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北巡——阿依努與更北

方鳴謙聽了允熥的話也不再說扶桑的事情,接着說道:“臣帶領船隊離開扶桑之後,沿着扶桑稱之爲本州島的島嶼東部海岸線繼續向北行駛。”

“臣帶領船隊大約行駛了十幾天,來到了本州島的最北邊,一個叫做陸奧的地方。”

“本來臣的船隊正在休整,但是有一天晚上忽然聽到外面有喊殺聲,並且聲勢不小。”

“臣馬上讓士兵們戒備。過了許久一直到天矇矇亮的時候喊殺聲才消失。然後扶桑當地的大名來見臣,說是北方的蝦夷人來騷擾,現在他們已經被打跑了。”

“臣當時並沒有當回事,繼續北行離開了本州島。”

“離開了本州島之後,其北方還有一個大島,海邊還有一些扶桑人的村落。臣從這些村落得知,他們稱這個島嶼爲北海道島。”

“但是臣帶領船隊越往北走,扶桑人越少;相反,那些被扶桑稱之爲蝦夷人的人越多。”

“臣向他們細細探尋,才知原來扶桑人所謂的北海道島其實是他們的地方,扶桑卻不斷的侵略他們想要奪取這裡,並且將抓到的蝦夷人都貶爲奴隸。”

“臣隨後又帶領船隊返回了本州島,探尋此事的真相如何。最後臣確定不僅是北海道,就連本州島的北部本來都是這些自稱爲阿依努人的地方,扶桑卻不斷侵略他們,奪取他們的地方。”

“那你最後可做了什麼事情?”允熥有些激動的問道。

允熥激動當然不是因爲知道了扶桑人對於阿依努人的侵略,這件事他上輩子就知道了,沒什麼好奇怪的;他之所以激動,是因爲他從剛纔方鳴謙的話中知道了這個時候北海道還不是扶桑人的地盤。

那可是北海道啊,後世東亞地區最優良的馬匹育種基地。北海道地理位置偏北,又孤懸海外,非常適合大規模養育馬匹。要是能夠控制北海道,現在內地所有的養馬之地都可以廢止了。

方鳴謙略有不安的說道:“陛下,臣當時擅自作了一個決定:調停扶桑人與阿依努人的戰爭。”

“臣對他們說道:‘以前的是是非非都不要提了,我大明的皇帝派我出來巡行天下,就是要令各個番國安居樂業,消弭戰端。琉球三國就是在先帝的諭旨之後停止了戰端。’”

“‘現在你們兩方,就以島嶼中間的海水爲邊界,各自罷兵從此阿依努人不得南下,扶桑人不得北侵。’”

“扶桑人與阿依努人雙方當時都答應了,各自把在對面的人手都叫了回去。罷兵了。之後阿依努人說是要感謝陛下的恩德,臣不得已,帶上了幾名其首領人物。現在這些人也被安置在了禮部的番館之中。”

允熥恍然大悟:“原來那幾個禮部之人所說的北方蠻夷首領就是阿依努人。”

方鳴謙這時跪下說道:“臣請陛下恕罪。”

允熥不解的問道:“你有何罪?”

方鳴謙說道:“臣擅自接受番國朝貢,請陛下責罰。”

方鳴謙是在調停完了他們的戰爭以後,才意識到這等於是承認了他們雙方是大明的番國,要不然你哪裡來的立場調停?

但是擅自接受番國朝貢,扶桑也就罷了,允熥早有交待,可是阿依努人允熥卻並未交待過,若是他做的不和允熥心意不久麻煩了。方鳴謙於是乾脆直接認罪,簡單明瞭。

允熥一想也明白了方鳴謙的想法,笑道:“你有何罪?”

雖然這句話與剛纔那句話完全一樣,但是方鳴謙馬上就明白了允熥這是表明不會責罰他了。他心下一寬,不過還是又跪了一會兒才站起來。

允熥問道:“這些阿依努人可有國君?”

方鳴謙說道:“啓稟陛下,這些阿依努人與東北面的女真人一樣,只是一個一個部落,並無國家,更無國君。若不是他們面對扶桑人的侵略,估計也不會像現在這樣團結。”

“此外,阿依努人一共居住在兩個島上,剛纔扶桑人所說的北海道阿依努人稱之爲南阿依努地,另外一個島嶼還在南阿依努地之北,他們稱之爲北阿依努地。”

允熥思索了一下,只是說道:“既然如此,那就無礙。”然後對方鳴謙說道:“說說之後的探索吧。”

既然允熥沒有責罰他,他也就不關心允熥剛纔最後說的那句話是什麼意思,反正過幾天允熥允熥接見這些番國使臣的時候肯定會有一個結果的。他接着說自己的探索。

“調停了他們之後臣繼續帶領船隊出發。然後來到了南阿依努地的東北方。那裡有一些小島。臣詢問了當地的阿依努人人之後,他們稱之爲北方四島,一共有四個較大的島,另外還有一些面積很小的島。”

