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對待扶桑與取名

但是這樣的日子允熥還得一大早就爬起來去乾清宮商量事情。允熥自己其實也想休息,但是誰讓大年初一就是接見番國使者的時候呢?允熥怎麼對待他們,至少在那之前就要履出一個章程來。而明天臘月二十九就是過年了,更加沒有空閒時間,所以今日必須商量出來。

允熥來到乾清宮的時候,自己的親信大臣齊泰、練子寧、陳性善、陳迪、暴昭、李仁、景清等人都已經到了,允熥着意培養的下一批人解縉、楊士奇、蹇義、黃淮、夏原吉等也都在屋子裡面站着呢。

他們見到允熥進來都忙施禮問安。允熥擺擺手說道:“不必拘禮了,朕想過個好年,你們也想多陪陪父母家人,就直接商議吧。”

允熥隨後坐下來說道:“首先議一議吧,要不要加封足利義滿爲扶桑國王?”

練子寧首先說道:“陛下,既然扶桑國內還有所謂的天皇,那就有其正統,雖然其自稱爲天皇乃是逾越,但是可以命令其國的國君廢天皇的稱號,但是不能加封足利義滿爲扶桑國王。”

陳性善也說道:“陛下,臣贊同練兄的意見。扶桑國內有國君,但是足利義滿卻欺瞞我大明,不僅不能加封他爲扶桑國王,反而要下旨訓斥於他。”

允熥聽了他們的話沒有說話,而是掃視一圈之後看到齊泰似乎有什麼不同意見,於是問道:“齊卿,你可有什麼不同的看法?”

齊泰說道:“陛下,臣覺得練兄與陳兄所說的有道理,只是,若是足利義滿公開廢黜了其國的國君,然後再次派人來請求我大明加封他爲扶桑國王的話,應該怎麼辦?”

景清說道:“那還能怎麼辦?當然……”但是他說到一半的時候突然卡殼了。

景清原本是想說:當然不能接受了,陛下至今尚未承認安南國的胡一元(原名胡季?)自立爲國君的事情,怎麼能同意冊封足利義滿爲扶桑國王呢。

但是景清馬上想起來允熥繼位以後對外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承認了朝鮮國李成桂、李芳遠父子的朝鮮國王之位,雖然將他們家族改姓了朱,但是也是承認了他們的王位。

所以景清話就不敢說下去了。

允熥也明白景清的意思,所以沒有追問。

但是練子寧卻說道:“陛下,扶桑之事與朝鮮不同。朝鮮之事是先高麗國冒犯我大明天威,所以先帝在時默許了李成桂自立爲朝鮮國君。”

“可是扶桑之國並無類似的事情,不太好類比吧。”

齊泰又說道:“陛下,之前扶桑國拒絕向我大明稱臣納貢,還有倭寇縱橫海上,現在若是足利義滿願意稱臣納貢,又願意廢黜其國內的國君成爲正式國君,那麼與朝鮮之事極爲類同,當可類比。”

練子寧說道:“不然。朝鮮國對我國極爲恭順,而扶桑呢?雖然洪武末年的時候也曾經派遣使臣來我大明,但是隻不過有兩三次,朝鮮自從洪武二四一年已來每年都是兩次派使臣來大明朝貢。”

“我大明的藩屬之國的位置,豈能這麼輕易的許給他們?”他們二人略有一點針鋒相對的意思。

允熥聽了練子寧的這句話,覺得很有道理:大明藩屬國的地位,豈能輕易許出去?那未免也太不值錢了。允熥可和朱棣不一樣,雖然他沒有派兵征討扶桑的想法,但是允熥對於藩屬國的地位非常重視。

對於允熥來說,如果接受了一個國家歸爲藩屬國的請求,他就得擔起責任來。萬一有其它的國家敢攻打藩屬國或者藩屬國之間互相開戰,大明在口頭上勸說不管用的情況下,必須勇敢的出兵維持秩序。就好像米國二戰以後分別在北大西洋和西太平洋組建了兩個同盟之後,當自己的盟友受到威脅的時候可是真的派出軍隊正面對付的。

但是大明的國力也是有限的,不能全部浪費在這些藩屬國手中;農業國的邏輯與工業國也不太一樣,所以允熥對於藩屬國,除了目前已經承認的國家之外,每一個新增的藩屬國都要三思而後行。

允熥又思量了片刻之後說道:“如果足利義滿願意廢黜國內的國君正式自立爲王,也願意約束倭寇,那麼朕就可以冊封他爲扶桑國王。”

