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獎賞市舶司

又過了兩日九月二十一日,允熥留下楊子榮擔任吳縣知縣和園區主事,啓程離開了蘇州,向松江府而去。

臨走之前,楊子榮小心翼翼地對允熥說道:“臣與長洲知縣慕天顏多次交談,覺得他不像是善於拍馬之人。陛下,是否因爲他的名字誤會他了?”

“是麼?”允熥有些驚訝。楊子榮頗有識人之明,應該不會看錯人,但他爲何會改名慕天顏呢?

允熥最後的這個疑惑在從蘇州前往松江的半路上得到了解釋。

“依照戶部的檔案,他從出生後就名叫慕天顏?從未改過名字?”允熥目瞪口呆。

“是,陛下。依據戶部黃冊上記載,他家這一代是天字輩,所以給他起名爲慕天顏。”蘇友學說着從京城傳來的戶部調查結果。

“看着真的是朕誤會他了。既然如此,給楊子榮傳令,讓他看一看慕天顏人品、做事如何。若還可以,朕會斟酌給他重任。”允熥想了想,說道。

金善依照允熥的意思寫了手詔,蓋了他隨身攜帶的小印,發往蘇州。

這次從京城過來的不僅是有關於慕天顏名字的戶部記載,除了一些四輔官和六部尚書不能自己處理的奏摺之外,還有一些彈劾允熥的奏摺。

這些奏摺都是彈劾允熥在蘇州遊山玩水的,以在京的御史言官爲主力,夾雜着少量其他各衙門的官員。允熥粗略點了點,一共有二十多封奏摺。並且這可能還不是全部,過兩天還可能會有彈劾的奏摺送過來。

但張輔笑道:“陛下寫的那幾首詩有用了,讓朝臣們想起了陛下還是大明開國以來最有才華的詩人,若非如此,想必進諫的奏摺會更多。”

“是啊,若陛下不是一個詩人,勾起了朝臣們對於歷代詩人的想法,進諫的奏摺說不定會多一倍不止。”金善也笑道。

允熥之所以在那幾個‘旅遊風景區’題詩,不僅是爲了裝逼,更是要讓大家知道自己並未江郎才盡,仍然是大明到現在爲止數一數二的大詩人。那既然是詩人,遊覽各地的名勝也就是應當得了,那些也喜歡詩詞歌賦的大臣就不會上奏摺了。

這些進諫的奏摺當然全部留中不發。允熥嫌送回京城還浪費人力,就在行在讓小宦官將它們撕掉後燒成灰燼。

允熥一行從蘇州出發後一路疾行,二十三日就來到了府縣同郭的松江府華庭縣(今松江區)。在接見了松江知府、華庭知縣等人後馬不停蹄又前往了上滬市舶司——後世上滬市政府所在地附近,顯得十分急迫。

他八月下旬從京城出發,到現在已經出來了一個月,按照計劃已是該回京的日子了,但允熥擬定的行程只完成了一半。所以他不得不壓縮在各地的行程,能省就省。允熥也沒打算在松江府幹什麼事情,松江府也沒什麼可看的景色,所以直接忽略過去了。

二十三日伴晚,允熥來到原上滬縣城。他本想立刻接見當地的官員部署任務,但王喜跪倒地上勸道:“陛下,現在已是戌時了,天也黑了,都到了宵禁的時候。這麼晚了,陛下還是明日再接見當地的官員吧。”

“況且陛下甩開大部帶着精銳護衛和隨從一路從華庭縣急行過來,也很勞累,歇一歇吧。”

聽他這麼一說,允熥也感覺到了自己身子很疲憊,坐到座位上,勉強笑道:“就依你,傳令給金善等舍人,不必等着朕了,各自去歇息吧。他們今兒頭一次騎馬,恐怕也顛的骨頭疼。”

“王喜你也是,雖然洪武二十五年你就學會了騎馬,但這些年騎的也少了,恐怕身子也不怎麼舒服吧,讓小宦官鋪牀,你也早些去休息。”

