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0章 大案——供詞

這個法師或者巫師的人手段之殘忍、行事之詭秘,寧彩也是平生頭一回見到,看他每日用極其殘忍的手段殺人、煉屍,餵養從未聽說過的毒物鬼魂……饒是寧彩本身也是殺人不眨眼、沒飯吃了人肉也吃得的人見了也是頭皮發麻。

寧彩知道自己一時貪財惹上大事了。鹹魚店內每日都殺人煉魂,再加上這妖道的手段,決不是簡單的‘合藥’能解釋的通的。尤其是後來他聽說皇帝要來廣州後馬上和烏德說要換一個地方繼續採生折割,但那巫師只是冷笑了一聲就讓他繼續去做事,他就徹底明白,自己有可能捲入了謀反大案,至少也是巫蠱之案,攤上就滿門抄斬的罪過。

在知道自己摻和進了這樣的大案後,也因爲殺人越來越多,他早就不想幹了。然而這賊船上來容易,下去可沒那麼容易。在他和他帶來的同行第一天見到那巫師時,他們身上就被下了邪術,想一走了之容易,但逃走之後過不了幾日定然不明不白的死掉,所以誰也不敢走。

至於前後殺了多少人,他已經記不清了,不過至少有三四十個。現在是太平時節,廣州城設立警察總署後治安也好了許多,他們想拐到人也不容易。有些屍骨也並非是他們這兩天拐來的人留下的,而是梅毅的人馬從附近的亂墳崗找來的。疍戶平日裡居無定所,想在岸上建房都是千難萬難,更加不可能有家族的墓地。有些疍戶死後屍首就直接扔在河裡,但還有些疍戶要將屍首放在棺材裡埋在岸上。這些人於是找到岸上的普通百姓,花錢買下了一塊地皮,當做是疍戶的‘集體公墓’。

這些挖來的屍骨都是有骨頭形狀的。有時候爲了找一具特殊的屍骨,得連着挖許多墳墓,開許多棺材。要不是疍戶居無定所,這還真不好乾。繞是如此,他們每次去開棺也都是擔驚受怕,生怕被來拜祭先人的疍戶發現打死。爲了防止挖墳被看出來,他們每次都是挑選下雨的日子去,並且挖完墳後還會再埋上。

他們被抓的前一日有兩個出去拐人的沒有在天黑之前回來,他們就已經擔心事情暴露,想要走了;但那巫師卻派人傳信,要他們必須帶着他前日要的那些‘物品’走,不能扔在鹹魚店。他們近十個人不得不繼續進行採生折割,忙活了半夜天快亮的時候完成了巫師的要求,打算小睡一會兒就帶着那些‘物品’離開。可就在他們小睡一會兒的時候,被馮德林帶着人撞破,全軍覆沒。

“那巫師並非是川滇一帶的巫師,而是從南洋過來的巫師。”張三丰說了一句。

“怪不得,”寧彩自言自語道:“他的漢話十分怪異,我還以爲他是川滇一帶的蠻夷巫師,沒想到是來自南洋的蠻夷巫師。”

“這巫師叫什麼名字?平日裡他不在鹹魚店?”錢明林問道。

“他平日裡不在鹹魚店。”寧彩因爲張三丰已經答應了他一件事情,所以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小的只知道他被人稱爲烏德,從沒有來過鹹魚店,要做什麼都是叫人傳話,小的等人依命而爲。若不是小的有時送他要的‘物品’去他所在的處所,也不知他如何施法。不過這麼多天過去了,他應該早已換了地方。”

錢明林詳細問了問烏德的長相,但寧彩每次見他都是帶着兜帽,也看不清他的長相,也只是知道了這個被稱爲烏德的巫師長得很矮,也很瘦,還很黑,其它的他也不知道。

錢明林又問了幾個問題,沒什麼可問的了,略有些不解的說道:“雖說你們被那巫師下了邪術,但你們可不是平日裡採生折割,而是捲入了巫蠱大案,這可是滿門抄斬的罪過。你們若是逃跑,就算本人死了也不會牽連到家人,你們爲何不跑?”

“這就是小的求張真人做的事情。”寧彩說道:“那巫師給我們下的不是一般的邪術,而是抽取了我們的一魂一魄。若是我們的這一魂一魄不能迴歸,即使死了魂魄也不得安息。因此,”寧彩掙扎着要站起來,但被警察摁回了椅子,他只能坐在椅子上繼續說道:“小的求張真人讓小的的一魂一魄迴歸,死後得到安枕,這樣即使被千刀萬剮了小的也能瞑目。”

“據貧道所知,南洋海島上番國的巫師並無三魂七魄的想法,”張三丰說出了讓寧彩十分詫異的話來:“他們認爲魂魄乃是一體的,若是一分爲二,那人當時就會發瘋。”

“不過或許那被稱爲烏德的巫師對你施展了南洋島國獨有的、對魂魄的巫術。待貧道探查你的魂魄後才能知道到底怎麼回事。”張三丰又補充道。

張三丰隨即開始隔着鐵柱施展法術,過了好一會兒才停止施法,說道:“貧道仔細探查過了,你的魂魄確實被施展了法術,且是一種很生僻的法術。”

