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人選和人員到齊

機構設置吩咐完了,接下來就是人事安排了。允熥心中早已有決定,對楊任說道:“楊卿,朕決定任命你爲廣東左布政使,爲朕掌控這個東南大省。”

楊任其實是想當戶部尚書的,或者平調到其他三品衙門當正堂官也成;不過從正三品的戶部尚書到從二品的布政使也是升官了,並且陛下既然在廣東設立寶安市舶司,任命一個親信爲布政使也符合常理,所以他躬身說道:“是,陛下。”倒並無不滿。

允熥吩咐道:“朕之所以任命你爲廣東布政使,原因有三:第一,新近設立寶安市舶司,必然會與廣東省、廣州府有些撕扯的事情,你正好調節;”

“第二,廣東是東南大省,將來會是與直隸、悊江並稱的三大稅賦重地,但它遠離京城,朕讓你替朕掌控那裡;”

“第三,”允熥說道這一點忽然壓低了音量,並且讓楊任附耳上來。

楊任聽了這一條後馬上滿臉的驚喜,說道:“臣必不辱命。”

允熥笑道:“到時候朕可是會檢查你到底做的怎樣的。記住,重點是雷州半島。”

“是,陛下。”楊任說道。

允熥點了點頭,轉頭對張彥方說道:“朕任命你爲海務院院使,你的上滬市舶司提舉之職交由副提舉張健接任。”

“但,因爲寶安市舶司草創,你暫且兼任寶安市舶司提舉之職,親自負責寶安市舶司的設立和開張之事。等過一年半載,寶安市舶司上了正軌,你也找到了合適的擔任提舉之人後,再回京。”

“是,陛下。”張彥方躬身說道。

張彥方頓了頓,忽然又說道:“陛下,既然設立寶安市舶司,那麼上滬市舶司這裡的番商恐怕會大幅減少,也不必設置這麼多人了。臣想請陛下允許臣從上滬市舶司調人到寶安。”

“哈哈,張卿,朕許你從上滬市舶司調用熟了的人去寶安市舶司,缺額從國子監選人補上就可以了。但你說上滬市舶司之後番商會大幅減少,未必。”允熥說道。

歷史上廣州佔有先發之利,但是在‘五口通商’後貿易額迅速被上滬超過;何況現在是上滬佔有先發之利,寶安想超過上滬太難了。

張彥方心中對於允熥所說的話並不服氣,但他也不會傻到與皇帝爭辯,低頭不語。

允熥看着他,心想:‘等寶安市舶司運營之後你就知道了。’

到此爲止,今日的正事就說完了,允熥打了個哈欠,羣臣們忙告退,他也沒有挽留。允熥只是在他們離去之前說道:“今日之事,在朕宣佈之前不許和其他人說。”

衆人紛紛應諾:“是,陛下。”

在其他人走後金善留了下來,對允熥說道:“陛下,那臣還需草擬聖旨麼?”

“嗯,你先將聖旨草擬出來,朕看過以後暫且留在這裡,不用印、不下發。”允熥說道。

“是,陛下。”金善答應着,並且草擬聖旨,讓允熥看過無問題後行禮離開。

允熥又打了個哈欠。昨晚上他其實休息的不太好,一直在琢磨事情,剛剛又很費腦的和大臣們談論政事,現在很想睡覺。於是對黃路說道:“拿個被子過來,朕要在這裡躺一會兒。”

黃路應諾,忙去寢室取被子。待被子取來後允熥就在榻上眯了一會兒。

大約半個時辰以後,美美地睡了個午覺的允熥起來,洗了把臉還未琢磨接下來幹什麼,黃福跑進來說道:“陛下,公主殿下、郡主殿下的車駕到了。”

“噢,昀芷她們也過來了麼?”允熥說道:“爲她們預備的寢室可已經清掃完畢了?”

“啓稟陛下,早已清掃完畢,就等着幾位殿下過來了。”黃福說道。

“你把昨日行在接到從京城送過來的奏摺拿過來,朕要批答。等朕的幾個妹妹安頓好了,告訴朕。”允熥吩咐道。

黃福應諾,下去將奏摺拿了過來。

一直到伴晚時分,允熥將這些奏摺全部批答完畢,交給隨侍的小宦官讓他交給侍衛送到軍驛,站起身,走向昀芷她們居住的寢室。

允熥走到院落門口時,隨口問守在門口的宮女道:“昀芷和寶慶、賢琴在做什麼?”

“啓稟陛下,淮南公主在屋裡看書,大公主和益都郡主也在屋裡,奴婢不知殿下在做什麼。”宮女答道。

“啊!”宮女的回答讓允熥驚訝不已:昀芷竟然會老實待在屋裡裡看書?他帶着一腦門子的問號走向昀芷的房屋。

待走進屋子,果然見到她斜靠在牀上看書,允熥笑道:“我真沒想到,除了課堂上還能見到你看書。”

昀芷聽到允熥的聲音,忙站起來行禮道:“見過皇兄。”又責備侍女道:“怎麼不通傳?”

