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修路與提振

用完了早飯,允熥啓程去上朝。

昨日是上元節燈會的最後一天,燈會的結束讓廣大官員終於接受了過年休沐日結束的現實,開始認真工作起來。

所以今日就有官員一上朝提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禮部尚書陳迪上前說道:“陛下,二月初九就是會試的第一場考試了,可是現在主考官尚未選定。不知陛下想選定何人爲主考官?”

‘還有二十天就是會試了麼,這些天陪着三個妻子和幾個孩子,都把這件事給忘了。’允熥想着。

雖然現在的科舉考試有些不盡如人意,考出來的並非都是適合爲官的人,但是它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給了普通百姓以希望。‘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這樣的事情讓普通百姓家裡有上升的希望,讓一個王朝在中後期不至於是一潭死水,所以可以極大地維護社會穩定。

也因此即使科舉考試存在很多問題,也只能進行修補而不是推到重建;滿清末年要不是突然廢止科舉,一下子失去了實際控制鄉村的平民舉人、秀才的擁護,本來還可以多蹦躂兩年的。

允熥這樣想了一會兒才發現自己走神了,忙收拾思緒說道:“此事朕下朝之後思量一下,再做決定。”

剛纔雖然允熥走神了,不過大家都以爲允熥是在思考人選,所以也沒有在意:至於人選,也得經過多方思量,沒有當場決定也正常。

之後工部左侍郎趙毅上前說道:“陛下,過了二月就要開春了。去年和洪武三十一年工部都沒有整修京城的道路,今年需要整修道路了。請陛下同意徵召百姓服徭役。”

這個時候瀝青沒有被發現,允熥心心念唸了多年的水泥仍舊未研究成功,所以城裡的主幹道都是石板路,小道只能是土路了。石板路容易壞,土路則一下雨下雪就泥濘不堪,必須經常修整。土路平時應天府徵發幾個徭役隨便修修就行了,反正官員貴族不走;石板路必須認真修,所以耗費巨大,每次都是工部主持。

允熥說道:“準。”

之後又有各衙門的主官奏報了一些事情,允熥有些當場作出了決定,有些則沒有。

今日的事情也不多,況且一般的小事也不值得在早朝上說,所以很快,“退朝!”侍者說道。

允熥返回乾清宮,見到通政司遞上來的奏摺,輕聲說道:“奏摺還是這麼少麼。”

允熥有些不滿:我都已經將你們的假期從三天增加到了五十幾天,過年更是有二十幾天的假期,你們還這樣怠工,真以爲朕拿你們沒辦法麼。

允熥對王喜說道:“傳蹇義過來。”王喜應諾。

四輔官見允熥在輕聲說了這一句話之後就宣蹇義過來,就明白允熥這是有些生氣了,頓時有些不自在。

尤其是被允熥宣召到了乾清宮的工部左侍郎趙毅更加尷尬,他們工部除了他上朝時奏報的這件事情外沒有其他的奏摺,在六部之中是最少的了。但是這也不賴他啊。下面的官員仍然處於放假狀態,今日才稍稍好了些,他也沒辦法。

從都察院將蹇義宣來還需要些時候,允熥先吩咐別的事情。

“趙愛卿,”

“臣在。”

“工部尚書也空缺了將近一個月了,朕就提拔你爲工部尚書。”

“臣謝主隆恩!”趙毅高興地跪下說道。

雖然因爲他也算是允熥的嫡系,之前保衛寶鈔的時候他就協助過允熥(第37章),所以接任工部尚書可以說是十拿九穩,可是心裡總不踏實。這下子就徹底踏實了。

按說之後就沒有他什麼事兒了,不過允熥卻沒有讓趙毅馬上退下,而是問道:“現在除了石板以外真的沒有什麼修路的東西了?”

趙毅一愣,沒想到允熥會關心細節問題。不過好在他之前已經有所準備,躬身說道:“陛下,除非是使用黃土鋪路,之後反覆捶打成千上萬次,會比石板路要好。可是這樣耗費的人工……”

允熥想了想,說道:“你可知道趙宋沈括的《夢溪筆談》中所說的火油?”

