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接見官員

允熥是看到了蘇州府的官員履歷後,才意識到這個時候地方上很多正印官以及四五品的中等官員也都是國子監出身,並非全是科舉出身。

既然是國子監出身,那麼一定在國子監讀過書,至少讀過三年書,多者讀七八年書的都有,在國子監教書的學官多少會有些印象;叫一個學官過來,可以問問這些國子監出身的官員讀書時的言行,會有用處。

允熥思索完了這些事,天色已晚他也有些疲憊,問隨身服侍的黃路道:“昀芷、寶慶和賢琴都睡下了沒有?”

黃路說道:“啓稟陛下,寶慶公主、益都郡主(賢琴)撐不過,已經睡下了;淮南公主殿下還沒有睡。”

允熥說道:“你去,罷了,昀芷也不會聽你的話,派人多盯着點兒,別讓她搞出什麼幺蛾子。”允熥對於自己這個妹妹不太放心。

“是,陛下。”黃路答應着。

允熥也累了,吩咐過後就躺下睡着了。

第二天允熥上午又根據現在已有的資料分析了一下現在蘇州城中幾個最重要的官員,然後中午召見了他們。

其實依照慣例,允熥身爲大明的皇帝,又不是專門來蘇州遊玩的,召見一下本地的知府就行了,不必接見其它的佐官,至於縣官就更加沒有必要了。

但允熥想在蘇州做一件大事,必須有當地的官員輔佐,所以決定接見知府、府同知和兩個知縣。並且是逐一接見。

首先接見的當然是知府向寶。向寶是多年的老臣,允熥當皇太孫前曾經在兵部任事,當時向寶正是兵部的員外郎,與允熥有過接觸。

所以允熥先敘了敘舊情,然後才問蘇州的情形。

向寶果然不出允熥的所料,老古板一個,對於舊情說的十分木訥,反而是說蘇州的近況十分流利。

“陛下,自從洪武元年先帝下令安撫蘇州百姓使其安居樂業後,蘇州逐漸恢復了元氣,現在已經又算是天下的繁華之地了。”

“洪武二十六年編戶齊民,蘇州府領州一,縣七,編戶四十九萬一千五百一十四,口二百三十五萬五千三十,田地數目爲天下諸府之首,雖然不及京城,但天下無其他比蘇州更加富饒的地方了。”向寶說道。

“那當地的商人呢?操何業?”

向寶極其歧視商人,對這些商人平時都幹什麼從來不關注,對允熥這段時日的改革也多有腹誹。但他不是榆木腦袋,不會和皇帝頂着幹,所以事前也瞭解了一些當地商人之事,聞言說道:“陛下,當地的商人多以生絲爲業,從百姓手中買下生絲,經銷到外地;也有人購買土地僱傭百姓種植桑樹餵養蠶蟲,另擇專人負責繅絲,再販賣外地。”

“還有商人不管繅絲之事,只是收購生絲讓工匠編製成絲綢經銷外地。還有人設置機房,僱傭民婦在機房編制絲綢。”他說道這裡忍不住說了一句:“十分不成體統!”

而允熥則有些驚喜了。‘現在纔是大明初年,就有紡織業這一工業革命的兩大開端之一初現端倪了?’

不過允熥又想了想,明白了這跟工業革命時的紡織業還不一樣。工業革命是棉紡織業在新型紡織機出現後,通過集體勞作使得棉布的成本大大低於一門一戶的土布成本,最終導致農村的自然經濟破產,捲入大工業時代。

而現在還沒有那種先進的紡織機出現,即使集體勞動棉布成本也不比土布低,所以沒有那種規模的機房,也不會影響大多數百姓。

而之所以出現專門編織絲綢的機房,是因爲絲綢價值高,若是讓一家一戶將生絲帶回家,萬一貪墨一部分怎麼辦?還能去村裡討要不成?當地官府基本上不可能爲商戶撐腰,去也白去;所以不如將民婦都聚集到機房,一起編織杜絕貪墨。

但允熥還是很高興。雖然只是本來價錢就貴的絲綢出現了近代手工業的曙光,也值得高興。硬說的話,這也算是工業革命的曙光啊!

允熥又問道:“本地的商戶可有人在上滬市舶司做生意?”

“啓稟陛下,臣不知。”向寶說道。

他一個信奉儒家的官員,一向瞧不起商人,能勉爲其難了解一下已經很不易了,怎麼會詳細打聽。

好吧,允熥馬上也反應過來,不該向他問這個問題。允熥又強打精神和他說了幾句話,讓他下去了。

之後是府丞左貴寶覲見。允熥只與他說了兩句話,就知道他是唯唯諾諾的磕頭蟲類官員。

這種官員在允熥看來比貪官還可惡。雖然大明從前的體制就是地方府州縣掌印官大權獨攬,佐官沒什麼權力,但也不是什麼事都不幹,還是分配工作的。允熥此時還不能確定他是不是什麼都不幹,但,若是查證確定他什麼都不幹的話,

‘你他媽回家自己吃自己去吧!’