“你不要責備她們,是皇兄不許她們通傳的。並且你不要岔開話題,怎麼忽然會在屋裡看書?”允熥笑道。

昀芷給允熥讓了座,然後自己重新靠在牀上,無奈的說道:“這一路從華庭縣過來,雖然不像皇兄你緊趕慢趕的,但速度也不慢,顛的妹妹骨頭疼,到了行在就懶懶的不想動。睡又睡不着,只能拿本書看了。”

“皇兄,你還不如讓妹妹騎馬呢,騎馬可以根據馬跑動的規律跟着活動,坐車總不能把自己綁死在車上吧。”

“在京中微服出宮時也就罷了,這麼多侍衛看着可不敢讓你騎馬。”以現在的社會風氣,他們家又不是蒙古人,貿然讓公主大庭廣衆之下騎馬還不譁然一片?改變社會風氣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昀芷自己也知道,所以也沒有多說,而是說起了另一件事:“皇兄,到了上滬市舶司,總要去逛一逛南北市,帶着妹妹一起去吧。妹妹可以假扮成太監跟着皇兄。”

“不可!”允熥斬釘截鐵的說道:“市舶司人多複雜,你豈能跟去?就是皇兄也不敢微服去,起碼要穿着官服、帶着十幾個侍衛才安全。絕不會帶着你去。”

“並且你趁早打消了心思,千萬不可微服前往市舶司。朕定要囑咐看守各門的侍衛,一定不能放你出去!”允熥又道。

昀芷其實也有心理準備,答應着:“是,皇兄。”

允熥還不放心,沒辦法,昀芷的‘前科’不太好,又反覆叮囑。

之後他又去看了看寶慶和賢琴,見到她們兩個正躺在牀上呼呼大睡,也就沒有打攪,囑咐了服侍的宮女幾句就回了自己的寢室。

第1167章 曙光第1064章 決戰——決戰第744章 不同的麪館第1215章 徐府省親第1778章 竟然有人在研究水火之力第298章 討論南洋事第1155章 出征第300章 抱琴與朱模第1673章 三日後第649章 糧典婿第1228章 軍事改革細則第1311章 張家議論第1728章 無數大學生的心裡陰影。祝書友們端午節快樂!第846章 安南士紳(二)第347章 目的與新舊發明第891章 再次見到未來的王妃第627章 安秦李薛第1090章 血色——不忍言第234章 事前準備不敢懈怠第1010章 焦急第1207章 外交無小事——狗屁第1364章 不同的想法第1165章 未遂的造反第961章 在講武堂第1349章 漢洲攻略(十三)第1553章 印度之戰——夜色第211章 田賦高了?第379章 兩地的變故(五)第1803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漢洲局勢第1340章 南洋風雨——雨襲第1254章 農業改革——吩咐完畢第146章 卡廷——反轉第308章 封第271章 處置與公租房第373章 在東平州第961章 在講武堂第1323章 風雨,前奏第444章 對待扶桑與取名第1484章 天文學大發現——第一個投身科學第1274章 再提足球第1665章 巴布納——伏擊第1072章 決戰——差不多了第1488章 路遇色目——傳教士第579章 舅爺第821章 戰安南——斷後第817章 戰安南——兩個民族第76章 走進科學第1541章 印度之戰——兩個人的商定第1741章 偉大的航行——終於驗證第1416章 身爲家主第1751章 奧斯曼皇帝的想法與文坻的應對第1329章 漢洲攻略(三)第1464章 光榮第70章 寶鈔戰爭——應天府誤事第1117章 撒馬爾罕城之戰——破城第127章 兗州事件——道教第308章 封第668章 攻緬——勃固的起義番外19:奇怪的問話第1312章 船與人到京第297章 命婦第355章 齊王府之亂第995章 談到逸聞趣事第189章 各地的反應第840章 升龍第655章 岷王——出納第1663章 巴布納——跟隨薩爾哈的理由第795章 諸事第1815章 最後的囑託第340章 繼續與下棋第637章 相模國第1359章 爲什麼對爪哇島這樣處置第910章 與孩子們的重逢和一件馬上要處置的事情第36章 祖孫相處——第一次番外21:祭祀與許願第1456章 忽然變得‘自大’第563章 杭州商戶第510章 清查與彙報第655章 岷王——出納第1253章 農業改革——從單位土地最高產量到單位個人最高產量第608章 學校和秀才第874章 要再大賺一筆第979章 要不要第二百章 定西域王第602章 開張大吉第891章 再次見到未來的王妃第1321章 金融改革——長遠利益第1220章 軍事改革——四總部第1691章 倒是十分關心旁人的婚事第1069章 決戰——百夷衛的驚人戰術與上直衛第891章 再次見到未來的王妃第1552章 印度之戰——陰影第422章 洛陽發現第712章 辨別真相——二人的訴說第835章 多邦城——各種意外第202章 小說家第8章 謹身殿大討論——一鳴驚人第1421章 大喜之極與大悲之極第1700章 爲大家犧牲小家第1435章 如何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