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8章 慶功宴(一)

之後幾天,允熥沒什麼其它事情要吩咐,與李莎兒和熙怡在南定城周圍遊玩,還坐船去了一趟升龍城。

在升龍城,他點評了一番安南的王宮,看了看陳家胡家這一二百年積攢的藏書,末了吩咐道:“所有用安南人自創的漢字書寫的書籍、所有記載安南歷史、文化、習俗的書籍全部運走,一本不能在安南當地留存。”

“不僅是王室的藏書,回去後傳令給贊儀、李堅和陳洽,整個安南民間所藏的所有上述書籍都要收繳,燒掉其中大多數最後只剩一份送到京城,決不能在安南當地留存。”

欲亡其國,先亡其史,允熥當初對記載蒙古人珍貴歷史的《元朝秘史》都能痛下決心燒掉,更不必提安南人的歷史和文化了。

對胡季犛珍藏的書畫、瓷器、銅器等物品,允熥也決定把其中記載着安南歷史文化的全部毀掉,絲毫不顧及這些都是將來能在北京買一套四合院的東西;其餘的,允熥挑了幾件自己喜歡的要帶走,其餘全部留給朱贊儀。不過贊儀也不會讓這些全部歸了自己,他會將其中一部分珍品賞賜給文武官員。要不是等着允熥來過一遍手,他早就這樣辦了。

允熥是玩起來了,但文武官員卻仍舊忙活。馬上就要開慶功宴了,允熥這次要求的慶功宴規模又是史無前例的大,操持此事的人每天忙得都沒有休息的時候。

至於不操持此事的人,也都琢磨着自己能不能那一日入慶功宴喝到陛下的慶功酒,許多人反覆掂量自己立下的功勞,與旁人談論此事;少數真的有門路的人則仍在鑽營,想要那一日混上一張‘門票’。

也有極少數人,好吧,實話說翻遍整個安南征討軍也只有這麼一個人,本身有門路,自己立下的功勞也勉強夠參加慶功宴,卻對慶功宴沒什麼興趣,但也不敢不去,只能滿臉笑容地接了告牌,不得不預備那一日的行裝。

二月十三,允熥從升龍城返回,休息了一晚上,第二日一早起來,批答了幾份從京城轉來的奏摺,看着時間也近了,帶領侍衛來到宴飲之地附近專門讓他休息的屋子,派人把操辦之人李堅叫來,問道:“可都已經預備妥當了?”

“啓稟陛下,三千多人的宴席已經全部準備妥當,賞賜也都預備好了,陛下提前擬寫的聖旨臣也一份一份數了數遍沒有遺漏。”李堅答道。

“朕說要預備的那件物品的樣品呢?”允熥又問。

“也都已經準備妥當。但是,”李堅說道:“陛下,此事還是應當慎重啊。”

“朕意已決,無復多言。”允熥再次說道。

李堅也不敢再勸說,見皇上再沒有什麼吩咐,躬身退下。

允熥拿起茶杯喝了一口茶,自言自語道:“朕本以爲只有文臣們會反對,沒想到就連武將也反對。但越是如此,朕越要施行。”

……

……

而此時的宴飲之地,雖然離着開始還有小半個時辰的時間,但已經滿滿當當,到處都是人了。

如此重大的慶功宴,大家都生怕自己來晚了,許多人吃過早飯將軍營裡的事情交代一下就趕了過來;更何況來早了還可以與其它的武將交談,擴展人脈,所以大家都沒有老老實實坐在座位上,而是手裡端着度數很低的酒四處與夠得上的人攀談。

“曹百戶。”通事舍人賀文常找到一人,笑着攀談道。

“賀舍人。”曹徵勉強舉起酒杯對他示意。

“曹百戶今日怎麼沒和同一個衛的幾位大人一起過來?”賀文常沒話找話道。

“我昨夜算一個數,不覺就睡晚了,早上醒的也遲了些,他們走得早,又不敢叫醒我,只能先走了。”曹徵無所謂的說道。

雖然這個理由很奇葩,不過賀文常倒早有準備。曹徵一向有旁人沒有的奇談怪論,心思也從來不在帶兵打仗上,要不然以他的家世不可能現在僅僅是一個百戶。

所以他笑道:“曹百戶還有這麼奇妙的愛好。正巧,我在南定城的時候從一家人手裡抄出一份天文圖,還有一些天文地理的書籍,不如就送給曹百戶。”

