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4章 現在就要開始爲下一次大戰做輿論準備了

商議過此事,他們又說了其他,允熥交待他些要緊私情,就讓朱贊儀退下了。

隨後允熥又召見了李堅,問了問這些日子的情形,尤其是前些日子屠滅色目人的事情,待聽到馬興臨死前問“爲什麼不給他們色目人一條活路”的時候,冷笑道:“當年蒙古人統治中原的時候,他們色目人可是二等人,北方漢人三等,南方漢人四等,咱們都是南方人,算是四等南。”

“說實在的,當初蒙古人雖然是一等人,但受他們的禍害倒不大。蒙古人一共纔有幾個?大多都在北平附近,南方等閒也見不到。反倒是這幫色目人,充作官吏,欺壓百姓,誰不恨的他們咬牙切齒?朕查看蒙古人留下的卷宗,被他們禍害死的漢人得有幾十萬,把他們全部屠盡了才能抵償。現在只不過殺了這點兒,還遠遠不夠。”

李堅一直不明白允熥爲何會如此對色目人不友善。按理說當了皇帝,天下人都是臣民,色目人也不是不納稅,何必如此針對他們。但他當然不會將疑問問出口,躬身聽着。

允熥卻主動說了起來:“要說朕也不是不能容人的皇帝,但色目人卻絕對不能容忍。只要他們不放下原本信奉的教。”

“你不知十字教、天方教與佛教、道教的區別吧?朕告訴你,十字教和天方教是一神教,什麼叫一神教,就是整個宗教一共只有一個神仙,所有信奉了這個教的人都信奉這一個神仙。”

他看李堅還不明白,只能繼續說道:“這就代表着在信奉了這些神仙的人的心中,神仙是至高無上的,就是皇帝也比不得。並且信奉了這個神仙的人互相之間十分團結,排斥不信這個神仙的人。”

李堅此時聽明白了。這就相當於天有二日,國有二主,還不是天下大亂時候的那種二主,而是就在你國內的二主,這任誰是皇帝都不能接受。

“朕聽聞在西方,當一個國家信奉這兩個教的人達到全國的三四成時,他們就會逼迫國君也信教,要麼就造反,推舉一個信教的人爲君。現在大明他們不過是人少,因爲明末的時候各路漢人義兵已經屠過他們幾次了,所以還老實,可若是放任下去就說不好了。你說朕,可以容忍他們麼?”

“此外,這兩個教對不信教的人也不僅是歧視,而是勢要殺進或強迫改信。前幾日在廣州的公審你也知道了吧,朕特意將整個內容編寫成冊子給你們送來了。撒馬爾罕國的人就是如此。”

“還有,這兩種教的諸多不人道的做法,在扶菻,……,在天方,……。(大家自己查吧,就不多說了)你說,朕怎麼可能容忍他們。”

“陛下聖明。”李堅馬上說道。

允熥從身側拿出一本小冊子,遞給他道:“這是朕讓人編寫的小冊子,你退下後派人去船上領,每個衛三份,每個千戶所一份,分發下去,由軍醫或者知事等認識字的人每日給將士們宣讀。”

“是,陛下。”李堅接過小冊子,見允熥沒什麼吩咐了,躬身退下。

允熥拿起茶杯喝了口茶,潤潤嗓子。

他當然不是閒着沒事和李堅說這些話。基本上已經可以確定明年撒馬爾罕國將會如同歷史上一樣進犯大明,他當然會從中原派出大軍去迎戰,現在,就要給這一戰造勢了。

在打仗前抹黑對手,讓手下的將士、官員和百姓都對敵人十分憤恨,這是常態,不論古今中外都會這麼做。並且事實證明,這樣做還是有一定效果的。很多農民起義軍或者造反軍在一開始流竄到外地的時候都會被普通百姓,甚至家無隔夜糧的百姓抗拒,就有官府和士紳宣傳的功勞。

況且允熥可以很問心無愧的說,他說的都是實話,那些事情這兩個教真的都幹過。

扶菻人黑暗的中世紀的時候,遠比東方要黑暗的多;****體制下的教會,也遠比封建獨裁體制下的官府要腐朽黑暗的多。

****的體制下,教會不僅管着老百姓的身體,還管着老百姓的心靈,使勁愚昧他們,讓他們以爲生前的一切苦難都會在死後得到改變;東方的官府不論怎麼愚民,都達不到這個程度。中世紀的扶菻人生活已經慘到極致了,竟然還沒有人起義,反而羅馬帝國時代還有人起義;而東方每到王朝腐朽的時候就有人呼喊‘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從而揭竿而起,推翻暴政,讓老百姓又能有一二百年的安生日子過。

