年來韓國國民對追求與捍衛民主自由等基本價值的動力與熱情,從無動搖,1987年與2017年的首爾廣場,都是站滿了數以百萬計手持燭光的羣衆,大聲叫喊着「全斗煥」與「朴槿惠」下臺的口號。相比之下,1987年的民主革命只能達成一半的成功,因爲在後來的總統大選中,在野派沒能達成單一候選人的共識,兩位候選人金大中與金泳三分攤了票源,最終讓全斗煥親自欽點的代表盧泰愚成功當選,成爲韓國第13屆的總統。

「廣場的勝利,卻敗於制度上」是1987年民主革命的悲壯結局,幸好30年後的2017年,反樸槿惠的「燭光革命」成功擺脫了韓國民衆這場民主革命失敗的宿命,推翻了無能的領導人,成就了韓國政治上第三次政權交替,並完成了「六月抗爭」的歷史遺願。

(圖/yahoo)

★通往民主之路 (1):樸鍾哲拷問致死事件

電影《1987》講述的是在 1987 年 6 月 10 日爆發的韓國「六月抗爭」事件的關鍵導火線-「樸鍾哲拷問致死」。事源爲了抓住主導首爾國立大學的「民主推進委員會」核心人物樸氏,負責調查大學生運動的「內務部治安本部」便進行大規模追捕行動,結果以證人身份拘捕了他的大學後輩,就讀語言學系三年級學生樸鍾哲。不知道前輩下落的樸鍾哲,一直沒能提供拘留他的警員任何線索,結果着急的對共警員,便對樸鍾哲施以水刑拷問,然而因爲施暴過度,不慎把他弄至窒息死亡。

▲韓已故大學生樸鍾哲。(圖/翻攝自民主烈士樸鍾哲紀念委員會官網)

樸鍾哲被殺後,警方先曾試圖掩蓋事件,想盡快把屍體燒燬作結,但就在翌日卻已有媒體報導有關樸鍾哲在南營洞拷問期間不幸被殺的事件。爲了防止事件進一步擴散,警方直指樸鍾哲在審問期間,是因調查警員在拍打桌面時「啪﹗」的一聲導致心臟病發,因「心臟痲痹」而喪命。

這樣荒唐的說法當然無法叫已如熱鍋上螞蟻的記者相信,後來負責爲樸鍾哲驗屍的驗屍官,卻向媒體表示,在樸鍾哲身上不單發現多處因拷打而留下的傷痕,而且還公開了當時在爲他進行急救的時候,事發現場地板充滿積水,最終確定樸鍾哲是死於拷打過程中,脖子被壓在浴缸中而不幸被水窒息致死。

被媒體連番引爆的資料,警方也只能逼於無奈地,直接承認曾經在審問樸鍾哲的過程中,使用嚴刑逼供,並且供出兩位趙姓與江姓的「治安部」調查員,是主使對樸鍾哲用刑的警員,主動交出二人並試圖以此結束案件。

(全文未完,請期待下集)

本文由鐘樂偉【電影《1987》到 2018:韓國雄壯民主路的前世今生】授權提供

想成爲韓星爆爆特約寫手嗎?歡迎投稿報名!►看更多專欄作家請光臨【韓粉圈圈】

★圖片爲版權照片,由路透社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路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