王喜站起來笑道:“何至於此,奴才將陛下的寢殿打理完畢後再去休息也不遲。”一邊說着,吩咐了身邊的黃路幾句,然後帶着小宦官進去收拾寢室。

允熥搖搖頭,沒有說話。

……

……

第二日上午,經過一夜休息的允熥雖然仍有些疲憊,卻在用過早膳後馬上召見了當地的官員。但頭一個拜見的,卻不是上滬本地的官員。

“臣楊任見過陛下。”一箇中年男子跪下說道。

“楊卿平身。”等他起來了,允熥又道:“你何必這麼拘禮。”

“陛下,禮不可廢。”楊任一絲不苟的說道。

“楊任,朕因爲你主管市舶司相關之事,所以將你從京城叫過來。楊卿這一路過來,很辛苦吧?”允熥說道。

“爲大明盡職盡責,有什麼辛苦之說。”楊任說道。

“好,好,好,大明若都是楊卿這樣的官員,何愁國家不興。”允熥笑道。雖然他知道這句話不過是一句廢話,但聽了也覺得心中舒暢。

二人又寒暄幾句,允熥賜他坐在一旁,自己繼續接見官員。

第二個面見的就是真正的當地官員了。上滬市舶司提舉,當年朱元璋還在時允熥親自選定的提舉張彥方。他同樣一絲不苟的行禮拜見允熥。

允熥等他行禮完畢後寒暄幾句,之後問道:“張愛卿,今年到八月底爲止,已經收了多少關稅了?”

“啓稟陛下,截止八月底爲止,上滬市舶司一共收入關稅二百四十七萬三千三百六十九貫錢的關稅。”張彥方說道。

‘到八月底已經有二百四十七萬貫了?依照比率,到年底今年總關稅收入應該能夠超過三百七十萬貫,已經接近於能從內部收到的商稅了。關稅果然是最好收的稅。’允熥想着。

允熥隨即開口嘉獎道:“張愛卿果然爲官有方,按照這個趨勢,上滬市舶司今年的關稅能比去年增加兩成有餘。朕要嘉獎張愛卿。”然後提高聲音說道:“張彥方聽旨。”

張彥方本想謙讓幾句,但馬上就聽到了允熥讓他接旨的話,忙跪下說道:“臣張彥方接旨。”

“上滬市舶司提舉張彥方,擔任提舉兩年以來,爲官勤勉、殫精竭慮,爲大明開闢財源,民不加賦而國用足,頗有功勞。朕今授你奉訓大夫階,升授奉直大夫。”

張彥方磕了三個頭說道:“臣謝陛下隆恩。”之後又站起來說道:“臣不過是遵循陛下定下之制,不敢居功。”

“即使是朕定下的制度,但你能讓上滬市舶司這兩年多以來毫無事故,還讓關稅年年增加,就是功勞,有何不敢居功?”允熥笑道。

張彥方其實也覺得自己乾的不錯:在不增加農稅的前提下爲朝廷增加收入,在歷朝歷代都是響噹噹的政績。並且雖然他不好錢、不好權,但十分好名,能夠得到皇帝的嘉獎獲得能臣之名也十分高興,於是也不再推辭了。

之後兩位副提舉面見允熥。他們都是國子監選的官,可不像張彥方是允熥當年欽點的官位,能夠面見聖上絕對是意外之喜。

他們二人都十分激動,連話都說不全了,結結巴巴的自報官職、姓名,還恭恭敬敬的要行三跪九叩大禮。

允熥笑着制止了他們行大禮。三跪九叩的大禮只有一些特殊場合纔會採用,平時只是一跪三叩,不會讓大臣們行大禮。

允熥仔細看着這兩個官員,同時回想用早膳時聽帶過來的國子監司業蔣遊說的他們二人的履歷和在國子監的表現,心中漸漸有了主意。

過了一會兒,允熥問張彥方道:“他們二人,誰可在你離任後接任上滬市舶司提舉之職?”