“但恰好這門法術貧道曾經見過,已經解開了。”

寧彩掙扎着要站起來,似乎是想對張三丰行禮,因此守在他身邊的警察沒有阻攔。

可是他連續數日被殘酷的刑罰折磨,身上一點力氣都沒有,剛剛站起來就支撐不住身子倒在了地上。

寧彩艱難地跪起來,給張三丰磕了一個頭說道:“小的多謝張真人。來世小的結草銜環報答真人。”

張三丰沒有躲開,坐在椅子上受了這一禮,說道:“貧道也無需你結草銜環報答,只願你來世不要再行採生折割之事。”

“若是有來世,小的一定不再幹採生折割這一行當。”寧彩說道。

隨後錢明林讓警察將他帶回監獄,並且叮囑警察道:“給他好好治治傷,不要再對他用刑了,還要讓他吃飽一點,等行刑之日可不能太虛弱了。”警察答應一聲,帶着寧彩退下。

……

……

“陛下,事情就是如此。”紹敏今最後說道。

“這,這。”允熥聽過以後半晌不知道該說些什麼。這實在是太

“高老爺?蘇老爺?烏德巫師?這三個人是這次巫蠱大案的重要人物,必須抓到他們三人。”允熥吩咐道。

“是,陛下。臣在得知這三人後,細細詢問了有關他們三人的線索,已經吩咐警察去他們曾經若在之地探查。”錢明林馬上說道。

“不過這個高老爺和蘇老爺也未必就是幕後主使,他們之後或許另有他人。”允熥又道。

“陛下,臣以爲這必是安南人所爲。”錢明林道。

“你萬萬不可懷着如此想法去查案。在人證物證俱全之前,不可有任何定論。”允熥雖然也覺得應該就是安南人的手筆,但還是如此叮囑他道。

“是,陛下。”錢明林馬上答應。

第569章 扶桑船隊第216章 梅殷夫婦第963章 鋼鐵廠第92章 講武堂——最後的準備第641章 李常問制第1185章 什麼菜第917章 如何正確理解出題人的意思(四千多字章節)第1032章 最慘烈的一戰——守住了第730章 對安南的正式決定第1287章 西方課先生第1015章 壞消息一起來第1462章 爵位改革與教徒的反應番外12:政府、政黨與辯論第301章 告誡與兒女第270章 飛快的革新第1127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準備面聖第1308章 反應第349章 文會的意外第1389章 教徒與意外的點評第1085章 最強男人對話——放心早了第1547章 印度之戰——雙方的準備第915章 偶爾也有關心則亂的時候(補昨日欠更)第1033章 見到之後第139章 戰——血戰第168章 海第960章 政務官與事務官第763章 李家子弟第167章 國力第1345章 漢洲攻略(十一)第467章 幕後臺前第582章 宦官家人第711章 要求第770章 大案——刺客?第1716章 朝鮮的‘終結’第186章 故番外12:政府、政黨與辯論第1212章 在人市第1094章 僥倖逃脫的人第1199章 爲什麼一盤散沙第202章 小說家第1553章 印度之戰——夜色第1122章 撒馬爾罕城後續——告一段落第635章 冒險的商人第1772章 最終定論第1013章 離京坐船第1021章 **主義第69章 春和殿紀事第1173章 爲年後提前謀劃第1130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絲綢之路北線的擴展第131章 三王齊至第622章 繼續訓練第316章 調換文武官員第1770章 高興的利奧諾爾第1259章 翻開新一篇第360章 發兵濟南第115章 兗州事件——開始第1176章 出乎預料的任用第185章 崩第二百章 定西域王第888章 好吉利的章節號第1496章 蘇州驚變——發現第744章 不同的麪館第1445章 對歐洲的謀劃—歐洲人的議論第819章 戰安南——登陸第1295章 比試騎馬與怒髮衝冠的方孝孺番外18:一分兩半的拂菻第1182章 錦衣衛的消息與想法第1132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哦,漢人也曾經是白人?第686章 徹底湮滅的蒙古歷史第379章 兩地的變故(五)第1813章 統治階級第1242章 真正的學校——課程設置第424章 驚動第1814章 東方的資本主義第1122章 撒馬爾罕城後續——告一段落第77章 兩個相關第878章 胡朝的末日——束手就擒第663章 攻緬——明吉斯伐修第1348章 南洋風雨——結果第1472章 類比第454章 沙州與京城兩地第741章 征伐安南——選將之二與其它第1769章 李莎兒的請求第570章 父子議論第698章 說湘王第756章 南巡——來到廣州第807章 戰安南——張輔第1286章 活字印刷術第616章 齊步走第1327章 漢洲攻略(二)第1410章 接見——稅警第1278章 練子寧的新差事第1350章 南洋風雨——援兵是怎麼來的第1136章 上陣第517章 律法嚴苛麼第1401章 格致監河南分監監正第1657章 巴布納——圍攻第1166章 前所未有的重要事情第844章 治傷第996章 玉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