“但是,”允熥在練子寧要開口之前接着說道:“不能這麼輕易的將藩屬國的地位賦予扶桑,必須扶桑國三番五次的申請才行。所以禮部,朕這次會拒絕扶桑使臣的請求,但是你們必須將朕的這個意思隱晦的告訴扶桑的使者。”

簡單的說,就是大明既要裡子,也要顧及面子,還不能明白的告訴扶桑使者我們顧及面子,不然也就沒有面子了。所以禮部擔負着將這個意思讓扶桑的使者明白,但是話又不能說的太明白。所以禮部的的責任重大。

陳迪也明白這個道理,躬身說道:“臣知道了。”

之後允熥與他們開始商討關於給朱模的新國家的封號。

既然朱模要當三佛齊的國君了,那麼原來的沈王名號當然不合適了;而叫做三佛齊王既不合適也不好聽,所以要另取一名。

這個問題不是很重要,雖然大家積極提出建議,但是剛纔討論扶桑事情的火氣是絲毫沒有了。

李仁、齊泰、蹇義、楊士奇等人先後提出了各自的建議,但是允熥都覺得不太好聽,都沒有采納。

最後是解縉說道:“陛下,臣聽聞三佛齊國所在的島嶼名爲須文達那,又有一名爲蘇門答臘,不如改封沈王殿下爲蘇王。”

允熥覺得這個名字比剛纔說的那些名字都好聽多了,於是說道:“就改封其爲蘇王吧。”

之後又討論了一些問題,把最着急的幾個問題討論完畢之後,允熥看時候也不早了,與他們一起用過午膳之後返回了後宮。

第122章 偶遇羅貫中第656章 岷王——孟養的最後一天第1199章 爲什麼一盤散沙第1050章 最終決戰——鐵籠子第350章 徐府與英王第58章 ……陰謀——插敘第1476章 結束第658章 攻緬——空虛的阿瓦城第1328章 南洋風雨——借錢打仗第1532章 問允熥該怎麼做第88章 造訪齊泰家第1743章 神秘的漢人第166章 新一年第466章 逛上元燈會第930章 組建一支騎兵第1304章 徐家的‘危機’第1433章 打架與緣故第272章 掩護與實錄第458章 答謝很久之前的救命之恩第323章 新世界計劃第426章 誰來查案第136章 襲擊將至第160章 祖陵第760章 南巡——有關之事第1815章 最後的囑託第40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允熥及其他第741章 征伐安南——選將之二與其它第360章 發兵濟南第204章 彌勒佛第1539章 答應第123章 兗州事件——疑點第837章 多邦城——繼續猛攻第499章 兵藩第33章 寶鈔戰爭——應天府衙第347章 目的與新舊發明第1088章 內亂第866章 捷報第533章 府試第564章 吳王府第160章 祖陵第1343章 漢洲攻略(十)第101章 玻璃第1086章 梟雄之死第1500章 蘇州驚變——決斷第1411章 接見——自行車第1031章 最慘烈的一戰——累第46章 再至麪館第83章 告一段落第888章 好吉利的章節號第227章 帖木兒和生孩子第1212章 在人市第97章 憐子如何不丈夫答覆本章說第792章 大案——真相(下)第832章 多邦城——預備第853章 南定——出兵第526章 警察和上直衛第1242章 真正的學校——課程設置第1682章 “勸降”第1077章 決戰——烈士斷腕第1807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推恩西南第1261章 格致監與再見羅貫中第1345章 漢洲攻略(十一)第1249章 解釋第663章 攻緬——明吉斯伐修第827章 戰安南——反應第1751章 奧斯曼皇帝的想法與文坻的應對第885章 巫蠱問案——讓人發瘋的話語第1137章 決心第857章 南定——目標是哪?第1339章 漢洲攻略(八)第10章 後續發酵第708章 昀葉徐徐第620章 課程與世蔭第420章 回京之前第1698章 不知道是誰在騙我,只能再調查了第83章 告一段落第211章 田賦高了?第338章 出嫁與江浙第370章 統帥平叛之人第646章 衛徽第1255章 前陳後婚第140章 戰——死戰第862章 南定——繼續攻城第944章 帶小孩出門第1762章 與未婚妻同船第93章 講武堂——允熥講話第1707章 世子,世子第1018章 兩個文明的戰爭第1542章 印度之戰——孟加拉人的謀劃第1682章 “勸降”第474章 第三次第151章 在蒙古人崛起的地方第1664章 巴布納——第一聲大笑第166章 新一年第1121章 撒馬爾罕城後續——絲綢之路第1055章 最終決戰——常繼宗第1783章 格致院視察——爲女兒高興與長相第1087章 謊言的目的第903章 回京前的雜議