‘不對,讓他回家自己吃自己都便宜他了,打發到蘇藩去,朱棣會教導他幹活的。’允熥想着。

既然左貴寶是這樣的人,允熥什麼也沒問,就讓他下去了。

允熥接見的第三個官員是吳縣知縣白文選。

允熥看他不像是迂腐之人,把問過向寶的問題又問了他一遍。

白文選第一個問題的回答與向寶差不多,但第二個就讓允熥驚喜了,他竟然回答出了本地是否有商人在上滬與番商做生意,順帶回答了允熥尚未出口的第三個問題。

他說道:“陛下,本縣與長洲兩縣最爲出名的商人就是城西的李家了。他家有良田千畝,卻不種植桑樹全都種糧食,另收購桑葉、僱人繅絲。洪武三十一年上滬開海之後也派人去上滬做生意了,到底什麼情形因爲在上滬那邊,所以臣不清楚。”

雖然他了解的也不清楚,但允熥已經非常高興了。這個年代商人的地位不高,朱元璋又打擊過大商人,各地最有錢的商人明面上的錢財都不多,只有熟人才知道哪家到底有多少錢,作爲官員忽略了商人很正常。

但他竟然對於本縣最出名的商人家有所瞭解,十分難得。允熥已經有提拔白文選的意思了。

第898章 慶功宴(一)第1224章 軍事改革——尾聲第574章 後續的決定第1358章 回到京城第284章 獨眼狼第582章 宦官家人第897章 士兵很重要啊第908章 安南事情完結第342章 婚禮與學習考慮第1496章 蘇州驚變——發現第1105章 伊吾慶功宴——開始賞賜第686章 徹底湮滅的蒙古歷史第284章 獨眼狼第1675章 虐待俘虜與憤怒的衝殺第115章 兗州事件——開始第555章 廢舉人和印度數第363章 哀嚎第1121章 撒馬爾罕城後續——絲綢之路第902章 太着急了第238章 楊任來滬第1548章 印度之戰——白死?第1472章 類比第720章 不約而同的目的——江州第513章 懷孕與學習活動第1799章 文垣的北巡第603章 杭州與西安第856章 南定——提要第833章 多邦城——開打第981章 本第1433章 打架與緣故第1520章 猜到追擊第1807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推恩西南第665章 攻緬——續戰第606章 棘手的公主第672章 經緯西南——兩個番國第1010章 焦急第836章 多邦城——強攻第1266章 想法第304章 水師第1664章 巴布納——第一聲大笑第179章 準備,出發第1229章 不要着急第572章 進剿女真第1117章 撒馬爾罕城之戰——破城第1440章 對歐洲的謀劃——第1214章 在人市續第1233章 去講武堂的路上第1128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跪第1710章 抓到你了第485章 天檽黑卡退位第1033章 見到之後第1661章 巴布納——人死如燈滅第999章 來自撒馬爾罕城的決策——蒙古炮灰?第1272章 想要的教育第1069章 決戰——百夷衛的驚人戰術與上直衛第567章 新生宗室與二次北巡第92章 講武堂——最後的準備第996章 玉佩第1363章 吃飯第1378章 禮物第1012章 母女第94章 講武堂——第一堂課第488章 貢院第1513章 斥責與獎賞第383章 徐家與文官第1043章 最終決戰前的間隙——兵力比第243章 朝鮮的討論第二百章 定西域王番外8:曾經十分悲慘的第112章 準備出行第334章 朱棣拜見第1448章 印度攻略—提出第1720章 退休第292章 過年了第423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第1288章 傳授兩門技術的緣故和西學課(六千字章節)第164章 各種事第1408章 接見——家屬區第1466章 新任命第1777章 第四件事與李泰元求見第1112章 兩頭商議第1777章 第四件事與李泰元求見第447章 馬和王景弘第1720章 退休第791章 大案——真相(上)第259章 土槍土炮第892章 來到安南第1243章 真正的學校——爲何只招勳貴第715章 攀登新高峰第798章 廣州人的反應續第1767章 爲什麼要攻打埃及第569章 扶桑船隊第1789章 工業時代——文垣的爭論與差事第551章 海務院和新市舶司第1126章 傅安與理番院第1494章 蘇州驚變——推脫第1203章 外交無小事,麼?第1313章 準備第462章 馬六甲海峽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