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3章 兩個囑咐

允熥剛走到坤寧宮的院落門口,就聽到一個欣喜的聲音說道:“爹爹。”允熥向聲音傳來的方向看去,就見到敏兒一臉高興的跑過來。

允熥一把將她抱起來,笑道:“怎麼沒在屋裡和姐妹們一起玩?”

“女兒本來是在屋裡與寶慶姑奶奶、思齊姐姐還有賢琴姑姑一起玩,但到了午時後就坐在門口等着爹爹。”敏兒說道。

“怎麼,還擔心爹爹不回來不成?爹爹什麼時候說話不算話過?”

“爹爹確實從未說話不算話,但女兒還是害怕爹爹不過來了。”

允熥將敏兒抱緊,說道:“不用害怕,爹爹以後一直陪在敏兒身邊。”

“嗯。”

賢琴站在宮殿門口,看到這一幕十分感慨。她父親朱榑以前就是一個混人,除了對嫡長子略微看顧些外,對於其他孩子都不怎麼在意;經歷路謝之亂後倒是變了一個人,但卻變成了和尚,對原來的孩子更加淡漠,賢琴回去過一次,但朱榑對她也只是囑咐“務必不能作惡,日行一善”之類的話就沒有旁的了。這使得她幾乎從未感受過父愛。

“若是我的父親也能對我這樣,哪怕只有一日,也好啊。”賢琴喃喃低語。

思齊就站在賢琴身旁,自然聽到了她的話,也動了心思。思齊與她不同,出生前父親就過世了,出生後因親孃難產而死被接進皇宮,一直是允熥、熙瑤照顧着,從小倒也是在備受關懷中長大的。但是允熥畢竟不是她父親,熙瑤也不是她母親,雖然與敏兒的各種待遇一般無二,但總能從細微之處感覺到差別。所以對於真正的父親也是充滿渴望。

不過允熥馬上就抱着敏兒走了過來,思齊馬上將自己的思緒丟到一旁。她的父親不可能再出現,與其盼望這根本不可能實現的事情,不如抓住眼前的生活。

賢琴也收起了感慨,迎上去笑着與允熥說幾句話,一起走進殿內。

熙瑤與熙怡姐妹已經回來了。若是一般日子,她們多半會將家人一直留到午時,一起吃過午飯後才讓回去;但今日允熥說要回來用膳,她們說一陣話就讓家人走了。

其中特意囑咐大哥與二弟:“大哥,現下與武備有關的衙門上下大多在預備對撒馬爾罕國的仗,水師看的就鬆了許多。可大哥萬不能懈怠了。其它衛所不要多管,自己的人馬一定要好好操練。”

“等着與撒馬爾罕國的仗打完了,皇上定然還是要用水師的,到時候見到你的人馬最爲齊整,定然高興,不僅大哥能得陛下另眼相看,我們姐妹在宮裡也有體面。”

“臣定當謹遵娘娘的教誨。”薛熙冉馬上答應着。

熙瑤又轉向煕揚:“二弟,你就好好讀書,預備着後年的鄉試。”

“你可一定要好好讀書!咱們家都是武人,只有你一個讀書的種子,將來不管是留在朝廷上還是去封藩幫襯着文圻、文垠他們都好。”

“弟弟知道了。”薛熙揚沒什麼正行的笑道。不過馬上就被煕冉打了一下:“對娘娘恭敬些。”

“不礙的。”熙瑤笑道:“雖說依照禮儀要稱呼娘娘,但皇上對這並不在意,大庭廣衆之下注意便好,私下裡不用這麼嚴謹。”

又囑咐父母注意身體,若是缺了什麼和她說,從皇宮的內庫撥給他們;又想起什麼,對煕揚說道:“姐姐聽說你媳婦懷孕了?讓知易拿些安胎的藥,再找太醫院的太醫去看看,務必確保安全,女子的頭一胎最要緊了。”

她們的父母也叮囑了她們幾句話,又囑咐熙怡好好保養身子,看着時候也不早了起身告退。

熙瑤站起來正要答禮,忽然想到什麼,對大哥煕冉說道:“差點兒忘了,皇上吩咐囑咐大哥,多看看有關西洋的書籍。”

“西洋?”薛熙冉若有所悟,答應一聲,躬身退下。

熙瑤隨即吩咐下人服侍着熙怡回來,自己先一步返回坤寧宮,將那些無法推遲到明日的事情處置完畢,又吩咐御膳房準備做飯,就聽到門口傳來聲音,急忙起身迎接。

允熥自然是免禮,抱着敏兒與她一起來到膳堂,一邊說些閒話一邊等着御膳房將午膳送來。待午膳送過來後一家人其樂融融的用膳。

……

……

與此同時李莎兒也在與自己的兄長一起用飯。李繼遷與薛熙冉一樣,雖然和允熥一起返回了京城,但又在劉家港待了快二十日,幾天前才返回京城,給了一個月的假。

李莎兒雖然在返回的半路上已經與兄長見過幾次了,但今日一見到還是十分激動,說了好一陣子話,一直到宮女來小聲稟報已經到了午時,纔派人去吩咐御膳房準備午飯。

李莎兒現在算是正當紅的人物,因此御膳房的反應很快,一等的大廚在皇上不在她這裡用膳的時候當然輪不到,幾個廚藝最好的二等大廚將徐妙錦的午飯做好以後就給她做派人送了過來。