‘等回了京,朕就下令全天下所有的衛所都要備有幾份這樣的小冊子,也要在在官員中進行宣傳,讓所有人都同仇敵愾對付帖木兒。對百姓也得加緊宣傳,讓他們編寫更多的針對色目人的戲曲。對了,可以這麼辦。’

允熥隨即拿出一張宣紙寫了幾個字,對王喜說道:“你將這張紙送到胡儼那裡,讓他擬旨。同時傳朕的口諭回京給司禮監,讓內宮的經廠馬上開始印刷《元史》,至少要一萬份;從今年開始,學習《元史》變成國子監和講武堂的必修課,並且是最重要的課程,朕回京了要檢查的。”

“是,官家。不過官家,最後這條您還是擬個旨意的好。”王喜道。

“那朕就擬個旨意。”允熥隨即又寫了一張紙,交給他,還是吩咐道:“讓胡儼擬旨。”

王喜接過宣紙,領命退下。

允熥又想到了什麼,自言自語道:“今年的會試,好像也可以做做文章。反正朕還沒有確定今年的策論題目。”

允熥嘀咕一會兒,想到了兩個題目,寫在紙上貼身收藏;又怕自己忘了,再抄寫一份讓小宦官密封好,吩咐他送到船上,六百里加急送回京城,交到皇后手裡。熙瑤一向謹慎,在不知道盒子裡面是什麼的情況下應該不會打開來看。

將這些都吩咐出去,允熥擦了一下額頭的汗水,說道:“朕能做的,只有這麼多了。”

感謝所有訂閱的書友。

第1695章 什麼!允熥還有過這樣的想法!第314章 何榮與齊家第1283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五)第576章 封賞第1559章 都想去印度(五千字章節 )第615章 奉先殿三年祭第1349章 漢洲攻略(十三)第766章 發現第759章 南巡——相關之事第784章 大案——抄檢高家第1183章 軍事改革——開端:文職武職第852章 刺激進兵第1775章 文坻第三事——張碳的任命第1708章 父親和新世子找舊世子幫忙第1492章 蘇州驚變——親情與籌錢第1771章 提前放出風聲第1402章 大樣本雙盲對照實驗法第389章 兗州城下第35章 寶鈔戰爭——錦衣衛指揮使第833章 多邦城——開打第1756章 開羅——‘說服’他們第54章 前半段徐家第415章 降與死第1134章 甘州城之危第1019章 趕路第1023章 守城——器械第1456章 忽然變得‘自大’第322章 後續發展第1331章 漢洲攻略(四)第303章 戴罪立功第1802章 宗教婚禮與留親第756章 南巡——來到廣州第775章 醒來第233章 平衡和育人第894章 現在就要開始爲下一次大戰做輿論準備了第1410章 接見——稅警第901章 慶功宴——雜談結束第663章 攻緬——明吉斯伐修第1777章 第四件事與李泰元求見第1239章 真正的學校——答疑解惑第1711章 瘋狂的決定第198章 伴隨着發生的第1320章 金融改革——爲什麼第1708章 父親和新世子找舊世子幫忙第953章 婚姻第1702章 金家人的奇思妙想第721章 不約而同的目的——預備第1670章 有所忽略的分析第1699章 理番院迎來了他們意想不到的頭兒第1549章 印度之戰——孟加拉人敗退與朱高旭的謀劃第1445章 對歐洲的謀劃—歐洲人的議論第391章 兗州與遼西第1727章 格致院奇奇怪怪的東西第282章 年前第202章 小說家第1519章 發現第1001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1326章 南洋風雨——事情與軍費第680章 三清第742章 準備與再去講武堂第49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半面館半皇宮第711章 要求第784章 大案——抄檢高家第830章 多邦城——上直衛第244章 向父親求助第18章 重陽節——寶鈔之一第1015章 壞消息一起來第151章 在蒙古人崛起的地方第二百章 定西域王第130章 至山海關第1470章 大吵第739章 色目後裔(完)——儒學第1317章 金融改革——唐伯鶴的意見第629章 檢閱第1506章 蘇州驚變——塵埃落定第1785章 工業時代——工人的待遇第1097章 決死的差事第1735章 發現海盜船第727章 帖木兒的反應——猜測與返回第1769章 李莎兒的請求第1372章 代數與幾何番外6:體育課的重要性第56章 ……陰謀——重點第799章 廣州人的反應再續第597章 寶安市舶司第142章 戰——新動向第443章 北巡——返程黃金命名與封賞第649章 糧典婿第1221章 軍事改革——廢很久之前就想廢的人(上)第1352章 南洋風雨——第三個法子第96章 爺孫相處——第二次第1358章 回到京城第655章 岷王——出納第897章 士兵很重要啊第1551章 印度之戰——對策第1016章 伊吾城下大戰將臨第1172章 漂的緣故第1148章 佛教爭端第1376章 醞釀風暴第1212章 在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