張彥方一愣,隨後說道:“左副提舉張健對臣的幫助較大,走訪市舶司的次數也較多。並且他年紀較輕,而上滬市舶司工作較爲繁重,年輕力壯之人擔任較好。所以臣舉薦張健。”

張彥方的想法和允熥不謀而合。允熥之前不知道他們二人誰更表現的好,但衝着年輕就決定優先選擇張健。正好張健也是表現更優秀的人,這就更好了。

接見完畢上滬市舶司的官員後,允熥留楊任、張彥方與自己共進午膳,還賞賜了御菜給上滬市舶司的其他官員,以嘉獎上滬市舶司官員們的。雖然這些菜未必比他們平時吃的菜更好吃,但所有收到御菜的官員都感激涕零的和自己的家人一起吃了御菜。“這可是皇帝賞賜的御菜!這輩子你老子我能不能獲得第二次御菜賞賜都不好說,趕緊吃了沾一沾皇家的貴氣。”很多官員這樣和自家的兒子說道。

能夠陪同允熥一起用膳的楊任和張彥方比他們還要激動。楊任接任戶部侍郎兩年以來不是第一次賞賜御菜,但還是頭一次陪同皇帝一起用膳;張彥方更不必說了,他之前一直在外地爲官,更沒有陪同皇帝用膳的機會。

允熥一邊同他們用膳,一邊隨口問些事情。張彥方是有問必答,讓允熥知道了不少上滬的事情。

吃完了飯,允熥卻也沒有讓他們兩個離開,而是帶着他們來到了書房,並且又將金善等叫了進來。

楊任與張彥方也瞬間意識到了什麼,正襟危坐起來。

第989章 繼續接見番國第1696章 終於打消了這個念頭第192章 初議分封——叫三王第1092章 血色——冤有頭債有主第611章 馬匹與徐第1253章 農業改革——從單位土地最高產量到單位個人最高產量第1780章 格致院視察——對張學熙的賞賜第783章 大案——李家的決斷第1131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絲綢之路北線的意義第863章 南定之戰結束了第1167章 曙光第944章 帶小孩出門第397章 青州城(一)第308章 封第222章 軍醫系統第264章 路遇第1389章 教徒與意外的點評第1057章 最終決戰——想要將計就計第295章 重新思考第1425章 抵達京城第532章 縣試第381章 監國與納妃第338章 出嫁與江浙第1373章 重力第830章 多邦城——上直衛第959章 景川侯府與國子監第1294章 蕭家的應對第606章 棘手的公主第954章 續婚姻第588章 宗喀巴第1111章 宴飲後的吩咐第1286章 活字印刷術第416章 定性與尋人第1750章 奧斯曼人要來了第622章 繼續訓練第331章 改科舉與國子監第1376章 醞釀風暴第349章 文會的意外第727章 帖木兒的反應——猜測與返回第1448章 印度攻略—提出第1391章 庭前辯論第1364章 不同的想法第187章 若干重大問題的決議第55章 ……陰謀——誤事第1183章 軍事改革——開端:文職武職第1285章 兩個想要的技術第361章 濟南城外第1111章 宴飲後的吩咐第623章 郡主和王妃第19章 重陽節——一逛京城第933章 科學的開端續第1281章 安排第875章 胡朝的末路——壞消息第1723章 等到奪取埃及後父親再告訴你第1107章 伊吾慶功宴——頭功臣桌第1326章 南洋風雨——事情與軍費第862章 南定——繼續攻城第510章 清查與彙報第458章 答謝很久之前的救命之恩第84章 講武堂——預備第114章 鳳陽與兗州之前第641章 李常問制第603章 杭州與西安第805章 臨高韓第883章 百姓和各方的議論第728章 對安南的決定第882章 終於要解決這個久拖不決的案子了第1672章 九年前在伊吾的兩個與天方教徒有血海深仇的人第1722章 文坻第1004章 面對危險的局勢第1533章 不同人的回答第724章 講武堂和蒙古人第868章 反應第1226章 來京第421章 浮現第803章 還是瓊州第315章 齊夜話第1205章 外交無小事——事情的經過上第1067章 決戰——懷來衛第1164章 蒙古謀劃——全部第1367章 黃頭髮的人又來了第1335章 漢洲攻略(六)第752章 南巡——隨軍商人第855章 南定——前夜第487章 再次出發第383章 徐家與文官第1464章 光榮第1734章 信心十足的李繼遷第78章 有人出城第152章 追悼第1547章 印度之戰——雙方的準備第201章 定年號第824章 戰安南——結果第350章 徐府與英王第1226章 來京第675章 出診第1739章 偉大的航行第934章 科學的開端——完結第569章 扶桑船隊第632章 甘州城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