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入城

望着遠處已經初步顯露出其崢嶸輪廓的杭州城,允熥對昀芷笑道:“你心心念唸的杭州城就要到了。”

昀芷笑道:“我哪裡只是對杭州城心心念念,我對所有景色秀麗的地方都心心念念着。”然後唸叨起來:“杭州有西湖、有三堤十景、有千島湖、有錢塘江大潮,有靈隱寺,都是風景名勝。”

“還有,杭州還是傳說中白蛇傳奇的故事發生之處。據說法海和尚將白娘子鎮壓在雷峰塔下,聲稱除非雷峰塔倒、西湖水乾才放出白娘子。皇兄,到時候我要到雷鋒塔去看一看,再看看周圍有沒有一個叫做法海的和尚。”

這時賢琴忽然插嘴道:“我也聽說過白娘子的故事。皇兄,若是現在白娘子還關押在雷峰塔中,你可要把她放出來。哪怕放幹了西湖的水也要將白娘子放出來讓她和許仙團聚。”

允熥笑道:“放心,若是裡面還有白娘子,皇兄一定將她放出來,並且重重的處置關押白娘子的人。”

賢琴很有氣勢的一揮手:“不僅要重重處置將白娘子關在裡面的人,還要將他們也關進去,他們關了白娘子多少年,就關他們多少年。”

“行,行,全按你說的辦。”允熥笑着說道。

昀芷又道:“傳說梁祝的故事是不是也發生在杭州?是一個什麼書院之內?”

允熥還未說話,賢琴問道:“梁祝的故事是怎麼一回事?”

允熥馬上說道:“哪有什麼梁祝的故事,都是後人附會的,梁山伯是東晉時杭州這一帶的太守,他治理杭州數年,政通人和……”梁祝的故事是愛情故事,不能和這麼小的孩子說。當然貌似白娘子的故事也是愛情故事,但因爲白娘子是妖,所以這一點就淡化了,或者說人們就不在意它其中的愛情成分了。

允熥故意說了一大堆枯燥的事,成功讓賢琴對這個故事失去了興趣,打着哈欠說道:“皇兄妹妹知道了,不必說了。”

昀芷在一旁心中暗笑,但什麼也沒說。

允熥又看向遠處的杭州城,心中暗道:‘不僅如此,杭州城還是二十一世紀很多知名網絡小說的故事發生地,杭州三寡可都是在這裡。’

他正想着,忽然一名侍衛騎馬回來對李波說了什麼,李波馬上駕馬過來對允熥說道:“陛下,前方六裡外,也就是杭州城北門二十里外,有以浙江左布政使練子寧爲首的杭州城中大小官員準備迎駕。”

允熥道:“朕不是說過,不許地方官擺駕出城迎接麼,他們怎麼還出城這麼遠迎接?”

李波道:“陛下,臣也問了從前面趕回來的侍衛,他說道,浙江左布政使練子寧說,陛下來我悊江省,下官本應該去嘉興府迎接陛下,但奈何當時事物纏身無暇迎駕,所以在杭州城出城二十里迎接陛下以示對陛下的恭敬。”

允熥笑了笑,小聲說了句:“練子寧還是這麼能找理由。”隨即高聲說道:“即使如此,這也只是悊江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和都指揮使司衙門之事,和杭州府縣衛所無關。你派人告訴練子寧,讓他將杭州府縣的官員都打發回去,也讓都司的都指揮使將衛所武將都打發回去。”

李波沒想到允熥會說出這樣的話,有些發愣。不過他馬上就反應過來,急忙吩咐人去傳令。允熥此時又補充道:“若是他不將府縣、衛所的官員打發回去,朕就不入城!”

練子寧聽到允熥的吩咐也傻了眼。他作爲允熥的親信,自以爲與衆不同,想搞個大場面迎接允熥;但允熥之前已經下令不許地方官員出城迎接,所以他就想出這麼一個歪點子。

他本以爲有了一個推脫的藉口允熥會欣然接受他的盛大迎接場面,不過是小小的訓斥幾句“下不爲例”,誰能想到允熥竟然要他將府縣、衛所的官員都打發回去!

練子寧急的好像是熱鍋上的螞蟻跳來跳去,又對前來傳信的侍衛說了幾句話讓他帶給允熥。

但允熥就是堅持:“若是練子寧不將府縣、衛所的官員打發回去,朕就不入城!”