李莎兒一邊吃着飯,仍舊一邊與兄長說話。“哥,這次的仗打完了,哥你也升到了指揮使,若是再往上升官就不那麼容易了,不僅要立功,還要有人照看。我看大哥你也別琢磨着升官了,讓繼名兄長繼續努力升官吧,以後在水師裡頤養天年。”

“莎兒,我今年才四十歲,不是六十歲了,還沒到頤養天年的時候。”李繼遷笑道:“況且指揮使雖然是正三品的官,但也不過管着一個衛,幾千號人而已,大明有快四百個衛,一個指揮使的官兒小了點。怎麼也要在東海水師裡當上一個管帶纔好。”一個管帶在水師裡管着幾十艘大船,雖然人手不太多可地位卻十分重要。

李莎兒自然不願他繼續如此冒險,但勸阻無法也只能任他去了。並且因爲他是自己最親近的親人,還要爲他仔細謀劃。

李莎兒絞盡腦汁的想有什麼可以提點兄長的,忽而想到一事,說道:“兄長,你要是確實想立功,就多瞭解瞭解有關滿者伯夷那邊的事情。”

“廣州的巫蠱大案,雖然陛下最後放過了它,但心裡其實仍舊很痛恨其國,只是多半要先對付撒馬爾罕所以暫且放過,可將來必定還有仗打。”

“滿者伯夷麼?知道了。”

感謝所有訂閱的書友。

第548章 高科技產業園區第1506章 蘇州驚變——塵埃落定第789章 大案——搜捕第1370章 吉哈諾與克拉維約的對話(上)第1698章 不知道是誰在騙我,只能再調查了第1523章 朕之想法與諸位愛卿均不同第1773章 對崑崙奴的緣故與文坻一二三事第1498章 蘇州驚變——造反第340章 繼續與下棋第338章 出嫁與江浙第414章 勸降第374章 遣將出徵第125章 兗州事件——裝神弄鬼第199章 四輔官第1687章 設立總督的緣故與昀芷第44章宮廷內外的陰謀——常藍眼線第1313章 準備第721章 不約而同的目的——預備第907章 意圖不明的人番外12:政府、政黨與辯論第703章 宴飲前的談論第356章 齊王府後續第4章 靈堂和送行第1098章 遺書第1499章 蘇州驚變——造反續(祝書友們新年快樂)第126章 兗州事件——最後抓人第676章 看病與舊人第1789章 工業時代——文垣的爭論與差事第759章 南巡——相關之事第783章 大案——李家的決斷第319章 內宮貪腐案(三)第1268章 科舉漏洞第282章 年前第248章 龍潭第1563章 巴布納——爲什麼第439章 許久之前的南洋第一戰第228章 文學泰斗第1258章 婚第710章 議封與過節第1752章 炮灰第1132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哦,漢人也曾經是白人?第695章 不必上朝上學的早晨第311章 楊栽第229章 民間輿論第二百章 定西域王第630章 驚奇和無衣第55章 ……陰謀——誤事第756章 南巡——來到廣州第1672章 九年前在伊吾的兩個與天方教徒有血海深仇的人第359章 議進兵第1287章 西方課先生第782章 大案——李家的線索第1533章 不同人的回答第1208章 外交無小事——最終處置與三個目的第1673章 三日後第277章 文武人才第1358章 回到京城第173章 張彥方第1027章 攻城與守城第890章 爲什麼不給我們色目人一條活路第1748章 見面商談第1781章 格致院視察——激動的文垣與談論引力第794章 大案——廣東的抓捕第131章 三王齊至第1481章 天文學大發現——夜觀天文第643章 國旗國徽第374章 遣將出徵第1065章 決戰——陽光下第912章 對戰程朱理學(一)第491章 二年的會試第1778章 竟然有人在研究水火之力第1370章 吉哈諾與克拉維約的對話(上)第1720章 退休感謝和求訂閱第1426章 好奇第686章 徹底湮滅的蒙古歷史第550章 獎賞市舶司第902章 太着急了第85章 失常的人第712章 辨別真相——二人的訴說第676章 看病與舊人第507章 秦淮第951章 任官第229章 民間輿論第1057章 最終決戰——想要將計就計第1301章 簡化字與標點符號第1226章 來京第1324章 南洋風雨——開始第331章 改科舉與國子監第160章 祖陵第276章 連帶處置第1817章 大結局第251章 讀書第653章 岷王——孟養第1453章 孩子—教育一第456章 再至沙州第1428章 重要的事第792章 大案——真相(下)第270章 飛快的革新第1282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