“火油?臣知道。”趙毅有些疑惑允熥爲何會突然突然提起火油。‘我記得火油可以用來點燈,沒聽說可以用來鋪路啊?’他這樣想着。

“那你可知道哪裡有火油礦?”允熥的聲音透出一絲急切。

“啓稟陛下,臣不知。”趙毅說道。

允熥當然不是想用石油來鋪路,況且目前技術水平還到不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程度,石油的用處也不大。

他想要找的,是瀝青。

瀝青是非常有用的材料,尤其是用來鋪路比水泥還有好用,所以允熥會想要瀝青。

瀝青分爲地瀝青和焦油瀝青兩大類。地瀝青又分爲天然瀝青和石油瀝青,而允熥現在想要找的,就是天然瀝青。天然瀝青是石油滲出地表經長期暴露和蒸發後的殘留物,所以有天然瀝青的地方地下都會有石油(火油)。而瀝青此時還不爲人所知,石油倒是很多人都知道,所以允熥問哪裡有石油礦。

允熥聽到趙毅的回答略微有些失望,不過這也在預料之中。

不過就在這時,齊泰忽然說道:“陛下,臣知道哪裡有火油礦。”

“什麼?”允熥驚喜的問道:“在哪?”只要不是大慶油田這種地方,都行。

“陛下可還記得五年以前北巡之時,從青州北上路過路過的利津縣?”齊泰說道。

“記得記得,那裡有火油礦?”允熥問道。

“是陛下,臣記得那裡百姓曾經從地下挖出火油礦,以此來代替燈油。”齊泰會答。

‘這太好了,真是得來全不費工夫。’允熥高興的坐在座位上想着。

“趙愛卿,馬上派人去山東利津縣,到當地尋找一種東西。這種東西爲黑色或黑褐色,質地大概類似於泥漿,一般有火油的地方就有這種東西,朕命名爲瀝青。瀝青可以點燃,只不過點燈的效果不好。”

“朕琢磨着,它可以用來鋪路,應該比石板路要好。”

“朕也馬上給山東布政使司、賓州州衙和利津縣衙傳旨,讓他們馬上就開始準備。”允熥連聲吩咐。

衆人雖然對於允熥說有這麼神奇的東西半信半疑,不過既然允熥已經下旨,也就躬身應諾。

允熥讓夏原吉擬旨,又吩咐了趙毅幾句,讓他下去了。

這時黃路走過來說道:“陛下,蹇御史來了。”

“他過來了?快讓他進來。”允熥說道。

不一會兒,蹇義走進來對允熥躬身行禮:“臣蹇義見過陛下。”

“這麼多禮幹什麼,又不是朝會。”允熥笑道。

“禮不可廢。”蹇義淡然道。

蹇義早就摸清允熥這方面的性情了。允熥確實不拘禮,臣下在非正式場合和他禮儀簡單一些也不在意,但是如果臣下執意行禮,他還是會感到高興。蹇義就是抓住他這一點兒每次都行禮,增加允熥對自己的好感。

允熥果然有些高興,雖然臉上並未顯露出來。

允熥笑道:“都察院左都御史來恭請告退回鄉,因爲他已經年過六旬,朕就準了。”

蹇義心頭一跳:‘莫非是……’

沒等他心頭跳完,允熥就說道:“朕思來想去,決意任命你爲都察院左都御史。”

蹇義內心瞬間就狂喜起來,不過表面上還是說道:“陛下,臣的資歷恐怕不夠。”

允熥說道:“御史之職,不論資歷,你不必推辭。朕既然已經任命,就絕對不會反悔。”

“況且你之前在河難與楚智等人一起發現了傳國玉璽,立功巨大,左都御史也是夠格的。”

蹇義這次不再推辭,躬身謝恩道:“臣謝陛下。”

允熥笑道:“朕就將都察院交給你了,愛卿不要辜負朕的信任。”

蹇義大聲說道:“臣絕不辜負陛下的信任。”

“那好,”允熥笑道:“朕現在就有任務交給你。”

“今日你上朝,也看到了,過年的休沐已經過去了三日,但是朝堂之上的百官仍然萎靡不振。你讓他們知道知道,現在今日已經是正月十八,明日就是正月十九了。”

蹇義有些猶豫:允熥這擺明了是要殺雞儆猴,提振百官的精神。這雞倒是好殺,可是……

“陛下,去歲末,陛下剛剛清理了江浙枉法之官,這次若是鬧得太大,恐怕引起朝堂有所動盪。”蹇義說道。

“不需鬧得太大,只需讓百官有所緊張即可。”允熥說道。

蹇義左思右想覺得不能拒絕,於是躬身說道:“臣知道了。”

允熥又囑咐了他幾句,蹇義一一答應。

不過就在他想要退下的時候,允熥忽然問道:“你覺得現在科舉考試有沒有什麼問題?”