他本以爲曹徵十分喜歡天文地理,應該會高興的接受纔是;可出乎他預料的是,曹徵馬上說道:“不必了,無功不受祿,咱們的交情也淺,不好接受你的東西。”

“何況依照先帝的律令,有關天文的書籍圖譜都要交給欽天監,私人不許收藏,賀舍人還是交給朝廷的好,還能得些賞賜。”

賀文常正愣神不知接下來該說什麼,忽然聽到從身旁傳來聲音:“曹徵,我找了你半天了,還以爲你睡迷了還沒來,原來在這兒眯着呢。”賀文常側過頭去,就見到了已經被提拔爲指揮同知的徐景昌。

曹徵對他的態度與對賀文常完全不同:“景昌,我也對與衆人四處攀談沒有興趣,何必上前湊熱鬧?這個地方挺好。”

“那你也不能坐在這兒。待會兒和我坐一起去。我那張桌子再加個人也沒事。或者你去和本衛來的人坐一起。”徐景昌說。

“好吧。等過一會兒。”曹徵道。

徐景昌轉過頭看了一眼,見到賀文常已經走了,又轉過頭對曹徵說道:“剛纔那人要送你天文地理書籍,你爲什麼不要?”

“禮下於人,必有所求。我曹徵雖然算不得聰明,也知道他一定有事要求我,或者求我父親;最少也是想和我拉關係,以後等有事的時候讓我抹不開面子拒絕。我既然對於仕途沒什麼心思,不如這樣的事情一開始就不摻和。”曹徵道。

徐景昌知道,曹徵對於當文官武將都沒有絲毫興趣,要不是父親強逼着,他纔不會來到軍隊中當百戶。不過他還是說道:“即使你不願意和他有關係,也是婉拒了纔好,他畢竟是陛下身邊的通事舍人,也不是沒可能在皇上面前給你家下眼藥。”

“我可沒這本事,說說的就被他繞進去,最後不得不接受,以前我也不是沒幹過這樣的事情。所以對我來說還是直截了當的好。至於得罪人,也顧不得了。”曹徵道。

“什麼直接了當?”又有一人插進話來。他們二人忙側頭看過去,就見到是西平侯沐晟。他雖然帶兵鎮守太原,今日也來參加慶功宴了。

“沒什麼,剛纔有個人要賄賂我,被我直接了當的拒絕了。”曹徵在寒暄過後輕描淡寫的說道。

沐晟也不追問,和他們說道:“這次陛下的賞賜很豐厚,賜予爵位的就有兩個,其中一個就是景昌你,的父親。你可給你父親爭臉了,等回去了可一定要羞羞他;另外,陛下今年還要賞賜一個前所未有的東西。”

“什麼東西?”徐景昌馬上好奇的問道。

“我也不知,此事是孫恪操辦的,梅殷和李堅也知道,但就是不告訴我。”沐晟道。

“啊?這麼神秘?”曹徵也好奇起來:“是……”

可他這句話還沒有說完,只聽響起號子聲,隨即許多侍者端着下酒菜和酒走上來分發。

“咱們趕快坐回去。宴飲馬上要開始了。”沐晟趕忙說道,拉着徐景昌和曹徵去了自己的宴席;曹徵本不欲和他們坐一塊,但退卻不得只能跟去了。

待東西都已經齊備,人也都坐好了,李堅再次走到允熥所在的那間屋門口,說道:“陛下,臣請陛下召見立功的將士。”

允熥答應一聲,讓王喜整了整衣服不至於有褶皺,昂首闊步走了出去。

他剛一出現在宴飲之地,就聽到‘嘩啦啦’一片聲響,在場所有人都跪下,三呼萬歲。

允熥自然讓他們平身,隨即說道:“諸位愛卿,今日是慶賀咱們大明平定安南、封賞有功之臣的日子。”

“說起來,安南雖然是小國,但人口不少,氣候也炎熱,地形也很複雜,朕一開始是萬萬沒想到大軍能這麼快平定安南。”