練子寧得到了允熥再次讓人傳回來的口信,更加焦急,站了起來不停的走來走去,不一會兒汗水已經浸溼了他全身的官服,額頭上也不停有汗珠滴下來。

此時擔任杭州府同知、暫代杭州知府事的胡廣在心中暗笑。之前他就知道允熥對於不必要的排場十分厭惡,所以練子寧剛剛提出這件事時就勸過他不要這麼做,但練子寧不聽,結果鬧了現在這個笑話。

其實練子寧也知道允熥十分厭惡排場,但他心懷僥倖,認爲陛下會容許他這一次,結果造成了現在的局面。

胡廣自然不會以爲陛下是在針對他,確切的說,允熥也不是在針對練子寧,陛下只是要殺一殺這一風氣。

練子寧左思右想,最後只能讓胡廣等人回城;他本想將擺出的排場也都撤了,但又想允熥同樣很討厭浪費,所以沒有撤除。允熥得到消息後,御駕才又緩緩的向這邊過來。

說起來這段時間很長,但其實時候很短,只是在場諸人都覺得每過去一彈指的時間就好像過去了一年一樣。

允熥的車駕來到練子寧等人面前,練子寧等人馬上跪地行禮,並且根據他之前的吩咐擺弄起來。

允熥也沒有說什麼話。這讓已經將練子寧在皇帝心中的地位調低了一個檔次的官員又調了回來。

待一切完畢後,允熥將練子寧叫到身邊說道:“練卿,你呀你,朕說你什麼好!你在京城是最機靈不過的,也是最知道朕爲人如何的,怎麼來了杭州就好像什麼都忘記了似的?”

練子寧說道:“臣鬼迷心竅了,請陛下恕罪。”不過他嘴上這樣說着,心裡卻鬆了口氣。從皇帝和他說話的內容和態度,他就知道皇帝還是很信任他的。

允熥又說了他幾句,重新坐上車前往練子寧預備的行在。

第86章 北平生活開始第175章 上滬番外20:祭拜長陵第942章 三楊之一回京啦第1716章 朝鮮的‘終結’第99章 通知第1328章 南洋風雨——借錢打仗第323章 新世界計劃第693章 海運和詢問(求訂閱!)第216章 梅殷夫婦第355章 齊王府之亂第670章 攻緬——殺第697章 永問第1685章 行刑第826章 戰安南——慢兵第1004章 面對危險的局勢第394章 燕軍第1120章 撒馬爾罕城後續——白帳與藍帳第161章 祖制第738章 色目後裔(二)第680章 三清第1254章 農業改革——吩咐完畢第284章 獨眼狼735章 兩方說話第499章 兵藩第1461章 常家的想法第1727章 格致院奇奇怪怪的東西第1508章 蘇州驚變——結束第1139章 拼殺與首次上陣第1356章 南洋風雨——滿者伯夷國的結局第942章 三楊之一回京啦第1798章 蒸汽機車與再觀察第1270章 兒女第255章 想法和英靈第1493章 蘇州驚變——獅子林的方向第1476章 結束第857章 南定——目標是哪?第1337章 漢洲攻略(七)第700章 難斷(二合一五千字章節,求訂閱!)第720章 不約而同的目的——江州第1679章 攻打德里城第818章 戰安南——登陸第1759章 開羅——爲什麼第1040章 鐵門關之戰——賜水第1223章 軍事改革——廢很久以前就想廢的人(下)第1251章 反應第104章 魚之有水第478章 科舉改革(二)第824章 戰安南——結果第690章 去元取蒙古第181章 安頓第823章 戰安南——救第901章 慶功宴——雜談結束第723章 不約而同——奪命第388章 出征與陰謀第1310章 酒樓突發事件第1278章 練子寧的新差事第1509章 菜市場與捉拿第27章 景隆之謀第1204章 外交無小事,還是第497章 子榮獨對第997章 撒馬爾罕城的決策——提前開始第1190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登陸第714章 安南占城第1122章 撒馬爾罕城後續——告一段落第80章 下基層上第438章 功高莫過救駕第487章 再次出發第1442章 對歐洲的謀劃—驅逐威尼斯使者與熱那亞的請求第522章 朱棣在南洋第472章 賽兒第159章 還是朝鮮第70章 寶鈔戰爭——應天府誤事第108章 新一屆學生第570章 父子議論第168章 海第1304章 徐家的‘危機’第1354章 南洋風雨——各自的想法第607章 公主的後續第841章 打進升龍城第438章 功高莫過救駕第1442章 對歐洲的謀劃—驅逐威尼斯使者與熱那亞的請求第1723章 等到奪取埃及後父親再告訴你第1717章 遠征印度的那一堆人終於要回京了第750章 西南與西北第422章 洛陽發現第245章 建議與謀劃第1676章 哪裡來的援兵?第393章 徐州議事第210章 新的分析第1509章 菜市場與捉拿第1117章 撒馬爾罕城之戰——破城第124章 兗州事件——線索第674章 流放的皇族第723章 不約而同——奪命第1523章 朕之想法與諸位愛卿均不同第860章 南定——死人第684章 西域佛教第757章 南巡——廣東事第748章 雲南的兩個反應(五千字章節送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