科舉?問我有沒有什麼問題?蹇義有些拿不準允熥的意思,說道:“科舉是先帝欽定的考試,應該沒有什麼問題。”

說完了這句話,蹇義又仔細觀察允熥的表情,沒有見到任何變化;又想着允熥不喜歡大而空的話,咬咬牙說道:“但是陛下,臣以爲四書太過簡略,是否應該增加對於五經的考察?”

允熥表情有所變化,不過蹇義沒有看出來到底是什麼意思。

允熥也沒有給他仔細觀察的機會,讓他退下了。

第1555章 印度之戰——損失與建藩第284章 獨眼狼第1154章 被喚醒的噩夢第672章 經緯西南——兩個番國第694章 滇緬的詢問第1140章 臨危第920章 三藩之事第83章 告一段落第267章 腦抽(補週六欠章)第1483章 天文學大發現——太陽黑子第1722章 文坻第797章 廣州人的反應第224章 皇家之人第534章 多方的關注第548章 高科技產業園區第1339章 漢洲攻略(八)第1333章 漢洲攻略(五)第219章 技術發明第783章 大案——李家的決斷第1289章 應天鄉試第915章 偶爾也有關心則亂的時候(補昨日欠更)第83章 告一段落第1099章 戰烏魯木齊——公侯萬代第734章 武鄭敏瑤舉蘭福第664章 攻緬——火器的勝利第1710章 抓到你了第560章 杭州事第571章 朝鮮勞動力第361章 濟南城外第338章 出嫁與江浙第676章 看病與舊人第853章 南定——出兵第864章 在廣州過年第317章 內宮貪腐案(一)第471章 二次出宮第791章 大案——真相(上)第285章 意圖去平江第736章 扶桑武士與西方後裔第980章 唱戲第1208章 外交無小事——最終處置與三個目的第1291章 蕭家的想法(五千字章節)第914章 後宮都是聰明人第425章 建業元年的臘月第14章 允炆和藹,允熥發威第1497章 蘇州驚變——蕭家談話第543章 拒絕與見面第1007章 被奪取的烏魯木齊(下)第823章 戰安南——救第1120章 撒馬爾罕城後續——白帳與藍帳第1338章 南洋風雨——分析第506章 派出所和下一步第813章 探望第519章 變革杭州第529章 喜脈第728章 對安南的決定第159章 還是朝鮮第274章 軍校改革第1184章 所有學校的變化第1014章 用少林寺主持搞事情第1254章 農業改革——吩咐完畢第794章 大案——廣東的抓捕第1369章 歐洲的反應第971章 年輕人第734章 武鄭敏瑤舉蘭福第74章 拜訪常家第1290章 誰中了舉人第1562章 巴布納——朱楩第1692章 尷尬第177章 端午第157章 郡主第898章 慶功宴(一)第1127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準備面聖第518章 爲什麼第624章 驚奇的一課第595章 應對第437章 宣府城外的獵戶第83章 告一段落第1134章 甘州城之危第666章 攻緬——投降第1111章 宴飲後的吩咐第107章 成親第1528章 暢想與請求第1296章 爲什麼選擇騎馬第1797章 強調科學的重要與倒數第二次改革第1255章 前陳後婚第650章 秦肅第1799章 文垣的北巡第880章 是急是緩第926章 場地乾清宮第928章 意外的火器人才第48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還是麪館第419章 處置的決定(補昨日欠章)第1287章 西方課先生第553章 初逛南北市第542章 詳情與集市見聞第1079章 最後的圍殲戰(二)第292章 過年了第214章 論跡論心第1693章 什麼,朝鮮改立世子?第1511章 驚訝的敏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