“臣本來是想依照當年臣的伯父的路線繼續北巡,但是見到了這些島嶼之後臣改變了注意,決定順着這些島嶼繼續北上。”

“臣僱傭了幾個嚮導,帶領臣沿着這些島嶼北上。又過了十幾天,臣來到了一片很大的陸地的海邊,阿依努人的嚮導說,這是一個很大的島嶼,南北有上千里長。”

允熥思索:‘千島羣島北邊還有這麼一個大島?我怎麼不記得?’(其實這是堪察加半島,阿依努人以爲是島嶼)

“臣沿着島嶼的東邊繼續北上。然後越往北越冷,大約八月下旬的時候,臣到了北緯六十度左右的地方,雖然應該是初秋時節,但是極其寒冷,必須穿着厚厚的皮衣才能在船艙外活動。”

“海上還有浮冰漂浮。有一艘千石的船被浮冰撞上沉沒了。因爲當時是晚上救援不及,很多船員等到其他的船去救的時候已經凍死了。”

“臣不敢繼續北上,在西邊的陸上刻了石碑記錄了一下之後就原路返回了。”

“返回的路上遇到了一個島嶼,其島一半完全被冰雪覆蓋,另外一半則是草木繁盛,有一座很高的山。”

“臣等在此島休整了數日,見此奇景,遂命名其爲冰火島。”

然後方鳴謙對允熥說道:“臣等只不過是草擬命名,還請陛下賜名。”

允熥說道:“這個名字很不錯,就叫做冰火島吧,不必改了。你只管說接下來的事情就好。”

第1150章 分析動機第1157章 追與逃第299章 人物太多好難選第1560章 印度之戰——醞釀第61章 ……陰謀——差點兒第824章 戰安南——結果第1172章 漂的緣故第1668章 還是讓你們人精的腦袋去想吧第1533章 不同人的回答第1557章 視察五城學堂番外12:政府、政黨與辯論第1311章 張家議論第52章 ……陰謀——搏第866章 捷報第1759章 開羅——爲什麼第1127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準備面聖第160章 祖陵第1770章 高興的利奧諾爾第1313章 準備第494章 對番國與會試放榜第890章 爲什麼不給我們色目人一條活路第1112章 兩頭商議第1493章 蘇州驚變——獅子林的方向第141章 戰——玉碎戰第575章 回 道第1302章 簡化字最後第895章 我來也前傳(祝書友們正旦快樂!)第365章 對陣第839章 多邦城——最後第140章 戰——死戰第513章 懷孕與學習活動第758章 南巡——風景第291章 家族宴第1400章 點評與《古文尚書》第615章 奉先殿三年祭第108章 新一屆學生第1674章 用什麼辦法挑釁第1711章 瘋狂的決定第1708章 父親和新世子找舊世子幫忙第398章 青州城(二)第703章 宴飲前的談論第1546章 印度之戰——軍械第1130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絲綢之路北線的擴展第744章 不同的麪館第951章 任官第1424章 西方的新來客第249章 烏龍第539章 再接見與遊覽第898章 慶功宴(一)第41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休息一下第212章 以一人敵一羣第1491章 蘇州驚變——開始第820章 戰安南——遇伏第746章 出巡兩廣——啓程第409章 德州之戰——防彈衣第1330章 南洋風雨——啓程第137章 戰——初戰第66章 看摺子的技巧第1549章 印度之戰——孟加拉人敗退與朱高旭的謀劃第569章 扶桑船隊第753章 南巡——擴散第1540章 其他更值得關注的事情第30章 寶鈔戰爭——計算的投入第643章 南婆羅洲第1281章 安排第42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繼續;正式開始第643章 國旗國徽第113章 出行第174章 文華殿東暖閣第741章 征伐安南——選將之二與其它第1531章 產業第1722章 文坻第231章 比武第1814章 東方的資本主義第196章 新問題第1251章 反應第1243章 真正的學校——爲何只招勳貴第1113章 繼續談論第1000章 撒馬爾罕城的謀劃——最大的問題第1070章 決戰——槍斃第104章 魚之有水第1336章 南洋風雨——左相前來第303章 戴罪立功第1167章 曙光第823章 戰安南——救第1683章 屠戮與生擒第464章 前高後允第531章 帶誰第1385章 投獻案——秦鬆調查第1181章 軍與監第414章 勸降第501章 黑社會的末日第222章 軍醫系統第666章 攻緬——投降第354章 前夜第1442章 對歐洲的謀劃—驅逐威尼斯使者與熱那亞的請求第927章 選擇這麼一間屋子接見他們兩個的緣故第34章 寶鈔戰爭——間隙番外20:祭拜長陵第1019章 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