“但諸位將士給了朕一個驚喜,從十月份開始算,滿打滿算不過四個月就攻破兩都、生擒胡季犛父子,平定安南,朕心甚慰啊。”

“攻打安南的意義,朕三個月前在海康所曾與一些將士提起過,今天就不多說了;既然諸位將士如此奮力爲我大明效力,朕也絕不會虧待了諸位將士。”

“但在正式開始封賞諸位將士前,朕希望在場的愛卿們想一想那些爲了大明血染疆場的將士。爲他們默哀一炷香。”說完,允熥自己微微低頭開始默哀。

在場衆人面面相覷:他們從來沒有見過默哀這種形式。不過既然陛下說了,他們也就依照陛下的樣子做起來。

一炷香後,允熥擡起頭,說道:“除了爲他們哀悼,朕還決定,所有爲大明陣亡的將士額外賞賜其子十貫錢,並且,賜予他們這樣一件物品。”

說着,允熥從王喜手中接過一個類似於徽章的東西,給他們看。

感謝書友農伯少的打賞,感謝所有訂閱的書友。

番外8:曾經十分悲慘的第783章 大案——李家的決斷第232章 收侍衛和考證第705章 大事件的開端第1367章 黃頭髮的人又來了第1030章 最慘烈的一戰——開始第1073章 決戰——後撤第663章 攻緬——明吉斯伐修第1703章 朱芳遠迎接天使第1503章 蘇州驚變——圍攻第1293章 壓力和解決辦法第237章 開海首日第903章 回京前的雜議第1790章 工業時代——富裕人口做什麼第561章 鬆綁第1269章 目的駙馬第1102章 伊吾之戰完全結束該封賞了第1452章 孩子—教育二第19章 重陽節——一逛京城第1494章 蘇州驚變——推脫第1740章 偉大的航行(二)第239章 海外華國第1737章 索科特拉島大海戰第1256章 婚禮之前第846章 安南士紳(二)第1169章 經濟與科學第675章 出診第1542章 印度之戰——孟加拉人的謀劃第1551章 印度之戰——對策第1251章 反應第1437章 閒聊第1463章 大典編纂完畢第325章 兩個皇帝的心思第409章 德州之戰——防彈衣第883章 百姓和各方的議論第381章 監國與納妃第1032章 最慘烈的一戰——守住了第245章 建議與謀劃弟669章 攻緬——被襲第375章 兩地的變故(一)第147章 卡廷——追入漠北第375章 兩地的變故(一)第1750章 奧斯曼人要來了第49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半面館半皇宮第957章 接連故去第676章 看病與舊人第29章 子澄入彀第726章 帖木兒的反應——安卡拉第755章 南巡——不要色目人!(五千字章節)第48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還是麪館第499章 兵藩第1003章 在吐魯番第1465章 爲了流傳第518章 爲什麼第58章 ……陰謀——插敘第85章 失常的人第1233章 去講武堂的路上第1545章 印度之戰——援兵第433章 二次抓捕第1709章 驚天霹靂第1426章 好奇第30章 寶鈔戰爭——計算的投入第958章 拜祭第926章 場地乾清宮第1771章 提前放出風聲第178章 祭祖第1章 混亂的穿越者第695章 不必上朝上學的早晨第991章 第三個目的第1262章 羅家的本子第860章 南定——死人第612章 滁州寧國第91章 允炆救母失敗第1253章 農業改革——從單位土地最高產量到單位個人最高產量番外14:大辯論下第921章 徐景昌不讓人放心第1563章 巴布納——爲什麼第1021章 **主義第160章 祖陵第349章 文會的意外第1042章 最終決戰前的間隙——沙迷查幹番外12:政府、政黨與辯論第1210章 由一個笑話所引發的第761章 三元宮第715章 攀登新高峰第1563章 巴布納——爲什麼第1463章 大典編纂完畢第244章 向父親求助第642章 戲曲與歌第1317章 金融改革——唐伯鶴的意見第272章 掩護與實錄第1125章 傅安(二)第401章 朱藍第1371章 吉哈諾與克拉維約的對話(下)第1686章 總督府第762章 大案——採生折割(補昨日欠更)第851章 忘了第1724章 和母親的對話第1732章 奪回我們的財富第152章 追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